文学作品阅读

英华沉浮录07·为红袖文化招魂_“完全正确,大人!”

董桥
随笔杂谈
总共45章(已完结

英华沉浮录07·为红袖文化招魂 精彩片段:

“完全正确,大人!”

(一)

陈原先生说,朱可夫元帅对作家西蒙诺夫透露了斯大林一次有趣的谈话,说是有一天,斯大林半开玩笑对两个人说:“跟你谈什么呢?不管跟你们谈什么,你们总是说,‘是的,斯大林同志’,‘当然,斯大林同志’,‘完全正确,斯大林同志’,‘您作了英明决定,斯大林同志’……只有朱可夫一个人有时同我争论……”陈先生说:“当然,有句老话也是对的:有人抬轿,有人坐轿。正因为有人想坐轿,然后有人去抬轿;也正因为有人想抬轿,才引人想坐轿”。斯大林真的是“半开玩笑”,他其实也很喜欢这些人一遍又一遍对他说这些没有骨头的话。战争时期走红的朱可夫元帅打完仗斯大林就贬了他的官了,从此晦运连连,浮沉几回,郁郁以终。陈原先生这篇短文题为《“是的,您英明……”》。

(二)

坐轿的凉风习习,抬轿的大汗淋淋,古来官场景观原是如此。中国人发明轿子,更是仕途风光与辛酸的写照。慧远有《晚清以轿夫喻四京官》笔记,说官场腐败,尸位素餐者多,有人以抬轿夫前面两人、后面两人比喻京官:第一名扬眉吐气,喻军机;第二名不敢放屁,喻御史;第三名昏天黑地,喻翰林;第四名全无主意,喻部曹。军机辅佐皇帝政务,每日晋见,商承办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各地官员发佈指示,必是得意人物,趾高气扬,正如前头第一名轿夫之仰头挺胸。御史职居谏垣,应该陈述意见,有所倡议,可惜十之八九仗马寒蝉,无声无气,譬之第二名轿夫,屁股对着坐轿的大人,死忍不敢放屁。翰林是文学之士,一入词林,便居清秘,不谙世故,时作迂阔不切实际之论,像轿子后面的第三名轿夫,不见前路,不知天地。部曹是各部司官,只知秉承上头意旨,办事不敢自抒所见,更乏崛起振发之士,恰似最后的第四名轿夫,只随前者步伐,没有自己主张,前头的人说走就跟着走,说停则跟着停。

(三)

捧斯大林英明的人,固然教斯大林飘飘然;他自己通常也会飘飘然,觉得自己毕竟是斯大林身边的人:“Though men in great positions are easily flattered,we are still more easily flattered when in their company”。政治上所有的杀机就在这样的飘飘然的气氛中孕育生长。E M Forster在Two Cheers for Democracy说,议院大楼外的报贩可以放心摆个帽子在报纸边就去喝杯酒;拿报纸的路人都会放个铜板在帽子里。可是,议院大楼里上那些人各怀鬼胎,绝不可能这样互相信任;他们组成的政府更不可能信任别的政府。这里人行道上不摆帽子。(“The man who is selling newspapers outside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can safely leave his papers ro go for a drink and his cap beside them:anyone who takes a paper is sure to drop a copper into the cap.but the men who are inside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they cannot trust one another like that,still less can the Goverment they compose trust other governments.No caps upon the pavemen there”)。这些人都是英明的官员;有的仰头挺胸;有的不敢放屁;有的不见天地;有的亦步亦趋;对长官却只可以有一个反应:“完全正确,大人!”

作品简介:

本书为香港作家董桥所著《英华沉浮录》第七卷《为红袖文化招魂》。

《英华沉浮录》是董桥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作者:董桥

标签:董桥英华沉浮录为红袖文化招魂随笔散文香港

英华沉浮录07·为红袖文化招魂》最热门章节:
1张志鱼害死旧版《辞海》2董、陈的六朝烟水气3鬓云中的学术4听那波利尼西亚的海韵5小资产阶级游园遗梦6与司徒先生闲话偷闲7为红袖文化招魂8“完全正确,大人!”9“胴体”原是“屠体”10六·四:永不泛黄的新闻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