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_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井冈山的老战友”粟裕

文辉抗叶健君
纪实报告
总共81章(已完结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 精彩片段:

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井冈山的老战友”粟裕

1972年1月10日,在陈毅同志追悼会上,粟裕见到了毛泽东。

当时,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毛泽东环视了一下左右,见到了粟裕,他深情地对粟裕说:“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不多了。”

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多么亲切的称呼!陈毅是,粟裕也是。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根据地同毛泽东、朱德等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

粟裕是在上了井冈山之后,才认识毛泽东,并从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逐渐从一名红军基层指挥员成长为共和国第一大将。

作为共和国的大将,粟裕为创建新中国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有口皆碑、举世公认的。但是,将军本人却从不讳言:自己的军事才能,是在红军时期那最艰难的岁月里,跟随毛泽东学到的。

也就是说,粟裕跟毛泽东学军事,始于井冈山的斗争。

粟裕虽是湖南人,但在上井冈山之前,并不认识毛泽东。

粟裕于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5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于次年11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离开二师到武昌,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任学员班长,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漫长的戎马生涯。

大革命失败后,粟裕随第二十四师教导队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失败后,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艰苦转战湘粤赣边地区。在攻打武平县城的战斗中,他因身负重伤而掉队,却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赶上了队伍。当起义军内部一些不坚定的军官、士兵对革命产生动摇、纷纷离开部队的严峻时刻,粟裕的这一表现受到了朱德、陈毅的格外器重和战友们的称赞。

10月下旬,起义军余部到达赣南信丰时,进行了一次整编,将部队缩编为一个纵队,下辖9个连队,粟裕被任命为第五连政治指导员。

1928年1月,粟裕随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进驻湖南宜章,参加了湘南起义。4月,又随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从这时起,粟裕作为工农革命军中的一名连党代表,跟随毛泽东在革命战争的海洋里学习游泳。毛泽东的雄才大略,高人一筹的建军思想,使粟裕钦佩不已。他认真学习,细心揣摸,很快就取得了进步,仅仅两年时间,就由一名连级干部成长为一名师的指挥员。

在朱毛会师后召开的第一次连以上干部会议上,粟裕亲自聆听了毛泽东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的讲话。会上,毛泽东扳着手指,一项一项讲着红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作品简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的起点。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在井冈山这块原本鲜为人知的地方,干出了开天辟地的一番伟业——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缔造了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中国农村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总结了中国第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归根结底,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它开辟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独特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作者简介:叶健君,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主编作品有《新中国第一代》4卷(既:《开国五大书记》卷,《开国部长》卷,《开国军兵种、大军区司令员》卷,《开国省(市、区)委书记、省(市、区)长》卷);《聚焦主席台.问鼎天下》、《聚焦主席台.指点江山》;《红色大本营》4种(既:《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红色大本营:瑞金》、《红色大本营:延安》、《红色大本营:西柏坡》)等等。发表文章60多篇。

作者:文辉抗 叶健君

标签:文辉抗叶健君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红军历史纪实文学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最热门章节:
1附 主要参考书目2结语3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的首任秘书谭政4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永兴农军司令黄克诚5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井冈山的老战友”粟裕6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举荐的红二十八团团长林彪7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从连党代表起步的罗荣桓8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9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的彭德怀10第十章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 朱德军长与朱德的扁担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