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_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三节

李洁
中国历史
总共50章(已完结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精彩片段:

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三节

1979年10月9日,是陈独秀百年诞辰之日。这一年,安徽省文联某人想要看陈独秀墓,陈松年奉命陪同。这是时隔近二十年,陈松年第一次来看父母墓。令他吃惊的是,那一片坟堆几乎夷为平地,碑已全不知了去向!是啊,长年无人祭扫的墓丘,怎抵得了春风秋雨的剥蚀?幸好找到当年为陈独秀抬棺的一位老农,才在老农的指点下于树林丛中找到原墓的位置。殓陈独秀的是朋友赠的楠木棺,重得很,当年雇了八个壮汉才抬得动,所以老农记得起来。

为了下次不再找错,陈松年特意在身边的一株杉树上留下了明显的刻痕。

然而,下次再来,那株大树却已随整个杉林被砍伐!陈松年慌了,索性斗胆给安庆有关部门写信,要求重修陈独秀墓。那时,举国一心,“拨乱反正”,他们很快得到了答复:以家属名义重修,钱由政府出。尽管只有区区两百元,只够清理荒芜,抔土立碑,重垒一座与百姓冢墓无异的坟茔,但这毕竟表明了共产党政权对生于斯、葬于斯的陈独秀正在转变态度啊!

于是,有了陈独秀在故土的第二方石碑:

公元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

陈公仲甫字独秀 母高太夫人 合葬之墓

子延年 乔年 松年 鹤年泣立

从“乾生、仲甫”,到“仲甫、独秀”,苍天在一日日转晴,公理在一年年复苏。

到了1981年5月,如先祖一样直率的陈长璞为爷爷的“历史遗留问题”径直上书中共中央。此信有幸被复出权力中枢的邓小平读到,极富政治智慧的邓公,未对陈独秀作任何新的评价,只就坟墓一节做出批示:

陈独秀墓作为文物单位保护,请安徽省考虑,可否从地方财政中拨款重修,并望报中央。

得邓小平批示,安庆市财政局拨款两万元进行第二次修墓——资金比第一次多了一百倍。

这一次,土丘加大,直径三米,周身砌上水泥,但坟顶却未封,一任黄土朝天,似寓意墓主人盖棺而论未定。地面铺上石板,墓周新加石栏,碑也推倒重立,高达两米的新碑上只极简略地镌着安徽黄山画院院长张建中题写的“陈独秀之墓”五个字,既不能称“同志”,也不该叫“先生”,子嗣们的名字也不再出现在碑上。竣工后,陈独秀墓成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人意犹未尽,又致函中共中央,要求恢复陈独秀的中共党籍。

作品简介: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作者:李洁

标签:李洁文武北洋近代史民国历史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最热门章节:
1参考文献2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三节3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二节4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一节5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十节6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九节7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八节8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七节9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六节10第四章 蒙尘独秀峰 第五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