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越战争秘录_第十四章 61.戊辰清明祭·938座石碑和一朵笑

金辉张惠生张卫明
纪实报告
总共66章(已完结

中越战争秘录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61.戊辰清明祭·938座石碑和一朵笑

1988年4月4日,戊辰清明节。这天起得很早,7点钟吃过早饭即出发,同车者是天津文联的赵玫,袁玉兰,尚志勇。旅行车沿盘龙江上行,狭窄的江面盘桓着初明的天光和浓重的雾气。悼念南疆烈士仪式预定九时整开始。我们三人作了采访烈属的分工,还约请越玫写一段现场感受,赵玫应允。在情感的领域内,女作家的优势不言自明。

麻栗坡烈士陵园堪称石头城。车过麻栗县城,重雾全无,正是十里不同天。又数公里,公路左侧一座高大的石墙突兀而来,下车蹬石阶上去,石狮石象各一对分列于牌坊前。整座陵园依坡势而建,三十二道石砌的档台象梯田一样排上半山腰,每一台约有数十座依然是石砌的棺形墓体,墓前一石碑,上刻烈士姓名及牺牲时间地点。倾斜的陵园居中位置有一片平坦的石地为悼念广场,高大的纪念碑正面是人们熟悉的毛泽东手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为朱德手书: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碑两侧有大理石墓志铭各一座,一记1984年收复老山之血战及其后几次著名战斗,一记革命烈士姓名。来自十七个省市、十九个民族的938位中华优秀儿女,长眠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

纪念碑碑座上横一黑色会标:戊辰清明35126部队悼念南疆烈士。墓志铭前两排黑布覆裹的桌子上,安放着新近阵亡的烈士遗像与姓名,二十名手持花束戴黑纱的女兵肃立两边。数百名全副武装的一线士兵,守卫着每一座墓碑,屏护着每个英灵。战地悼念仪式体现了战士的性格。献花圈之后,二十名武装战士左腿前跨半步,出枪,上弹匣,二十支冲锋枪四十二度角指天,同时抠扳机:二十条火龙笔直地接通了大地与云空,战士的射姿轻微颠簸,枪口的火团在瞳仁和钢盔上闪烁,满匣的三十发子弹一颗接一颗接受撞针的快速敲击,连珠爆响,向远山、向云端、向长空发出深情呼唤,遥远的回声久久传递在天地间。女兵们把鲜花献在遗像前,各级领导敬烟敬酒。长眠的战友们,你们吸到了吗?“阿诗玛”烟芬芳绵柔的香气飘向你们。另一个世界的雄魂们,你们饮到了吗?浓郁的“中国红”葡萄酒一盏盏淋在鲜花上,似血,似泪,似诗,似歌。没给你们带白酒,战士们带了那么多的白酒,怕你们饮多了,饮醉了。这不是出征酒,出征酒你们喝的是茅台,饮罢一去兮不复还。饮一盏红酒吧。甜的,你们还活着,明年我们还来看你们。

鹅黄色,淡绿色,藉荷色,三片彩云飘来,跳动三颗女中学生纯真的心。她们在每面大理石的旗帜前停一下,问:“要不要?”拈一块锃亮的硬币,一分,二分,都有。往光洁的蛇纹碑面上帖,钢蹦儿掉下来,崭新。她们有许多新币,新币都是你们牺牲以后铸的,你们还没见过呢。“要不要?”她们又贴,又问。“要了!”她们替你说,立住。二分硬币贴在九十度直矗的碑石左上方,碑象磁石,币象铁片,牢牢附在上下班面。碑的吸引力惊人,女孩子们朗朗念诵你的碑文:“刘生福烈士之墓。三五二○七部队五十九分队战士,陕西省西乡县人,汉族,一九六五年十月生,初中文化程度,一九八四年一月入伍,一九八四年四月二下八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呀,不到十九岁月。她们向你的名字注视了一会儿,又移步前行,继续发问:“要不要?”

赵玫果真写了——

从那个清明的清晨,从那个浓浓的白雾刚刚降临的时候,你们就这样对我说了,你们说,讲吧,哪怕是没头没尾。

当然是既不会有头也不会有尾。起始是在那个炮火硝烟血雨腥风的黄昏,那个年轻生命的最终的完结。完结之后,便是开始,便是父母亲人朋友千里迢迢,来,年年来,四年了,整整四年。每年都有一个清明的早晨,都有垂泪雾,雾散去之后的太阳。又每年,每年又都有一个血色的黄昏。

麻栗坡烈士陵园的清明,是一整年三百六十五天气寂寞所集合的最辉煌的一天。这一天,拥挤着成千上万的祭扫的人。

但谁是那个最疼痛的谁会撕扯开那刚刚在愈合的心的伤口,让那伤口流淌出殷殷的鲜红的疼痛的血珠?

我不愿去看那些并不疼痛的祭扫者,于是我远离那喧闹那仪式。

那个烈士的母亲那个山东的老妈妈说她来了。她不能不来。她不能不在每一年的清明,来看一看她的四年前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儿子。她熟悉这里的一切。她能在九百三十八座墓碑中一下子就找到她儿子的墓碑,就象她能从九百三十八个穿着同样绿军装的战士中,一下子就认出她的儿子,她的血肉。她就突然间发出了撕裂人心的哭喊,她就扑向了那墓碑。她扑向了那个墓碑的那个刹那那个瞬间我正在她的身后,我就去拖她,但,母亲已经把她的母亲的头颅母亲的心撞在那个石碑上。她就那么真的痛极而无痛。母亲的血,心的血。我抱住了她。抱住了一个母亲的流血的头颅,也就是抱住了一颗母亲的淌血的心。

如果我是一个母亲。

我是母亲我也有我五岁可爱美丽的小女儿。

作品简介:

本著作披露了中越战争爆发的真实背景,有力的反映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各种苦难,是不可多得的战争记录著作。

金辉,195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战士、报道员、见习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报告文学《恸问苍冥——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获鲁迅文学奖、全国1995年~1996年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散文《西藏墨脱的诱惑》获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张惠生,1968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凯旋梦》、长篇报告文学《兵魂》、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作品曾获第一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第三届、第四届、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

张卫明,1950年出生,山西榆社人。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炮兵三十五团八连战士、团政治处报道员、宣传干事、指导员,二十四军政治部新闻干事,现为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城门》(三卷)、《英雄殇》,小说集《爱与恨的交织》,中短篇小说《双兔傍地走》、《铁盾零二》、《儿子睡中间》、《英雄圈》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血对西藏说》、《华北大演习》、《华益慰故事》等。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等30余项。

作者:金辉 张惠生 张卫明

标签:金辉张惠生张卫明中越战争秘录军事纪实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秘录》最热门章节:
1结语 九歌2第十五章 65.龙蛇新春晚会不再向老山祝酒,一串愤怒的枪弹震醒关闭前的战场3第十五章 64.木箱在大后方变形,殒落在太阳撞击4第十五章 63.百日不见太阳的士兵,重新品尝“人”的滋味5第十五章 62.两翼的失落,将门之子沙场夜点兵6第十四章 61.戊辰清明祭·938座石碑和一朵笑7第十四章 60.火化队录音剪辑8第十三章 59.男性维纳斯美神9第十三章 58.沉重的男儿泪10第十三章 57.枪弹打在小腹下大腿根处,心同时受到伤害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