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越战争秘录_第十四章 60.火化队录音剪辑

金辉张惠生张卫明
纪实报告
总共66章(已完结

中越战争秘录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这儿通向天国。火葬场的大红门顶天立地,焚烧的轻烟炼出一个个忠魂。夜深人静时,陵园里常常传出整齐的队列声。走完人生最后一站的人一个一个睁着眼睛,到这里你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死不瞑目。

60.火化队录音剪辑

军医赵其法:

我在整容洗消组,搞医的干这事还顶得住,战士们怕,给他们讲,前方将士把生命都献出来了,我们做点工作还怕什么。洗消,用清水清洗,用新毛巾擦干净,把伤口缝合,伤口大的填塞,胸腹腔流出来的送回去。有的臭了,白天从阵上送不下来。戴口罩处理,防毒面具不行,好象隔绝了,从感情上对不起烈士。同志们干得很认真,给穿裤头,衬衣,鞋袜,新军装,解放帽,有领章帽徽。人软的少,八小时就硬了,衬衣从后面剪开,套上去。烈士的胡子不好刮,肉松,刮不下来,用手指绷紧刮。刮完打粉,描眉,口红。多数睁着眼睛,给他合上。缺少肢体的补上去,移交下来的假腿,左右腿都有,长短能变,照完相包裹时再取开。胸腹腔炸坏的用棉花纱布填塞,用绷带缠住。脸整不好就算了,尽量用石膏补,把脸用布遮起来。7月份,有个炮伤的胸腔腹腔炸开,弹片在身上一层,内腔脏器都出来了,捧着把肠子塞进去。我戴着口罩,吐了。把脏器复位,用棉花塞满,裹紧。每次心情都很沉痛。民工和少数民族烈士不送这儿。在陵园埋葬。烈士的衣服、干部穿干部服,战士穿战士服,待遇不变,该咋办就咋办。最后用白布裹,一丈二三,竖着铺,烈士也竖着放,两边卷,两头折过去,用白布条扎好。

副班长史有康:

头一次上,就来了一个。夜里,阴森森的,不敢去。人多,咱也去了,那天没我的任务,跟着看看。在家也见过,这样的见了难受,心猛地一紧。那个烈士胸部被高射机枪穿了,在家见的没这么惨。头两天恶心的没办法,不想吃饭,领导给做工作。晚上不敢进厕所,心里咚咚的。接二连三来了,就无所谓了。那次洗消一个翻车死的,正而八经吐了。把裤衩一撸,五脏肠子从阴部出来,那个味,七八月天,难受得不行。上厕所两三个人作伴,有个兵金全福,一个住一间,叫了个人陪他。我们待遇不错,在战区,是军长的水平,有水有电。有个烈士,是我们团的,85年兵,沈昆明,以前是团里公务员,到这才下连队。我问过他,在机关挺好,下连干嘛,他说打仗嘛,体验体验。臃肿了,手榴弹片打的,认不出来了,右胳膊断了,右腿上了夹板,我们一个团里的四川兵都认识。他到二连,守桥,靠后,哪想会干到他那儿去呢,特工偷袭。他妹妹和叔叔来了,妹妹要当兵,到哥哥那个连队。

班长邓业付:

工兵团连长最惨。下雨,路滑车上不来,我们下去抬,雨还下。两公里,连长一米八的个儿,六个人抬,弄到工作台上,一下来就有味。弄到第二天早上四点,沾上味几天下不去。洗头,不小心手指进去了,脑浆流出来,缝了三针,把头包了,包了十二块三角巾,有的腿掉的缝上去,半个头没了,想办法补。

也怪了,每次吃饺子就来烈士。有时正包着,有时吃了一半,也有时煮好了还没吃,都是晚饭,三四次,喇叭响了。大家就说别吃饺子了,有两三个月没吃,等平稳了再吃。吃别的也碰着过,但吃饺子准来。前几天没什么事,吃饺子吧,没吃完,又来了一个,天津的,四个老乡兵跟来了,哭哭啼啼。邪门了,一吃就来,碰上了也不知是赶上了。

卫生员栗成江:

英雄也在火葬场。弟兄们打了一年仗,回去一问,干什么呢?烧死人呢。大家都说没跟家里说干什么。我给家里写信,说生命绝对有保障了。班长告家里,在安全的地方工作,请放心。班副也没明说,老乡回家一趟,都问,给说出去了,知道了也没啥,也不是一辈子,还挺安全。我们就在集结地域打了些子弹,没听过炮声,回去牛皮也吹不出来。回去人家问前线就说保密。越南人是没见过活的,反正不会把越南人吹成横鼻子。最怕的是晚上站岗,那天停电,打雷下雨,铁门咣咣响,遗体处理好,没电,不能烧,又不能叫老鼠咬着,四个人站岗,一角一个,点五根蜡烛,一会儿这根吹灭,一会儿那根又灭了,干部打电话催电,一点钟才来电。烈士化完妆,还挺好看的,跟睡着一样,照四张像,正面半身,左右侧半身,侧全身,彩照。敬烟敬酒,人参酒,上等烟,大重九之上。我们是二线的物质待遇,一线的政治待遇,评功评奖按一线比例。慰问团没来过,我们来以后,作家记者也没来过,不出事想不到我们,一出事想起来了。政委副政委任组织处长来过,挺关心我匀,对外也不叫烈士工作队,通信地址是教导队,一写教导队就是我们。

那位烈士不甘寂寞,他把一声巨响带进了炉膛。光荣弹,是在被敌人逼住时用的,土豆大,爆炸速度之快,不容你有半点翻悔。神使鬼差,他能通过洗消关,穿着新衣服重新“光荣”一次。光荣弹毁坏了炉壁,迟滞了后续烈士的远行。有一次例外,灵车到前提前作了电话通知,一位烈士遗体运到,似乎显示了规格的不寻常。洗消整容组准备好全部物品恭候,灵车过半天才到,竟使火化队措手不及。遗体仅是烈士的头颅,火化队有假腿假胳膊,偏偏没配发假躯干,仗打了四年,火化队的设备还是不齐全。另一次也措手不及,只运来躯干四肢,烈士的脑袋让手榴弹炸没了。用纱布缠了个球体,白布蒙平,戴上军帽,火化战士们才心安理得地进行敬烟敬酒的程序。

上路的烈士,俱被塑造得完美无缺。火化队功德无量。是那话,真正的英雄在战场,也在火葬场。

作品简介:

本著作披露了中越战争爆发的真实背景,有力的反映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各种苦难,是不可多得的战争记录著作。

金辉,195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战士、报道员、见习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报告文学《恸问苍冥——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获鲁迅文学奖、全国1995年~1996年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散文《西藏墨脱的诱惑》获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张惠生,1968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凯旋梦》、长篇报告文学《兵魂》、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作品曾获第一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第三届、第四届、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

张卫明,1950年出生,山西榆社人。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炮兵三十五团八连战士、团政治处报道员、宣传干事、指导员,二十四军政治部新闻干事,现为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城门》(三卷)、《英雄殇》,小说集《爱与恨的交织》,中短篇小说《双兔傍地走》、《铁盾零二》、《儿子睡中间》、《英雄圈》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血对西藏说》、《华北大演习》、《华益慰故事》等。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等30余项。

作者:金辉 张惠生 张卫明

标签:金辉张惠生张卫明中越战争秘录军事纪实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秘录》最热门章节:
1结语 九歌2第十五章 65.龙蛇新春晚会不再向老山祝酒,一串愤怒的枪弹震醒关闭前的战场3第十五章 64.木箱在大后方变形,殒落在太阳撞击4第十五章 63.百日不见太阳的士兵,重新品尝“人”的滋味5第十五章 62.两翼的失落,将门之子沙场夜点兵6第十四章 61.戊辰清明祭·938座石碑和一朵笑7第十四章 60.火化队录音剪辑8第十三章 59.男性维纳斯美神9第十三章 58.沉重的男儿泪10第十三章 57.枪弹打在小腹下大腿根处,心同时受到伤害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