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易中天中华史09·两汉两罗马_第五章 理念 四、东汉之亡

易中天
中国历史
总共28章(已完结

易中天中华史09·两汉两罗马 精彩片段:

第五章 理念

四、东汉之亡

东汉是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的。

伤,有内伤,有外伤。外伤就是农民起义,内伤则是统治阶级内部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斗争。

那就先看内伤。

与刘邦以一介平民开创帝业不同,刘秀是豪门巨族出身,依靠的是以南阳大族为骨干的豪强集团。后来他分封功臣,提倡儒术,原因也在这里:一起打江山的豪强必须得到酬谢,主张家天下的儒学则能巩固其统治。

这就与西汉有所不同。

西汉实行的是户籍管理制度。所有臣民都要按户登记在册,叫编户;编入户籍的臣民一律平等,叫齐民。这是有利于帝国统治的,因为可以保证皇帝的高高在上。

然而到西汉末年,齐民已经不齐,帝国之臣开始两极分化。大部分人或贫或贱,成为寒门或庶族;极少数人或富或贵,成为豪门或望族,社会结构发生大变化。

换句话说,西汉前期的臣民,就像马克思所说是装在一个口袋里的马铃薯,个头都差不多,皇帝当然也不难君临天下。现在某些马铃薯却变成了巨无霸,夹在了皇帝与小民当中,又该如之何呢?

那就只能看皇帝的能耐了。

可惜东汉的国运不佳。头三个皇帝还不错,既有执政能力,寿命也算长,光武帝享年六十二岁,汉明帝四十八岁,汉章帝三十三岁。这就已经一代不如一代,没想到后面的皇帝更惨,继位时年纪小,活的时间也不长。

和帝十岁,享年二十七岁。

殇帝百日,享年二岁。

安帝十三岁,享年三十二岁。

作品简介: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本书将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试图解开这些奥秘。

作者:易中天

标签:易中天中华史中国历史文化人文

易中天中华史09·两汉两罗马》最热门章节:
1附录 人物小传2附录 本卷大事年表3后记 为什么是罗马4第五章 理念 五、道教启示录5第五章 理念 四、东汉之亡6第五章 理念 三、政治化巫术7第五章 理念 二、天人合一8第五章 理念 一、三纲五常9第四章 信仰 五、救世主还是掘墓人10第四章 信仰 四、原罪与救赎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