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_第二十八章 百家争鸣的另类——农家

张嵚
中国历史
总共30章(已完结

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精彩片段:

第二十八章 百家争鸣的另类——农家

比起战国时期风光一时的墨家来,另一支被遗忘的学派农家,在战国百家争鸣时代,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农家的主要思想,在今天大部分已经失传,主要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农家的经典著作大部分都被焚烧了。但从现在留存下来的资料看,农家的基本思想,就是农业平等,即要求统治者要和农民一起劳动,一起分配劳动果实,反对统治者对农民的过分压迫。农家的另一个贡献是在农业科学上,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研究,特别是提高农田产量、改进农耕技术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而这个学派的来源,在当时就众说纷纭,由于诸多有关资料的被焚毁,农家学派的身份、源起,至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农家学派的成员,是上古时代神农氏的后裔,另一种说法,是古代周族后谡氏的后裔。而事实上,农家在战国时代的勃兴,正是战国时代自耕农群体增加,传统井田制制度瓦解的表现。农家的许多成员,本身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人,他们与农民阶层之间的关系,可谓血脉相连。

说到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最有名的就是许行。

和墨子一样,许行也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按照有关资料的记载,他是楚国人,应该是生活在楚宣王至楚怀王在位的时期,和儒家学派的大儒孟子是同时代人,对于许行最详细的记录,也正是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

许行人生里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带领着弟子们在江汉平原上开荒种地。他的主张是“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也就是说,即使是国君,也应该和老百姓一起劳动,一起吃饭。像地主们那样凭借着租税过日子,是一种可耻的不劳而获。孟子去腾国宣传儒家学说时,正好看到许行带领弟子们来拜见滕文公。他请求滕文公给他一块土地做试验田,他在这里劳动示范,并且希望滕文公能参加他们的劳动,滕文公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予了他一块土地。此后,许行带领着弟子们,在滕国辛勤劳动,很快获得了非常好的收成,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因此引起了许多学问家的关注,其中也包括儒家学派的宗师孟子。

孟子虽然赞叹农家的刻苦耐劳,但对农家学派的主张却不敢苟同,当许行的弟子陈相和孟子交谈时,就农家学派的许多问题,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比如说到滕文公,陈相感慨说,滕文公终究不是圣君。孟子问为什么?陈相说,滕文公自己不劳动,他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不是他的粮食他却享用,这是一种可耻的不劳而获。对此观点,孟子当然不能苟同,他和陈相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孟子拿许行带着的帽子做比喻说,你许行戴着的帽子,是用粮食换来的,也就是用你的劳动换来的,那么国君所吃的粮食,也是用他的脑力劳动换来的。一番话说完,陈相哪里是孟子的对手,立刻张口结舌,孟子反而又抛出了他的观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虽然如此,农家学派却一直初衷不改,在农家学派的观念里,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他们反对政府设立仓库,储存粮食,反对那些城市中人不参加农业生产却获得粮食吃,在农家学派眼里,这也是一种可耻的不劳而获。这种新学派的出现,在当时却不是偶然的,这个时代正是战国封建化形成的时期,普通自耕农地位提高,学术方面,也需要出现属于他们的代言人。而土地所有制的转换,也使农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局面下,普通的自耕农迫切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减少加在自己身上的赋税,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为农民的身份感到骄傲。农家,就成了他们的代言人。

农家的核心思想,主要的一句话就是“劝农桑,以足衣食”,即希望建立一个大家一起种地,一起吃饭,全民务农的农业社会,最好能够不出现城市。农家学派的成员们,把农业视作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以自己是一个农民为荣,以自己从事农业生产为傲,并且热情地劝说诸多思想界的人物以及政治界的精英们,加入到他们的派别里来。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农家的市场还太小,真正理解他们的人并不多。在后来西汉刘向编纂《后汉书》的时候,农家被放在了九流之中,俨然一个重要派别。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农家对于各路诸侯来说,却也是有利用价值的。因为礼遇农家,就意味着可以笼络住农家背后的农民,特别是自耕农们,如果给予农家适当的尊重,那么也势必能够对稳固统治有所帮助。抱着这样的目的,许多当时的诸侯对农家非常礼遇,当然这是表面上的礼遇,农家所宣传的取消仓库、取消城市的主张,是各路诸侯们万万不能接受的。对于诸侯国们来说,农家思想是一个很好的招牌,但是其主流的内容,是坚决不能用的。

农家的思想内容,在战国时期,以许行为主,却也化成不同的派别。而在整个战国时代,农家思想开始系统整理出来,却是拜吕不韦所赐。

吕不韦担任秦国相国期间,开始组织人手编纂著名的《吕氏春秋》,在这本春秋思想集大成的书中,也少不了农家学派的身影。《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鲜明提出了重农的理论。在《上农》中,农家思想家提出了要尊重农民、优先发展农业的理论。《任地》一篇,则细致讲述了农业耕作之中,怎样提高土地的肥力,辨别土地的肥沃程度,怎样改良土壤的质量。对土壤的软硬、瘦肥,都做了非常细致的阐述。《吕氏春秋》中的农家理论,是农家主体思想以及农业理念的浓缩。特别是《审时》之中,对于农业生产的农时,做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对种子的品种质量,也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在当时的中国,简单的四篇文章,却可以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宝典。

作品简介:

平常我们所看的历史总是我们熟悉,或者距离我们十分接近的年代,每当我们走进书店看书的时候,我们总发现重复的历史,一遍又一遍。面对如此,我们十分期待新的感觉,本套丛书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觉,在这里,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以往遥远的人与事,其实与我们如此接近。

当历史揭开神秘,当古人拂去尘烟,剩下的就是血肉与亲切。

本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

《春秋战国卷》着墨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可爱的人与事,郑庄公为何只是小霸一个,仙鹤曾经毁灭了一个国家?为什么宋襄公的仁义不值钱,而老是被欺负的楚国曾经在历史上很牛,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五张羊皮真的换来秦国的崛起么?春秋也曾有平民起义更曾经召开过“国际和平会议”,战国的变法你方唱罢我登场,谁笑到了最后?纸上谈兵的赵括是长平之战的最大祸首么,为什么曾经主力的战车消失在历史长河,秦王朝是如何一统江山又崩然倒塌,百家争鸣的百家最后到哪里去了,一切的一切,更多的精彩,只在你的掌握。

作者:张嵚

标签:张嵚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

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最热门章节:
1第三十章 苦命的好人——秦末帝子婴2第二十九章 秦始皇错在哪3第二十八章 百家争鸣的另类——农家4第二十七章 真实的墨子和“墨家”5第二十六章 秦朝贡献了什么6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如何一统江山7第二十四章 战车为什么消失了8第二十三章 韩赵魏的没落史9第二十二章 战国时代的“生产革命”10第二十一章 战国中期的齐秦争霸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