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三十 生死茫茫 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 生死茫茫

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

徐福燃起了秦始皇迫切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为此,秦始皇在派出徐福出海求仙问药之后,又相继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相信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

徐福一去,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又增派燕人卢生寻求碣石山的仙人。卢生是继徐福之后第二位得到秦始皇信任的方士。卢生一句“亡秦者胡也”,影响了秦始皇征伐匈奴和修筑万里长城的决策。同年,秦始皇又派韩终、侯公、石生出外寻求“仙人不死之药”。

卢生受重用之时,围在秦始皇身边的已不是一个方士,而是一批方士。当徐福从秦始皇的兜里掏了一大把钱,开着船带着人走了以后,很多人都觉得徐福发财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效应。其他人也觉得可以像徐福那样,到秦始皇的股市里面淘一桶金,所以陆续有人找秦始皇兜售各具特色的神仙学说,秦始皇则是来者都信。于是,一大批人都从秦始皇那儿得到了政府的“财政补贴”,纷纷替他寻找仙药去了。

二是秦始皇自称“真人”。

秦始皇的“一人”思想极为浓厚,为此,他兼并六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垄断“朕”字为皇帝的专称。但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突然改变自称,他下令说:我倾慕得道真人,因此从今开始,我不再自称“朕”,转而称“真人”(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自称“朕”到废“朕”而称“真人”,不过九年时间,秦始皇的自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缘自卢生的一番话,是卢生的“真人”说使秦始皇自觉主动地更改了称呼。

卢生的“真人”说怎么能让秦始皇相信呢?秦始皇可不是白痴,也不是弱智。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基本未犯什么过错,他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那么,卢生靠什么忽悠住了秦始皇呢?

卢生给秦始皇讲了三点:

第一,“真人”就是仙人。卢生诡称,真人入水不沾水,入火不感到灼热,还能腾云驾雾,和天地一样万古长存〔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ruò,弱),陵云气,与天地久长。《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二,求仙遇阻事出有因。秦始皇求仙多年未有成果,原因是有人妨碍秦始皇见到“真人”,所以才会屡求不灵(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三,人主必须辟恶鬼才能见到真人。天地间有真人,也有恶鬼,只有恶鬼避开了,真人才会到来。所以,人主的一切行动都要保密,包括人主住在哪儿,都绝对不能让人臣知道。一旦被人臣知道,就会惊走了“真人”(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只有秦始皇做到居无定所,居无人知,才可能得到长生仙药(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平生欲望没有不满足的,唯一还没实现的就是长生了。在求长生的强烈欲望中,秦始皇早就被各种神仙的诱惑冲昏了头脑。听了卢生的话,他立即下了三道命令: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二十四 不战而降 方向选择是大智慧2二十四 不战而降 一个女人的治国之道3二十四 不战而降 方向决定前途4二十四 不战而降 不抵抗就当亡国奴5二十三 楚国之亡 瞎子领路6二十三 楚国之亡 鱼烂土崩的无奈7二十三 楚国之亡 改革虎头蛇尾8二十三 楚国之亡 王翦大搞心理战9二十二 秦灭燕国 鼠目寸光 疲赵自弱10二十二 秦灭燕国 燕齐相争 秦国得利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