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_第十五章 《马关条约》:赔得远比纸面上多

黄治军
中国历史
总共21章(已完结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精彩片段:

第十五章 《马关条约》:赔得远比纸面上多

和谈的陷阱

后党一派早就开始了和谈行动。

然而和谈毕竟是件不光彩的事,这是要大丢面子的,所以后党集团的和谈运作一直是遮遮掩掩的。

在山县有朋突破鸭绿江防线之时,总理衙门就开始到处寻求英、俄、法、美帮助,准备开启新一轮的六方会谈,请西方强国居间调停,早日结束战争。

日本人不吃这一套。

此时还没有“打痛”清国,战场上没得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得不到,这么早就开始和谈日本能得到的不多,这是原因之一。而睦仁的授权代表伊藤博文早就制定了原则,只与清国重量级别的大臣当面谈,这样的谈判才是有效的,谈下来的东西也能保证兑现。

然后,李鸿章派出了他的德籍顾问德璀琳,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前往日本。这个时候日军已经攻下了旅顺,李鸿章希望自己不要出面,又能把和谈之事运作成功。

伊藤博文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给这个人。

当时日本对李鸿章派了一个外籍顾问来和谈很气愤,是不打算见德璀琳的。但伊藤博文考虑良久后,还是决定见德璀琳一面,这不是给李鸿章的面子。

对日本来讲,李鸿章就是伊藤博文心目中和谈对象的最佳人选,以李鸿章在清国的资格和权势,才能够保障日本谈判利益的落实,而德璀琳是李鸿章派来的,如果日本现在对他过于怠慢无礼,无疑会影响到李鸿章在清国朝廷中的威信和地位,恐怕会让李鸿章失去将来代表清国和谈的机会——所以,虽然不必和德璀琳谈,但必须接见一下德璀琳,以保证李鸿章继续待在未来清国和谈大使的预备席上。

正当伊藤博文准备跟德璀琳喝杯茶就走时,情况又变了,德国政府掺和了进来,他们通过驻日本公使请伊藤博文接见一下德璀琳,目的是照顾一下德国的面子和在清国的地位。当伊藤博文接到这一报告后,他立刻改变了决定:不见了。因为一旦接见,事实就会变为日本是迫于德国的压力来接见德璀琳的,日本不需要这样的形象。

牛啊,不愧为老狐狸。

接下来派出的是两位省部级大臣张荫桓和邵友濂,伊藤博文倒是见了,但没有开始一分钟的正式谈判,还找出了一个可以倒打一耙的理由:不是我日本不爱好和平,是你们证件不全,所以不能谈。

所谓证件不全,很多历史书中都有过讲述,伊藤博文说,你们两位大臣携带的国书里面并没有写明“全权”二字,这是在糊弄日本,我们怎能和你们谈?

作品简介: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普遍失去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官场腐败已达极点。

然而,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 ,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

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变革陷入了无尽的利益算计和权力斗争的困境中。

翻开本书,作者为您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晚清最后十八年国运急转直下的政治必然。

作者:黄治军

标签:黄治军大清灭亡启示录清朝通俗趣味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最热门章节:
1本部主要参考文献2第二十章 自救变法在百日内无疾而终3第十九章 戊戌变法:光绪和慈禧的权力博弈4第十八章 从贵人到太后:26岁慈禧掌控大清5第十七章 日本间谍的结论:大清全民腐败!6第十六章 最强抵抗!台湾孤岛抗日7第十五章 《马关条约》:赔得远比纸面上多8第十四章 战败的根源:为什么大清不能打一场持久战?9第十三章 全军覆没:北洋舰队最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10第十二章 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