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_第七章 翦除宗室 真假鸿门宴

蒙曼
中国历史
总共107章(已完结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 精彩片段:

第七章 翦除宗室

真假鸿门宴

上述记载讲得活灵活现,有语言有动作,紧张激烈,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问题是,可不可信呢?

虽然《周书》、《通鉴》都言之凿凿,但是,疑点太多了。什么疑点呢?

第一、赵王的表现太傻了。既然已经决定刺杀杨坚,就要制订周密的计划,比方说,第一套方案是什么,第二套方案是什么,方案之间如何转换等等。如果事先制订了计划,一旦发现用喂西瓜的方式刺杀不成,就该摔杯为号,或举杯为号,或做出任何一种暗示,让后面埋伏的士兵冲出来,怎么会需要装吐,亲自跑到后庭叫士兵呢?这实在太笨了。

第二、杨坚的表现也太笨了。杨坚居然连赵王要刺杀他都看不出来,甚至在元胄百般提醒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要把饭吃完,这样很傻很天真的人,怎么可能当得了权臣、当得了皇帝呢?

第三、这件事情的处理太离奇了。本来,按照各种史书的记载,涉案人应该是赵王宇文招和后去的滕王宇文逌,可是,最后处理时,处决的居然是赵王和越王两家。越王宇文晟一直没有出现过,这时倒被杀了,滕王中间闯进来,却什么事都没有。这事处理得也太离谱了。越王岂不是太冤枉,而滕王岂不是太幸运!毫无道理可言。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疑点,这个故事本身太传奇,太像我们熟悉的鸿门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相似性?不是杨坚和赵王亦步亦趋地模仿刘邦、项羽,而是史书的作者直接把鸿门宴改头换面,放到隋朝了。

既然这段记载不可信,其实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

《隋书·高祖本纪》中有句话透露了一些蛛丝马迹,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五王阴谋滋甚,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

意思是,并非像其他记载那样,是赵王请杨坚喝酒,而是杨坚主动拿着酒肉找上门来,请赵王喝酒。换句话说,杨坚是有备而来,而赵王倒是措手不及,所以才会有喝酒过程中,滕王忽然闯进来的事情发生。

既然赵王没有准备,当然更不可能有刺杀杨坚的举动。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坚喝完酒回去,编造了险些遇刺的故事,加罪于赵王。那为什么后来处死的是赵王和越王两家呢?这应该是杨坚早就计划好的事情。赵王和越王在宗室中都以文韬武略著称,特别是当时尉迟迥起兵,推戴的就是赵王之子。按照他的计划,这次事件就是要除掉赵王和越王,因此,虽然滕王中途闯进来,但是事出偶然,不在计划内,因此不予追究。而越王虽然并未露面,但还是和赵王被一并处死。

一下子处死两位爷爷级的亲王,这可是震惊朝野的大动作,所以叫重拳出击。经过这次出击,五王元气大伤,基本上几无还手之力。但是,既然杨坚想要篡位,剩下的几个王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不重要了,他们活着本身就是罪过。到了五八○年秋冬之际,杨坚开始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就是斩尽杀绝。五八○年六月,尉迟迥等将军在地方发动反对杨坚的叛乱,到十月分,这些叛乱均已平定,改朝换代正式被杨坚排入时程表,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几个王就碍事了。

作品简介:

西方权威学者迈克尔·H·哈特认为,在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个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就是隋文帝。但是从他们的功绩来看,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无疑是隋文帝杨坚。他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然而,《隋书》认为,隋文帝杨坚“好为小术,不达大体”,这是为何?毛泽东评价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这又是为何?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1年最强人气讲史名家蒙曼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以蒙曼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大隋风云》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风格通俗严谨,轻松易懂。全书具备专家功力、通人见识、文士笔法三大特点,史料翔实,分析严谨缜密。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作者:蒙曼

标签:蒙曼蒙曼说隋中国历史传记人物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权威镇主 追歼残余势力2第四章 权威镇主 北齐亡国3第四章 权威镇主 平阳攻守4第四章 权威镇主 一决胜负5第三章 仕途坎坷 励精图治6第三章 仕途坎坷 政局陡变7第三章 仕途坎坷 转机8第三章 仕途坎坷 左右为难9第二章 杨坚出世 少年时代10第二章 杨坚出世 辗转流离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