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似是故书来_书店:台北的旅游地标

董桥
随笔杂谈
总共22章(已完结

似是故书来 精彩片段:

书店:台北的旅游地标

张铁志

书店是时代的创造者,也是承载者。

台湾的书店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台湾政治经济转型的历史:1980年代经济现代化催生了首家大型连锁店;在1980年代后期,一方面更多人开始追求更精致的文化艺术,且民主化的开启使得人们渴求更多批判知识,因此有了诚品。在新的世纪,全球都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书店开始空袭台湾。这些在不同阶段的主导性书店,又进一步影响了台湾读者的品位与创作者的方向。

我个人的逛书店历史,也与台湾书店形态发展的历史紧密交织着。

1970年代是我的童年,父母经常带我去重庆南路的东方出版社买童书,不论是中国、西洋古典小说的儿童版,或者伟人传记。在那时,台湾各地的书店主要集中在各县市火车站前的商圈,或者大学附近。当然,重庆南路是最著名的书店街,不远处的牯岭街则是最著名的旧书街——不过后来这条街可能更以发生了“少年杀人事件”,进入了人们的记忆。

进入1980年代,台北真正进入现代性的想象。1982年,罗大佑唱着“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1984年,台北民生东路出现第一家麦当劳,薯条与汉堡攻占年轻人与儿童的胃。1983年,金石堂书店出现,窗明几净的硕大空间很快吸引了都会中产阶级。金石堂成为台湾首家大型连锁书店,创立排行榜,主导了台湾出版文化。

过去各地书店是各自独立,每家店或许还是主打容易畅销的书,但到了金石堂时代,由于分店众多,所以有能力决定什么书得以成为畅销书。而这正是台湾开始进入消费时代的热潮,“台湾钱淹脚目”,所以理财与励志的书在金石堂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时代的标志。

但其实,在明亮的书店灯光外,战火正在远方喧嚣着:在1980年代的台湾,各种社会运动猛烈爆发,反对运动势力日益壮大,公民意识不断高涨,统治政权危机四伏。“党外杂志”在街边的书报摊热卖,政治批判的书籍在选举场合迅速出清,而龙应台的《野火集》则在金石堂及各家书店烧起大火。

金石堂成立时,我差不多刚进初中,然后高中。彼时我的确是金石堂的常客,不论是买书或买文具,并且常常站在那个现代化的温暖空间,望着窗外街道上游行抗争的标语与人群。

1989年3月,诚品书店在台北市东区的仁爱路圆环(是台北的CBD区)诞生了。

诚品的出现,是老板吴清友先认识了在雄狮艺术任职的廖美立。后来他在仁爱路圆环租下一个空间,希望经营画廊和一个艺术书店,因此找了廖美立来经营书店。

一开始他们只在地下室卖艺术和建筑类的书,后来把一楼和二楼也租下来,一楼开了餐厅,二楼书店的范围扩大了,书种也增加了:艺术之外,还有各种人文新思潮,尤其是外文书,而且就放在明显位置。这大大打开了台湾文化界和学生们的视野。

廖美立认为,诚品让台湾出版业变得更国际化:他们同步引进外文书,影响了编辑和出版人的思考。

那个年头,台湾正处于后解严期的剧烈躁动。1987年7月解严,1988年1月蒋经国过世,李登辉上台。旧的秩序瓦解了,新的可能正在出现。街头总是有各种抗议噪音,思想与知识界则处于火山爆发的炽热状态,寻求各种反抗思想:后殖民、后现代、女性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老马克思也在长期的压抑下终于得以光明正大地现身。

作品简介:

作为《上海书评》五周年的书话文章精选,本书收录了与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作品,有关于读书的,如吴亮的《谈七十年代的“地下”阅读》,王强的《在阅读中谱写出他的一生》;有关于藏书的,如韦力的《谈古书收藏及行情变迁》,王强的《谈海外访书三十年》;有关于书店的,如马振骋的《“奥德翁尼亚”的两家书店》,陈丹丹的《时光机中的哈佛书店》;有关于旧书的,如傅月庵的《谈台湾旧书业》,陈子善的《新文学旧书三十年》。

作者:董桥

标签:董桥似是故书来随笔书评

似是故书来》最热门章节:
1编选说明2新文学旧书三十年3《这是为什么》不见了4“没了书,我还会是谁?”5在阅读中谱写出他的一生6似是故书来7墨大旁的书店街8时光机中的哈佛书店9书店:台北的旅游地标10东京购书散记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