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_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一节

李洁
中国历史
总共50章(已完结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精彩片段:

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一节

莫非政治家没有柔肠?难道大人物不讲私情?否!就在这一年10月27日,心坚如铁的毛泽东还曾极为罕见地在济南“哭坟”,死者虽仅仅是个解放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那一天,毛泽东让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专程陪自己去了南郊的四里山,那里是济南烈士陵园。他手抚黄祖炎烈士的石碑,不仅喃喃而语:“祖炎同志,我来看你了。”而且还“深鞠一躬”,甚至“泪水顺着脸颊慢慢地流下”。谁能令主席如此动情?原来,死者曾在瑞金与延安时代两度做过他的秘书。

看来,一代雄主也有伤心时,只是泪向谁弹而已。

毛泽东尽管博学,却也是在登上安庆的土地上之后才知道陈独秀名字的来由,可见,陈独秀不被人了解的地方实在太多!

一峰独秀,这是多么浓的乡情,又是何等骇俗的魄力啊!

新解密的苏联史料十分清楚地表明,中共领袖陈独秀一点错都没有!哪一桩失误不是斯大林和他在中国的代表造成的?何曾“右倾”?何曾“投降”?什么时候被“吓破了胆”?为什么要“分裂党”?还有,在苏联红军大举入侵我中华境内,杀死我一万多东北边防军的“中东路事件”中,陈独秀反对提“保卫苏联”的口号有什么不对?

呜呼!倒霉的陈独秀,蒙尘的独秀峰!

孜孜于陈独秀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宝林先生从《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细细地数过:

1923~1927年,苏联政治局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共召开122次会议,做出了738个决定(还有共产国际执委会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无数决议、指示未统计在内——唐注)。从大的决策,如令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对待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方针,北伐战略的制订;到小的如何时结束省港大罢工,何时发动上海工人暴动,如何向中国派遣在苏留学的中国学生,甚至什么时候找蒋介石谈话,应该找谁一起去谈,谈时要注意什么,等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就这样被无微不至地训导着。更可悲的是,这些有自己头脑的中国精英们,竟连执行苏联人大小决策的主动权也没有!

唐宝林继续写道:

这些决定通过两个渠道在中国执行:一是直接命令给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顾问鲍罗廷及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罗易等,在中国直接执行;二是由共产国际把这些决定做成共产国际决议或批示、命令、训令等,让共产国际在华代表直接执行,或由他们布置给中共中央并监督其执行。同时,中共中央还要受驻华大使及鲍罗廷顾问的领导和监督。

夫复何言!陈独秀还有什么自主权?中国共产党还算什么中国人的党?

陈独秀冤啊!

作品简介: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作者:李洁

标签:李洁文武北洋近代史民国历史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最热门章节:
1参考文献2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三节3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二节4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一节5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节6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九节7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八节8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七节9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六节10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五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