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_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六节

李洁
中国历史
总共50章(已完结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精彩片段:

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六节

被推上政党领袖位置的陈独秀,生活在怎样一个被异化了的空间里啊!

这个人不怕苦。前面说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日本,只要投入工作,这个人就“足不出户”、“头面不洗”,即使衣服上全是虱子、一天吃不上饱饭也毫不在意。

这个人不畏死。北洋政府时期,他在安徽当省府顾问,因下去鼓动军队反抗袁世凯派来的新都督而被对方抓获,拟就地枪决。他毫不在乎地告诉大兵:“要枪决,就快点罢!”南京政府时期,他最后一次被捕,在从上海押解至南京的夜行列车上,同案犯无不难以成寐,独他一人酣然大睡!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样的人何事不成?

这个人不图名。三十二岁那年都做到省府的秘书长了,也算副省级高干了,却自动请辞,甘作“讨袁”幕僚,失败后更跑到上海滩当起了以卖文为生的普通文人。

这个人不计利。叔父留给他一大笔家产,在北京时,叔父在京城开的古玩店的老板力邀“少东家”到店里看看,他却匪夷所思地回答:那不是我的店!竟一次也没过问,更没去过!在北大当中层干部,月薪三百元,也算收入颇丰一族,但为了理想,却宁愿“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陈独秀语),直至放弃公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一位英国左翼领袖来沪与陈独秀会晤,问他是否真的像中外所传的那样“家拥巨资”?他指着隔壁房间的党内外文件说:“吾之财产,全在乎此!”

既不索名,也不求利,这样的人能不超脱?

然而,陈独秀没有成功,也没有超脱,相反的,至死他都非常痛苦,都在不断地否定昨天,以致成了胡适所说的“终身的反对派”。

是的,他毕生都在执拗地追求真理,因而也就终身都在反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伪真理。

这就是他的“怕”,这也就是他的“图”——怕用了人家的钱就无法按自己的思路去寻找真理,图中国共产党能独立自主地完成民族的解放事业。既有大怕,又有大图,他能不失败?

当局者迷。即使大智慧如陈独秀者,当时仍不能看透苏联人的心思,因为他不得不靠苏联人提供的资金来开展工作。

本来他坚决反对国共合作,更不支持什么“北伐”。事情的发展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见:蒋介石借北伐残害了中共,并建成了国民党独裁政权。他也不同意让中共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更拒绝本党靠苏联人的经费生存。但是,因成了没有社会职业的地下工作者,因是靠共产国际的代表用重金把他从狱中“活动”出来的,因要服从“世界革命”大局的需要,他只得屈从,成为靠卢布润滑的一架高速旋转在中国政局上的机器。资料显示,整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在中共中央被迫从上海撤至江西苏区前,绝大部分党的经费都是共产国际的特使们秘密带来的!

且听陈总书记在中共“三大”上的政治报告中说的这句话:

作品简介: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作者:李洁

标签:李洁文武北洋近代史民国历史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最热门章节:
1参考文献2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三节3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二节4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一节5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节6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九节7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八节8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七节9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六节10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五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