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 精彩片段:
专家推荐一 从蓝海战略到长尾理论
姜奇平
边际投入更小,边际利润更大,个性化生产,这些是长尾理论的关键。
继“蓝海战略”之后,一种新的理论——“长尾理论”—又开始流行。如果说,蓝海战略讲的是回避同质化、低利润的“红海”,进入差异化、低成本的“蓝海”;那么可以说,长尾理论讲的是它的续篇:通过创意和网络,进入个性化生产的“蓝海”。在我看来,用于解释它们的经济学原理,应该是一样的:都是大规模定制理论的2.O版。
大规模定制理论的2.0版旨在说明:通过数字化网络的“边际成本递减”这一低成本扩张特性,小批量产品的低成本化生产(取得类似“大规模”那样的成本优势)成为可能。这就为个性化的“小生产”,提供了在被压制近300年后重新复活的机会。
长尾理论的由来
什么是长尾理论
记录音乐商Rhapsody每月的统计数据,并把它们画在一张图上,就可以发现该公司和其他任何唱片店一样,都有相同的符合“幂指数”形式的需求曲线——一条由左上陡降至右下的倾斜曲线。左边的短头部分,表示对排行榜前列的曲目有巨大的需求;右边的长尾部分,表示的是不太流行的曲目。短头代表传统的大规模生产,长尾代表新兴的小批量定制。最有趣的事情是深入挖掘排名在40000名以后的歌曲,而这个数字正是普通唱片店的流动库存量(最终会被销售出去的唱片的数量)。沃尔玛在这些排名在40000名以后的唱片上的销量几乎为零,而在网上,在Rhapsody网上音乐商店,这部分需求不断。
Rhapsody的长尾需求一直源源不断。不仅位于排行榜前10万的每个曲目每个月都至少会点播一次,而且前20万、30万、40万的曲子也是这样。只要Rhapsody在它的歌曲库中增加了曲子,就会有听众点播这些新歌曲,尽管每个月只有少数几个人点播了它们,而且还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只要符合一个条件,让经营40万首曲子的成本,与经营40000首曲子的成本相差无几,那么把得自40000首曲子以外的利润加总起来,就会白赢一个世晃。这个世界就是长尾的世界,它的利润甚至可以超过大热门的世界。
这就是长尾理论。
互联网时代的大规模定制
定制本是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定制在工业社会是大规模生产的反面,是“不规模”的经济,也就是不经济;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定制在信息社会又重新成为高附加值的主要生产方式。
定制的优点很明显:第一,物以稀为贵,定制产品经常具有较高的价值;第二,由于价值中包含的个性化成分较高,是不可替代的,定制产品往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第三,由于定制产品具有异质性,与其他产品不具可比性,是回避竞争、比较“蓝海”的。定制的缺点集中在一点,就是规模不经济。
如何降低“规模不经济”产品的成本,使之成为“经济的”,是大规模定制的难点所在。由于信息化改变了生产条件,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知识的共同消费性加上网络的边际成本递减特性,使小规模生产和销售可以取得原来只有靠大规模制造才能达到的低成本水平,甚至还可能实现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这就是长尾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