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间迷失的帝国2·群雄逐鹿 精彩片段:
三、变局惊梦
3.局变
变局,局变。有人想变,有人不想变。看来无论怎么变,结果似乎都只有一个:三百年的李唐王朝轰然倒掉了。
在朱全忠西征的过程中,发生了两个重要的插曲,我们有必要在此交代一下,因为,这两个插曲关系到下文书中的大事件。
朱全忠攻打河中时,部署已定,突然传来八百里加急消息,朱全忠的张夫人病重。朱全忠立即放下前敌的指挥重任,一路狂奔赶回开封。
张夫人染了风寒,已经卧床多日,她知道朱全忠正忙于前敌战事,不忍心打搅他。张夫人一直强忍着病痛的折磨,现在感到十分难受了才让人告诉朱全忠。
朱全忠回来后,守在张夫人床边,终日陪伴,亲自端水递药。朱全忠对张夫人的依恋与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又过了几天,张夫人病情好转,朱全忠这才放心,重新回到前敌军中。
从这件事中,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几个意思。张夫人在朱全忠心目中地位崇高,她的安危令朱全忠牵肠挂肚。对于朱全忠这样一个杀伐决断、几近于冷血的军事强人和政治动物来说,还惦念一个女子,可见其对张夫人感情寄托之深、之重。朱全忠是个性欲极强的人,但他却只有张夫人一个老婆,至少在张夫人在世期间,朱全忠没有娶妾。只是后来朱全忠做了皇帝,才纳了两个嫔妃。
再有一层意思是,征伐河中是朱全忠全盘棋局中关键的一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可是朱全忠毅然舍下大军离去,说明朱全忠对于形势判断的自信,和对御将用兵有把握。手下众将令朱全忠放心,朱全忠既放心将领不会背叛,也放心将领的能力。哪像当今社会,芝麻大的官或者老板无论走到哪里,手机电话响不停,忙得不可开交,大事小情全靠他下指令拿主意,单位的事情离了他似乎就玩不转了。这既是领导的悲哀也是下属的悲哀。
另一件事是有人在背后向朱全忠捅刀子。
朱全忠调集了主力部队西征,战线拉得很长,牵扯了大量的兵力,后方不免空虚。在东面的平卢,现在的山东一带,有位节度使名为王师范。王师范也算是个能人,不仅学问大,而且深受忠义主义教育,理政治吏方面也很有一套。平卢的官吏系统被王师范调理的井井有条,工作效率比较高。接到皇帝受困凤翔的消息后,王师范热泪洒下两行,宣誓要替天行道,勤王救驾。不过山东距离陕西太远,眼巴巴看着长安,双手有劲使不上。既然不能赶赴皇帝身边,不能与皇帝同甘共苦,王师范说那就打敌人的屁股,袭击朱全忠的大后方。
王师范将手下将官僚佐分成小股部队,装扮成小商小贩,推着小车,拉着刀枪棍棒混入汴、徐、兖、郓、齐、沂、河南、孟、滑、河中、陕、虢、华等州县,并约好日期,同时举兵,讨伐朱全忠。王师范搞起了游击战争。王师范的这个策略很高明、很大胆,但是不够严谨,操作性差。如此大量分散地送信作乱,太容易暴露。多数潜伏的平卢军或间谍都被当地治安发现了,事情败露,失败自然是难免的了。
到此处,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朱全忠连年征战,忙于军务,大多时间在外统兵打仗,后方治理是如何确保稳定和持续供给的呢?其实,不仅朱全忠面临这样的问题,天下成大事者,无不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创建大事业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几个得力的拍档。有些所谓的“短命”英雄,输就输在了缺少与之合作无间的伙伴。朱全忠几十年来在外征战,后方必须要有得力之人掌舵,这一点毫无疑问。那这个人是谁呢?谁有如此能力,又如此适合朱全忠,与朱全忠合作默契呢?此人就是裴迪。
裴迪,字升之,河东闻喜人。裴迪一生的忙碌都贡献给了朱全忠的争霸事业,两人合作达三十年。这种合作关系可以说是罕见的。裴迪不仅能力过人,而且善于与朱全忠处理好关系,这是十分难以做到的。裴迪性格聪明敏捷,善于理财,税赋制度在他手下被梳理得井井有条,便于实施。据章太炎研究,晚唐五代时期,苛捐杂税甚多,老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朱梁的赋税负担较轻。这里,少不了有裴迪的贡献。裴迪还擅长会计核算,仓廪府库账目在他管理之下清清楚楚。前前后后,裴迪和朱全忠合作的三十年里,朱全忠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军事方面,后方粮草供赋全部委托给裴迪负责。由此可见朱全忠对裴迪的信任,也由此可见裴迪调集资源的能力,可以支撑朱全忠连年不断的军事行动。
王师范派出的间谍来到开封大梁,被在大梁主政的裴迪擒获。裴迪察言观色,看出破绽,进一步审问得到实情。事不宜迟,火烧眉毛,裴迪来不及请示朱全忠,自行做主调遣马步都指挥使朱友宁率领一万人马赶往东部边境防守,以备不测。朱友宁又从邢州前线调来葛从周,合兵一处讨伐王师范。过了好几天,朱全忠才得到裴迪的报告。朱全忠肯定了裴迪的决断,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归侄子朱友宁调遣,投入对王师范的战争。由于裴迪的果断决策,防止了一起重大的危机,为朱全忠一鼓作气完成一石三鸟的局起到了保障作用。朱全忠不仅没有降罪处罚裴迪擅自调兵,而且还额外褒奖了他。由此可见裴迪与朱全忠关系之亲密,两人互信程度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