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二十二 秦灭燕国 鼠目寸光 疲赵自弱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二十二 秦灭燕国

鼠目寸光 疲赵自弱

燕国灭亡的第三大原因是“疲赵自弱”。

所谓“疲赵”,就是不让赵国在与秦军大战后进行休整。

燕国不仅利用五国攻齐之机占领齐国长达五年,而且,在邯郸之战秦军失败后,又打起了赵国的主意。

我们在“赵国之亡”中已经讲过,公元前251年,燕王喜趁赵国长平之战损兵四十五万主力的机会,派出大军攻赵,企图在赵国再大捞一把,结果被赵国大将廉颇、乐乘打得大败。主战的相国栗腹被杀,赵军一直追杀到燕都。接下来赵军又在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9年两年两次围攻燕国都城,打得燕国喘不过气来。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最需要的是休整,而不是疲于奔命地应对燕国的入侵。燕国的趁火打劫使赵国疲惫不堪。

赵国是三晋之中唯一能够和秦国过招的国家。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再加上五国攻齐的教训,齐国奉行明哲保身的策略,不再过问秦与三晋之间的争斗。因此,战国后期中原战场上只有赵国一国在努力阻挡秦国东进。赵国以一国之力保护了“远交近攻”的受益国燕国、齐国,给了燕国、齐国以和平;但是,对赵国的战略性作用,燕国没有一点点认识。

当燕王喜力主攻赵之时,除了重臣乐间反对,还有一位燕国大夫将渠坚决反对。将渠反对攻赵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从将渠的反对声中能够看到什么呢?

将渠认为,燕国和赵国订了盟约,还拿了五百镒黄金的重礼给赵王祝酒,使者一回来就要进攻赵国,这不吉利,所以,攻赵肯定不会成功(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史记·燕召公世家》)。

将渠反对对赵国用兵的理由竟然是害怕不吉利。

我们能从中看到燕国君臣的战略眼光吗?一点也不能。燕国当时完全不具备纵览天下兴亡的战略眼光,所以,丝毫不懂“疲赵”也是一种自我削弱。

赵国疲劳,军队得不到休整,便会被秦国打败。如果赵国战败,燕国还能享受赵国用鲜血和战火换来的和平吗?

别说这种战略眼光了,就是将渠说的攻赵不吉利的理由,燕王喜都听不进去,他率领侧翼部队出发攻赵。出发之际,将渠拉住燕王腰间系印的带子说:大王千万不要去,去了也不会成功的!燕王喜把将渠一脚踢开,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失败之路(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史记·燕召公世家》)。

所以,燕国“灭齐”“疲赵”,都说明其毫无战略眼光。当齐国衰落之时,当赵国疲惫之日,也就是燕国的亡国之日了。燕王喜根本看不到这些,甚至于在丢失国都逃往辽东之后,还幻想用亲生儿子太子丹的性命来换取燕国的维系,结果杀了儿子,燕国还是被秦国所灭。

就这样,秦王赵政易如反掌地吞灭了燕国。灭燕之后,东方六国只剩下齐国和楚国在苟延残喘了,秦王赵政会将死亡之剑再指向哪个国家呢?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二十二 秦灭燕国 燕王哙玩儿禅让:玩儿砸了2二十二 秦灭燕国 祸起刺秦3二十一 水灌大梁 信陵君遭嫉:魏国玩儿完了4二十一 水灌大梁 孙膑逃齐 一落千丈5二十一 水灌大梁 商鞅不见用,范雎险丧命:亡国之始6二十一 水灌大梁 吴起奔楚 痛失全才7二十 赵国之亡 国土都不要了 死路一条8二十 赵国之亡 主次不分 秦国坐收渔利9二十 赵国之亡 黑白颠倒 天不佑助10二十 赵国之亡 有才不用 天地不容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