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古都与城市_古都篇 第三章 京·师——国都的确立与转移

张晓虹
中国历史
总共10章(已完结

古都与城市 精彩片段:

古都篇

第三章 京·师——国都的确立与转移

一个王朝建立之后,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便是首都应该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的那一个地理位置或者说区位上。从宏观的方面而言,这个位置必须是最有利的,其他地点都不如它。从微观的方面而言,这个地点的地理环境又适宜建设都城。

在中国古代,“京”特指的是大面积的向阳高地,“师”是军队的驻地,“京师”连称,则是因为一般是在高地处驻有重兵。而把国都称为京师,显然是因为国都一般都驻重兵把守。可见国都的确定、防守,或军事原因是十分关键的一点。事实上,古代都城的选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易守难攻之地。至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则都是在这之后。

1.定都之议

楚汉相争,汉王刘邦靠着良将谋臣的支持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马上得天下,自然不能马上治天下。政权甫一建立,首要的任务自然是确定行政管理的中心。而助刘氏得天下的将士,多为山东人氏。秦汉时以崤山为界,其东皆为山东,与今天并不相同。他们当然愿意衣锦还乡。因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的洛阳自然成为将士们的首选:这里既是天下之中,又离老家丰沛较近。看来,刘邦定都洛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不料,刘邦此时却有些犹豫不决。为什么?原来定都洛阳固然可以凭借交通便利管理疆域广大的西汉帝国。但是,此时汉王朝立足未稳,天下未定,东有异姓诸侯,西有匈奴虎视眈眈,这时最需要考虑的是军事安全。刘邦迟迟未决,显然是考虑到了这一原因。

其实,这之前的古人早已意识到地理形势在国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左传》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这里的戎就是指军事安全,意思是只有用兵力才能保障社稷,这是与祭祀同等重要的大事。而《易·习坎》中也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其实都是这个意思。因此,历来选择都城,其附近的山川形势自然也就在考虑之内了。

因此,就在刘邦迟疑之时,娄敬就很巧妙地向他提出了建议。当时得知刘邦欲建都洛阳后,娄敬去见了刘邦。汉初并不像后来,刘邦虽已称帝,但将士要想见他还是比较容易的。娄敬见到刘邦后,就问:“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高祖回答不错,娄敬接着说:“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为什么?刘邦不解道。娄敬接着分析。周室积德累善十余世,才有历年久远,而高祖您本人之得天下,靠的是“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尸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这样的状况下,刘邦“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不仅娄敬认为不可,刘邦自己也深以为然。话说到此处,那么,不建都洛阳,哪里又是最佳的建都选择呢?娄敬接下来给出了答案:建都关中。

娄敬是这样分析关中建都的有利之处。他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也。”娄敬在这里虽也提到关中是天府膏腴之地,实际上着重在讲秦地的地理形势。秦为四塞之国,早在战国时,苏秦已经提出这样的看法。唐人张守节对此作过解释,他说:关中“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南山及武关、峣山;西有大陇山及陇山关、大震、乌兰等关;北有黄河南塞,是四塞之国。”这里所说的黄河南塞是指战国时秦昭襄王所修筑的长城。这条长城由今甘肃岷县起,经今陕西北部,一直达于内蒙准格尔旗,正位于黄河北河之南,故称为黄河南塞。

正是因为关中地区有这样的形势,娄敬才提出这样的建都建议。甚至娄敬还以与人搏斗作为例子说服刘邦:

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在这里娄敬所讲的是关中的地理形势,从经济上这里经过秦人的经营已有自足的可能,即“资甚美膏腴之地”;在军事上是退则“四塞以为固”,进则“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

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助刘邦得天下的张良对定都的看法与娄敬几乎完全一致。甚至他劝说刘邦的话也与娄敬差不太多:“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张良这是指关中的南、西、北三面都有崇山峻岭,可以阻隔外来武力的侵扰。而留出来的东方,有黄河与渭河以通东方,既可以借以供输关中,又可以在危急时刻顺流而下,平定诸侯。这样的话确实很能打动对局势了如指掌的刘邦。即日他便下令西都关中。

娄、张两人的话都说明了定都关中则可以控制全国形势,既使山东叛乱而失去控制,靠着关中的险固与富饶,也可自我保全。所以建都于西安一带,优于洛阳。从西汉的历史来看,他们的这个预测是正确的。果然,在其后不久的汉初异姓诸侯之乱以及刘邦的孙子景帝时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都是起初叛军声势很大,但不过数月,就被中央王朝彻底平定。可见,尽管秦汉的对手不同,但他们一致的是都要面对来自东方的威胁:秦国要对付的是东方六国旧贵族的潜在危险,西汉初期要对付的是东方各诸侯的割据势力。以控内而言,建都关中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事实上,这一点不仅秦汉时如此,就是秦汉之际时也如此。当年项羽推翻秦王朝后,谋士韩生也对项羽说过娄敬类似的话。只可惜项羽目光短浅,仍然要回到离自己老家较近的彭城去建都,最终的结果是被从汉中起家的刘邦击败。

作品简介:

传说,神农曾有“十城十仞,汤池百步”;另一位传说中的人物黄帝,也曾“为五楼十二楼”;大禹的父亲鲧则有“做城郭”的故事流传。这些记载或传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在中华共同体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

中国的城市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城市与人们的生活互相辉映,编织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作者:张晓虹

标签:张晓虹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古都与城市历史地理

古都与城市》最热门章节:
1城市篇 第九章 中·外——城市与中外交流2城市篇 第八章 水·城——城市与交通3城市篇 第七章 市·镇——城市与经济4古都篇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会的发展5古都篇 第五章 城·郭——都城形态的演变6古都篇 第四章 都·京——首都与陪都7古都篇 第三章 京·师——国都的确立与转移8考古与传说时代 第二章 都·邑——夏商周都城9考古与传说时代 第一章 城·市——早期城市的起源10引言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