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_气节

路卫兵
中国历史
总共28章(已完结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精彩片段:

气节

⊙清华大学创始人周自齐听说自己被袁世凯任命为去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特使后,愤而闭门装病于上海周公馆。

⊙大刀王五素以侠义著称。八国联军入城,有次一家姓石的人家被洋人欺侮,王五拔刀相助,杀了几个洋人,最后因中弹过多被俘。洋人说他是义和团的余党,于是枪杀之。王暴尸荒野,第二年正月才被一个叫沈愚溪的人收葬。沈说:“五死累月,天寒尸未腐,嚼齿怒视,目光炯炯如生,犹可想见当时愤斗之状。”

⊙民国名伶刘喜奎的处事原则:不给任何大官拜客;不灌唱片;不照戏装像,也不照便装像;不做商业广告。

⊙吴佩孚军中传唱的军歌,是他自己填的一阕《满江红·登蓬莱阁》的词:“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涛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陈炯明与孙中山决裂后,吴敬恒为促成孙、陈再合作,奔走甚力。但孙提出要陈写悔过书,作为再合作的条件。陈则说大丈夫要有过才认,不能无过认错。吴敬恒的调解遂告失败。1933年陈炯明逝世,吴曾写一挽联,曰:“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十年前所索悔过书,黄泉送达,定邀师弟如初。”

⊙张季鸾和吴鼎昌、胡政之一道,以新记公司的名义买下已停刊的《大公报》,于1926年9月1日重新出版。在当日的“续刊号”上,张季鸾以记者的名义撰写社评《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第一不党(无成见,无背景);第二不卖(不以言论做交易);第三不私(使为公众喉舌);第四不盲(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张謇幼时并不聪颖,第一次参加州里考试,成绩很差。老师揶揄说:“假若一千人应考而录取九百九十九人,那最后一名必定就是你!”张听后惭愧难过,回到家中,写了许多张“九九九”的字条,贴在墙壁四周,以此鞭策自己,最终考取状元,扬名天下。

⊙赵烈文问曾国藩:“老师你历险尽辛,你所走过的路仿佛从严冬到了盛夏,但是你在极逆境和极顺境的时候,对自己有没有成功的把握?”曾国藩说:“现在想来,我做事情本着三个字,就是‘不怕死’,这是不是你所说的把握?”

⊙1900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为“东南互保”。他们宣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因此拒绝执行。

⊙1939年11月,日军进攻桂南,占领了军事要隘昆仑关。邱清泉和廖耀湘率新22师争夺,并切断了南宁与昆仑关之间日军的联系。邱清泉翻车受伤后,廖耀湘代行师长之职,打败了号称“钢军”的日军第十二旅团,亲手将军旗插到了昆仑关上。在庆功宴上,蒋介石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按:宋仁宗皇祐五年,侬智高反叛,狄青率兵袭占昆仑关天险,平定桂南之乱,昆仑关自此载入史册)。

⊙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1900年6月21日,65岁的慈禧太后颁布《宣战诏书》,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向英、法等十一国宣战。

⊙光绪年间,孙中山欲见湖广总督张之洞,递上名帖,说“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看后很不高兴,命人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然后叫门卫交给孙中山。孙看后回帖:“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于是亲自出门迎接。

⊙邵飘萍在编辑部悬挂了一幅四字条幅:“铁肩辣手”。出自明代谏官杨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将“妙手”改为“辣手”,章太炎曾解释说:“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辣手,辣之言厉也。”

作品简介:

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透过这些语录,可以看到这段历史的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

作者:路卫兵

标签:路卫兵微历史民国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最热门章节:
1八卦2遮蔽与记忆3敬畏·称谓4不忍细读5镜像追忆6心悦·诚服7气节8拾遗9刨根问底10色戒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