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精彩片段:
第八章 彩云之南的追杀令
第2节
杨杰为人刚直不阿,渐渐看清蒋介石的独裁面目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堕落,非常不满。这种心理促使杨杰从蒋介石的亲信转化为蒋介石的政敌。
一次,有位黄埔学生问起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他直言不讳地说:“蒋介石这个人,不足与之共事。”他还指出:“蒋介石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是按总理(指孙中山)‘天下为公’那样办事。恰恰相反,他私心太重。就拿你们黄埔学生来说,虽同是黄埔生,但浙江籍的黄埔生和非浙江籍的黄埔生就是不一样。至于黄埔与非黄埔,那就更不待言了。”
随着杨杰公开指责蒋介石的言论越来越多,蒋介石对他的监视也越来越紧。蒋介石曾多次想向杨杰下毒手,但鉴于杨杰在西南的影响,总是有所忌讳。可是,当蒋介石得知杨杰策划陆军大学教职员工起义的消息,并从特务手中得到杨杰指使川康军队起义的密信后,蒋介石意识到了杨杰对他的巨大威胁,下定决心,要不惜代价地铲除杨杰。
两人渐行渐远,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杨杰明白,蒋介石磨刀霍霍,不再对自己有什么顾忌。当即,杨杰回过神,取出柜中文件,不待任何停顿,通过一位可靠的学生帮助,立即赶往白市驿机场,搭乘一架运输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往昆明,托庇于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
杨杰前脚一走,军统西南区区长徐远举带着暗杀特务后脚就跟上了门,他们一连守候了三天三夜,扑了个空,一无所获。消息传至广州,蒋介石严令毛人凤,一定要寻得杨杰踪迹,就地制裁。
毛人凤急命特务们四处搜寻,终于侦知,杨杰已经飞到昆明,成为卢汉的座上宾。他在那里,毫无顾忌,公开与滞留香港的国民党前云南省主席龙云里应外合,鼓动卢汉兴崇义之举,脱离国民党蒋介石的阵营,走和平起义之路。
1949年8月3日晚,当天边那抹灿烂的红霞醉染得滇池如一片沙海时,春城昆明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傍晚。此时,在三节桥靖国新村,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乘着酒兴刚到家门,机要译电员就迎上前急切地说:“站长,毛局长急电。”
闻听是毛人凤的急电,沈醉红红的脸庞顿时一下拉了老长,他忍不住嘟囔一句:“又他妈催什么命?好事沾不上边,重大任务倒是落不下我。”
他展开急电,取出密码本,翻译出电文,就见电文上清楚地写道:
“据多方情报,杨杰确已为蜕化变节分子。此人现在昆明公开活动,向各界宣扬赤化主张,危害党国。总裁钧令,限沈站长三天内制裁杨杰,以儆效尤。拒不执行命令或执行命令不力者将按家法从事。
以炎”
看完电报,沈醉不由得钳口夺气,瘫坐在椅上。他心里暗自思忖,如此一个烫手的山芋偏偏又落在了他手上。他捏着电文,紧皱着眉,抬眼望向窗外,却见朦胧中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正从窗外经过。他一激灵,几乎就要冲口而出,那人不正是比邻而居的杨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