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_南朝 宋齐梁的政治

邓广铭田余庆戴逸
中国历史
总共152章(已完结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精彩片段:

南朝

5世纪初至6世纪末南北朝时期,是指在中国南方与北朝对峙而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宋(420~479)由刘裕建立,传八帝;齐(479~502)由萧道成建立,传七帝;梁(502~557)由萧衍建立,传四帝;陈(557~589)由陈霸先建立,传五帝。581年,隋灭北周,是为开皇元年。九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南朝四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南朝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其疆土以刘宋时最广,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大片地区皆属于宋。大明八年(464)计有扬、南徐、南兖、南豫、徐、青、冀、兖、豫、东扬、江、郢、荆、湘、雍、梁、南秦、益、宁、广、交二十一州。宋明帝时,淮北的徐、兖、青、冀四州和豫州的淮西诸郡被北魏占领,南朝疆土从此压缩到淮水以南。齐对刘宋的州郡进行了部分调整,据《南齐书·州郡志》,齐世计有二十三州。梁设州转多,最多时达一百零七州。陈朝时,雍州、益州归北周,荆州归后梁,北面与北齐划江为界,疆域最为狭小,全境初分为四十二州,后来又多设新州,史称数倍于前。政区划分的加细,反映土地的开发和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人民加重剥削的表现。南朝还有双头州或双头郡(即两州或两郡同治一地),大都设在军事要地或边荒区域。

宋齐梁的政治

刘裕,彭城郡人,侨居京口。萧道成和萧衍是兰陵郡人,侨居武进,都出身于侨人中的低级士族。他们建立军功后,主要依靠侨人及土著中出身寒门的谋士与武将,分别以军事重镇京口、淮阴、襄阳为根据,形成政治军事势力。然后乘前朝皇帝或昏庸暴虐,或年幼无能,进入首都建康,以禅让方式夺取了政权。

加强皇权

宋武帝刘裕从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势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以巩固统治。晋宋以来,皇室多与高门联姻,外戚易有权势。所以刘裕临终遗诫:“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宋齐梁朝较有作为的皇帝,大都继承了刘裕的传统。南朝一百七十年间,没有出现母后听政,因而也杜绝了外戚专权。南朝世家大族虽然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实际政治权力主要已不掌握在他们手里。

南朝的中央官制,基本沿袭东晋,又有其特点。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位高望重,而实权不大,但往往仍由宗室诸王任尚书令和中书令。吏部尚书及所属的吏部郎,掌握官职的任命,在南朝还一直受重视。宋孝武帝置两名吏部尚书,以分其权。但宋齐两代皇帝主要倚靠中书通事舍人(四名)处理政务。通事意为呈递文书,凡臣下陈奏和皇帝诏令,都通过他们,实际上成为最接近也最能左右最高决策者皇帝的人。刘宋时,江夏王刘义恭任录尚书事,而尚书省无论大小事,都由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专断,义恭畏服而已。齐时中书通事舍人茹法亮威权甚盛,位至三公、出身琅邪王氏的王俭只得慨叹:“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齐武帝曾说:“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经国一刘系宗(宋齐两代都任中书通事舍人)足矣!沈约王融数百人,于事何用?”齐明帝时,诏命专出舍人之手,天下文簿版籍的副本,也归他们掌管,俨然兼中书省与尚书省的长官于一身。“宁拒至尊敕,不可违舍人命”,成为当时朝廷官僚中的信条。梁武帝时,仍选拔有才干者任中书通事舍人,或以他官兼领此职。但他主要依靠的不在寒庶,而是明习吏事的低级士族,如范云、徐勉任吏部尚书,周舍、朱异任中书通事舍人。宋齐以来,中央的军事统帅权和武器的控制权,也由中领军、中护军转移到寒人操纵的外监与制局监手中。有时制局监也由中书舍人兼任。但南朝中央朝廷所能支配的兵力,远不如地方兵力强大。

地方官制如都督、刺史、太守等,亦同东晋。刺史多带将军开府,而州与府各置僚属。州之佐吏别驾,治中等治民,府之佐吏长史、司马等治兵。但军府的佐吏地位一般较州僚属为高,府官长史常兼首郡太守或代行州事。郡太守如带将军,军府佐吏亦高于郡佐。皇子年幼为方镇,则行事、长史以至出身寒庶、地位低下的典签(典掌机要的官)主持一州事务。刘裕在地方行政方面巩固皇权、抑压世家大族的措施,是只命皇子或宗室诸王担任重要方镇。齐梁亦遵此惯例。如扬、南徐、江、荆、雍等军事、经济、政治要害诸州的刺史、都督,宋齐梁三朝几乎都是刘萧两姓,与东晋王、庾等大族雄踞上游、控制京畿的局面迥不相同。一般州的刺史与郡的太守,有时任命地方土著豪强担任。府州机构中官员人数,常由州府长官决定。州郡俸秩供给,往往随土所出,无有定准。郡县长吏任期六年,后减为三年。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南朝中央与地方势力之间亦即建康与上游诸州之间的矛盾,由东晋皇室与大族之间转化成皇室内部的矛盾。宋孝武帝时,南郡王刘义宣、臧质从荆州起兵。明帝时,晋安王子勋、邓琬从江州起兵,当时袁觊在雍州,临海王刘子顼在荆州,都与江州联盟,以三州为中心,东扬、湘、益、广等州也都响应,形成“普天同叛”的局面。苍梧王时,桂阳王刘休范亦从江州起兵。南朝时,异姓举兵反对建康朝廷的,不是来自任何高门士族,萧道成、萧衍之外,齐时有王敬则、陈显达、裴叔业、崔慧景,都是寒庶或晚渡北人出身的武将。在政治和军事上,世家大族已经没有实力,所以南朝皇帝的防闲猜忌,也转向了在中央或地方掌握权势的宗室诸王。宋文帝由于疑忌而加害诸王,几个兄弟都未幸免。孝武帝时,对诸王车服器用乐舞制度作了苛严限制,达二十四条之多。还规定王国境内各官对诸王只称下官,不得称臣,罢官以后对诸王不再致敬,以防止诸王与其臣属的关系过于亲密。刘宋六十年中,皇族被杀者一百余人,南齐宗室也多被皇帝诛剪,宋齐两朝皇室内部的矛盾斗争异常激烈。

与北魏的战争

宋文帝元嘉年间和梁武帝统治前期天监、普通年间,南朝政治比较稳定,经济比较繁荣。这两个时期,南朝具有对北方进行战争的较强实力。当时广大北方统一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它在南朝人心目中,已不是刘、石那样“乱华”的外族,而更具有对立的封建政权性质。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魏夺得滑台(今河南滑县)。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又克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占领司、兖、豫州。元嘉七年(430),宋北与赫连夏结盟,向北魏进兵。魏以兵少撤退,一度宋获得河南四镇滑台、洛阳、虎牢、碻磝(今山东茌平南),沿河置守。半年余以后,又先后失四镇。二十七年,宋军大举北进,江夏王刘义恭驻彭城(今江苏徐州)为总指挥。宋军夺取碻磝,围攻滑台与虎牢之后撤退。柳元景从襄阳向北进军,到潼关后也退回。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大军南攻,经过彭城,南下至瓜步(今江苏南京六合区),声言将要渡江,建康震动。魏军留住了十八天,二十八年正月北撤。魏军杀伤掠夺,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备遭残破。魏军士马也死伤过半。二十九年,宋军又攻占碻磝、虎牢,无功而还。宋明帝泰始三年(467)至五年,曾响应晋安王子勋起兵反对明帝的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先后投降北魏,从此南朝失去四州与豫州的淮西之地。

作品简介: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的内容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由26位研究中国各断代史的权威专家学者合力撰写,时限起自传说时期,截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基本反映了中国自古代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文化、民族、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脉络,系统全面,且知识准确,文字严谨,表述精当,充分反映了名家学者的治学风范,许多文字弥足珍贵。

作者:邓广铭 田余庆 戴逸

标签:邓广铭田余庆戴逸中国通史历史文化人文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最热门章节:
1辽 建国前的情况2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科技文化3五代十国 后周的改革与分裂局面的结束4五代十国 政治制度的一些变化5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经济6五代十国 五代的更迭和十国的割据7唐 唐朝的历史地位8唐 唐末农民起义和唐朝的灭亡9唐 唐朝的中外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10唐 唐朝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