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_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的彭德怀

文辉抗叶健君
纪实报告
总共81章(已完结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 精彩片段:

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的彭德怀

彭德怀,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彭德怀没有赶上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他率领红五军上井冈山不久,就遇上了湘赣两省敌军重兵“会剿”根据地、红四军不得不离开根据地的严重局面。

这是彭德怀没有想到的,他带领红五军上井冈山,原本是怀着信心、抱着希望来的。井冈山的旗帜,就是彭德怀的榜样。

为了走这样一条革命的道路,彭德怀经过了艰苦的选择。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乌石乡一个农民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不满18岁就到湘军去当兵吃粮。大革命时期,他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过连长、营长、团长。大革命失败之后,在痛苦和彷徨中的彭德怀,由段德昌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时,革命处于低潮,共产党被国民党追杀,境况十分险恶。而彭德怀此时已是国民党军的团长,有地位、有金钱。

要抛弃高官厚禄去干随时都可能被砍头的革命,需要多大的勇气?

彭德怀有这个勇气!

他不仅参加了共产党,还在党的领导下,于1928年7月22日,组织发动了震惊华夏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一支新的红军部队——红五军。

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在湘鄂赣边界转战数月之后,冲破重重阻挠,于12月10日来到了宁冈新城,来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然而,红五军到井冈山屁股还未坐热,就遇上了湘赣两省敌军6个旅计18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存红军队伍,在宁冈柏路召开的红四军前委,湘赣边特委,红四、五军军委及各县县委的联席会议上,确定了红四军下山、“围魏救赵”;红五军留守、保卫井冈的策略。

红五军军长彭德怀又一次面临考验!

作品简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的起点。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在井冈山这块原本鲜为人知的地方,干出了开天辟地的一番伟业——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缔造了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中国农村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总结了中国第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归根结底,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它开辟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独特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作者简介:叶健君,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主编作品有《新中国第一代》4卷(既:《开国五大书记》卷,《开国部长》卷,《开国军兵种、大军区司令员》卷,《开国省(市、区)委书记、省(市、区)长》卷);《聚焦主席台.问鼎天下》、《聚焦主席台.指点江山》;《红色大本营》4种(既:《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红色大本营:瑞金》、《红色大本营:延安》、《红色大本营:西柏坡》)等等。发表文章60多篇。

作者:文辉抗 叶健君

标签:文辉抗叶健君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红军历史纪实文学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最热门章节:
1附 主要参考书目2结语3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的首任秘书谭政4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永兴农军司令黄克诚5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井冈山的老战友”粟裕6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举荐的红二十八团团长林彪7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从连党代表起步的罗荣桓8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9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的彭德怀10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朱德军长与朱德的扁担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