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21·朱明王朝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多样世俗
市井与江湖
缙绅都喜欢起别号,弘治状元康海就别号对山。
别号唐宋就有,比如杜少陵和苏东坡,明代却成为官场习俗。按照明末流行的说法,当时的士人只要被授官,便会做四件事:备他一个轿,起他一个号,刻他一部稿,讨他一个小。讨小就是纳妾,刻稿则是出文集,备官轿和起别号是为了摆谱,尽管别号原本属于名士,比如王阳明。
后来更是咸与维新,三教九流都装扮成绅士。
别号林林总总,无非附庸风雅,因此非轩即亭,或山人居士。嘉靖皇帝便自号天台钓叟,隆庆和万历则自称舜斋和禹斋。这里面既有炫耀也有谄媚,因为舜和禹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够自称的。何况儿子是舜,父皇岂非是尧?
风雅变成恶俗,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于是就连严嵩的家仆永年,也自号鹤坡。
成化到嘉靖年间的书法家祝允明,则在《前闻记》一书中记录了一件怪事:江西某知县审案,问堂下被捕的盗贼姓甚名谁,那人回答说守愚不敢。知县听得一头雾水,问旁边的县吏什么意思,方才明白原来守愚是那人的别号。☾1☽
盗贼也有别号,可谓雅贼。
当然,江湖中更流行绰号。
绰号也古已有之,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就叫李猫,还有个马屁精叫两脚野狐。不过官员的绰号多为别人所取,江湖中则往往自封,从阎王太岁到棒椎劈柴不一而足,叫得最响的是十三太保,还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替天行道的观念,看来很是深入人心。
实际上明代颇有些身手不凡取之有道的大盗,就连嘉靖末年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的家里,也曾被洗劫一空,陆炳还自认倒霉不敢声张。后来实在忍不住,才对某巡按御史抱怨了几句,结果当天晚上那盗贼便出现在他面前。
盗贼说:讲好不张扬的,为什么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