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记 精彩片段:
第十九章 冰川
高山是大河流的发祥地。在所有的季节,不管是仲夏还是仲冬,海水蒸发变成云朵,然后被风带到山峰上空,形成雪落在山顶,然后一层一层累积起来,但是它的岩床却从未暴露过。这种雪融化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一样快,所以被叫做永久积雪,它是一个水库,为周围被冻起来的区域供水。永久积雪的最底层会最先融化,形成小河、小溪,慢慢地流淌,为缺水的土地补给适当的水。
如果融化的速度太快,那么本来用于未来几周或是几个月的水就会在几天内用尽。如果融化速度太慢,那么就不是大河流来灌溉土地,而是小溪,这些小溪会在半路被拦截,或者在太阳的照射下干涸。
高山上的雪融化得很慢,太阳对它产生的影响也很小,所以地球内部的热量在这么高的地方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因为这里的雪没办法为附近的大河提供足够的水。而山脚下的雪,由于太阳的照射,融化得很快。那么怎样才能让高山上的积雪更好地为它周围的土地提供更好的水源呢?这时候就需要把高处的雪运送到低一点的地方——适宜的温度会让积雪大量融化;但是运输量一定不能超过最大量。换句话说,如果要把高耸入云的山峰所接收的天空中的水以固体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那么就需要特别的工具把积雪慢慢地运送到低一点的地方,让它接受更多的阳光,然后融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因为过早融化而对河谷和平原造成伤害。这种可以造福我们陆地的工具,就是冰山。
就像我们看到的,积雪会从陡峭的斜坡上滑下来,滑入附近的峡谷。因此,在被雪覆盖的斜坡附近的很高的峡谷里面也都是雪,这些雪是多年累积起来的,并且由于雪崩而不断更新。受到各层雪的巨大压力,积雪的最底部逐渐变硬变坚固,最后由于部分融化,部分结冰,就变成了冰,我们称之为冰山。在永久积雪区域的每一个峡谷都有冰山的存在。阿尔卑斯山脉上就有上千座冰山。有些有两三万米长,有些有5000多米长,厚度基本上都有三四十米,有些甚至在200~400米之间。
再也没有比冰山的外貌更多样化的东西了。有时候,它就像表面被冰封的大海,在暴风雨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剧烈翻腾。在另一边,所有的不均匀都会被消除,然后表面就像倾斜的飞机表面布满了不透明的水珠,或者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有些有很大的褶皱,就像雪花石膏、小瀑布,冻结在雪花泡沫的巨浪中,有些又像破了的拱门,有着最纯水晶的结构,有些又像方尖塔、箭头。到处都可以看到冰山的横裂面开了一个很大的口,从那里可以看到它的最底部。在横面墙之间透露出绿色或带点蓝色的光,这些光在深一点的地方就会消失不见。流动的水从这些裂口的底部冒出来,事实上是急流,往冰川底部流。其他的地方是冰洞穴,射在它上面的光都会变得很柔和,使它像绿宝石一样。从这些洞穴流出来的水非常清澈,它们会流入水晶般的水道,然后消失在冰缝里。同时,也会有那种圆圆的贝壳形状的冰川,在透明的冰里有一个大大的盆状窟窿。上百条的小溪流入这样的“盆”里,但是不会填满,因为最后这些水会在冰川深处消失。
在峡谷的最低处,正面朝下的冰川如果被垂直切开,那么它就会突然停住,而它的最底部会有一个洞穴,有时候这个洞穴的高度有30米。急流会从冰洞穴的口流出来,还有它黑色、奶色或绿色的浊流,根据岩石的特性,它在慢慢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冰川就会慢慢磨损。冰川前面的石头混乱地堆在一起。而在这天然的岩墙上方,急流直泻而下,从一块岩石到另一块岩石。
人是可以突破很长的距离,进入到这些冰洞穴里的。适合冬天的海神居住的水晶洞穴里的光是多么奇怪啊!从半透明的穹顶上方散发出蓝色的光,这些光透过冰层后,变得很柔和。在很厚的透明的墙上,可以看到绿宝石颜色和靛蓝色的光。这种光与白天的不一样,它是海底深处的海的颜色——海绿色。如果碰巧太阳光穿过入口进入到其中一个洞穴里,那效果该有多棒啊,光的颜色将多么梦幻啊!扭曲的边缘、冰棱柱、支撑着穹顶的大柱子——这些都会吸收光,并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虹的颜色会从一面墙反射到另一面墙,在冰顶上方的钟乳石会突然亮起来,每一个点都像红宝石那样闪闪发光,每个边缘都会产生色彩缤纷的火焰。所有的冰都像悬挂着的闪光镜,把每个物体变得五彩斑斓。
冒险进入这些冰山底部是很不明智的,特别是在其融化期,就像其他时间一样,鲁莽的探险家可能会被头上掉下来的巨大冰顶压碎。两个去探测罗纳河冰川的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开了枪,试图听到爆炸的回声。但是那一枪足以击垮冰顶,然后那两个鲁莽的年轻人就死了。不过,勇敢的探险家还是无视这些危险,尽可能地进入到冰洞穴里,只为看看里面的景象;他们说他们进入到很里面,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分叉,最里面是很窄的通道,即使是探险家也没办法进去,而且这些通道还被融化的冰雪形成的河流淹没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冰川的外面。一般来说,它的表面并不是那么光滑,反而很粗糙,呈颗粒状,所以除非斜坡很陡,否则一般是不会掉下去的。通常,它的表面是圆圆的水珠状颗粒层,踩在上面跟踩在沙子上的感觉一样。颗粒状的冰是很早形成的雪,有点像粗盐。它形成的条件是:部分融化的雪又结冰,被水渗透的颗粒雪就变成了颗粒状的冰。最后,峡谷最顶端的冰山就消失在粗雪下。
没有其他地方的冰像河里的冰一样,又均匀、又紧实,而且还连绵不断。不过,它们大部分都是由又松散又小的透明冰片组成,冰片之间的凝聚力非常小,因此一块冰很容易被粉碎成很多很多块。在冰川的下端,这些碎片的大小跟胡桃差不多,而更高一点的地方,碎片的大小就跟豌豆差不多。这种单一的结构很容易解释。如果冰川是由一大片供水系统结冰才突然形成的,它的冰就会是均匀的、透明的;但冰川的形成并不总是这样的。它通常是因为雪崩造成的雪块下落才形成的,下落到峡谷里的雪块慢慢堆积起来就成了冰川。白天的时候,这种雪在被水浇灌的同时,有一部分开始融化;晚上的时候,融化的这部分就会结冰,最后,在融化和结冰的交替后,就变成有气孔的颗粒状的冰。假如把一点雪弄湿,然后让它结冰,它也会形成一小撮冰山。
冰川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在冰川的两边,延伸到最长的距离,四周都是长条的碎片物质,这些物质是由坚硬的岩石、粗沙、细沙以及大量的泥土混合而成的,在打雷或雪崩的时候,这些碎片会从陡峭的斜坡上下来。边缘的长条物体就是冰川侧碛。
冰川给人的印象就是永远不动。这些巨大的冰块,已经存在了很多个世纪,好像都不会移动,永远固定在峡谷里。那一层一层结冰的水好像很坚固,强度可以跟历史悠久的岩石相媲美,而且看起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移得动它们,除非是震动——能够震得动控制它们的山底。
但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假的,冰山确实会移动。它们就是固体形态的河流,跟液体河流一样,它们能够自给自足,会流动,虽然移动的速度非常缓慢。一座冰山每天移动的距离只有几厘米。整座冰山是一起移动的,当然,它需要拖拽个巨大的冰层才可以做到。就像河流冲蚀的河谷是它的河床一样,流水会使河岸的土壤变软,然后把它冲刷掉;冰山会磨损最硬的岩石,把它变成泥。把一点细沙放在一块破布里,然后用来擦石头,如果摩擦的时间够长,石头就会变得很亮。如果是粗沙的话,石头就会被磨出划痕来。同样,冰川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要么会把岩石磨得很光亮,要么就把岩石磨得坑坑洼洼。在这里,冰川就是那块破布,冰川的重量跟一座山一样,而小小的沙就是矿物质碎片,这些碎片磨损冰川的裂痕,最后在底部找到出口。
所有的东西都没办法抵抗这样的摩擦力。山谷底部暴露的岩石被磨出了很长很深的沟,而且方向与冰川移动的方向一致。水道是平行的,在这些更强烈的水平摩擦后,已经形成的沟痕就会磨成碎片,变成粗细不一的沙子,最后,这些谷粒大小的沙子会变成细细的粉末。冰川柔和的摩擦力能够把还很粗糙的地方磨平,把磨损的岩石的表面变得跟大理石一样光滑。同时冰川底下流动的水还会把摩擦所产生的泥带走,因此从最底部的洞穴流出的水总是浑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