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_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第十四章 镇长的国事与家事

何建明
纪实报告
总共22章(已完结

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 精彩片段:

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第十四章 镇长的国事与家事

倒计时:8月30日

责任人:镇长王祖乾

任务:11582名外迁移民,一个也不能少走

长江经过三峡时,有条非常有名的支流叫大宁河。大宁河边有个美丽古镇叫大昌。开埠1700余年的古镇有过辉煌的历史,它是长江在三峡地区的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上的一颗明珠。凡要游长江“小三峡”的人不会不去大昌古镇游览观光的。这个古镇之美,与我苏州故乡的周庄、同里之美可以相提并论,尽管大昌比周庄、同里小一些,但它依山傍水的景致有着独特的秀美。尤其是从长江的巫峡口逆大宁河而上走完“小三峡”的雄奇峡谷之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望平坦的大昌坝子(平地),伴着碧绿见底的大宁河在这里做了一个婀娜多姿的曲腰展肢的舒缓动作,让人看去不能不有种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感。宽敞平展的河滩,白如酥胸的贝沙,嵌在群山怀抱之中,天格外蓝,地格外静,无法想像在大江汹涌滔天的险峡旁还有一个如此温馨的栖息之地。有人比喻,三峡像是一位充满冒险精神的猛男,而大昌则是伴随三峡这位猛男而生的一个柔情秀女。雄秀搭配,构成了大昌和三峡不可分离的天赐阴阳合一之美。人未到大昌,就有人告诉我当地一句名言,叫做“不到大昌,等于没来三峡。到了大昌,就不想回家”。

千里三峡库区,走一次就得一二十天。采访移民即使一次走马观花,少则都需个把月。对我这样一个有单位工作缠身的人来说,走一趟三峡实则不易,可我却两赴大昌,时长十余天。可见大昌的秀美是多么诱人!

然而我两赴大昌,更多的则是被这里的移民工作所吸引,被一位同是当过兵的镇长所吸引。

我知道在三峡整个库区,要说起移民任务,还没有哪一个干部可以同大昌镇镇长王祖乾承担的责任相比。他肩头的任务之重,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组数据看出:全镇35000余人,却有规划安置移民15243人,外迁移民11582人,共计26825人,超过全镇总人数的70%;仅外迁移民一项就占整个巫山县外迁移民的50%,为全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十分之一,几乎是全镇三个人中必须动员一人搬迁到外省。

一个乡级小镇如此繁重的移民任务,落在一位年龄不足40岁的退伍军人出身的镇长肩上!

问题是大昌镇的外迁,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迁,即必须远远地离开这块美丽的故土,到外省,到外地,到一个完全不可能重复如此美丽的地方!

大昌的移民比普通三峡移民多了一份牺牲,这份牺牲是他们必须告别天造美景。我称这样的过程,是一次向最后的美丽的诀别。

因此,大昌的移民们要走出他们美丽的坝子,其心理上、视觉上的痛苦和难舍,比别的地区移民都多。

再痛苦再难舍也得走。全库区的“倒计时”是统一的。

县上对大昌镇的移民难度从一开始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县委在2000年底就作出了一个决定:调原大溪乡党委书记王祖乾到大昌当镇长,与王祖乾一起调来的还有大昌新任镇党委刘书记。我第一次见到王祖乾镇长,就知道这是位只知默默工作,却不会自我张扬的实干家。用部队的术语说,这是个打仗时只知冲锋向前的“坦克”。

作品简介:

《国家行动》以中国最宏伟壮阔的世纪工程——三峡大移民为背景,通过一个个真情故事,移民过程中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社会矛盾冲突,着力表现移民干部为三峡工程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三峡移民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情操。

《国家行动》是一部真实客观的形象和形象生动地反映三峡移民工程的优秀文学力作。它用史诗性和文学性的语言,为我们全在纪录三峡移民工程提供了一种值得鉴赏的文本。

《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的成功创作,是何建明创作征途中的又一次里程碑。

评论家们对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位评论家感慨道:“读何建明的《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真切地感受到一颗火焰般的心在跳动。他的文笔是带激情的,他的文笔是带火焰的。这部作品是诗意最浓,情感最真的一部。”

面对专家的肯定和移民们的感激,何建明心如止水。却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其实我还应该写得更好一点儿的。”我知道这不是何建明的故作姿态。因为就要求那一点儿进步,已成为他永远的追求。

作者:何建明

标签:何建明国家行动报告文学三峡

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最热门章节:
1第五篇 走出峡江 第十九章 美丽的家园等待你2第五篇 走出峡江 第十八章 平安江上行3第五篇 走出峡江 第十七章 离别的夜晚4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第十六章 女人的特殊魅力5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第十五章 “死亡”突然发生6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第十四章 镇长的国事与家事7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第十三章 书记使神招8第四篇 倒计时开始 引子9第三篇 世界第一难 第十二章 最难最难的是国家10第三篇 世界第一难 第十一章 难在说不清的事儿上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