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越战争秘录_结语 九歌

金辉张惠生张卫明
纪实报告
总共66章(已完结

中越战争秘录 精彩片段:

结语 九歌

全世界都注视他。

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头顶战斗帽,身着佩戴中将肩章的制式呢大衣,迎着各国记者群的摄像机和照相机缓步向前。1989年2月15日的苏阿边境上空阳光明媚,一扫前日的阴霾。正是前天,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雪纷分,接运最后一批苏联军队的运输机只降下两架。原订最后一批撤军人数为50人,苏联方面为向120名记者作出表示,决定由飞机带走15名军人,作为最后一批苏军撤离路透社布尔的象征;而最后一人的撤离,按照阿富汗问题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最后期限,正由格罗莫夫中将领衔主演。阿富汗的土地在格罗莫夫脚步下还剩几米。这意味着,历时十个年头的苏阿之战将成为历史。格罗莫夫眼前出现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铁尔梅兹镇,出现情绪高昂的欢迎人群,出现黄头发蓝眼睛的男孩子。

男孩子扑过来。

爸爸抱着儿子,抱住和平。

这是撤军的姿态吗?

越南一方面宣布将在1989年9月底前全部撤军,一方面加紧使柬越南化。

已然白发苍苍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于1989年2月12发表声明,提请国际社会注意:现在已有100万越南移民在柬埔寨定居;冒充高棉士兵的越南军人已被安插进所谓的洪森柬埔寨军队;洪森——韩桑林政权的各个部门、行政机关及其内外政策均受越南的严格控制与指挥。

合众社电称,9月26日,最后2600名侵柬越军列队开过了柬越边境的得胜门,军旗在破旧的美国装甲运兵车上飘扬。

是的,走马灯式的撤军把戏。越南玩弄了多次。对出尔反尔,失信天下的这么个小国,人们持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作为一种承诺,国际社会还是欢迎的。

毕竟1989年的和平兆头越来越多。

十月的鲜花彩门镶嵌的千里战备公路上,从麻栗坡到春城昆明,云南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送大军。十个春秋,当地群众每次欢送都伴随着欢迎,独这一次大军只有北上,没有南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之师,以自己的英勇作战和牺牲,给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胜利完成自卫还击、保卫边境的光荣任务。

摩擦频仍,但高潮显然已过。

大部队防御作战转为正常的边防守备。

在人民共和国年满四十周岁之际,野战军向英雄老山泪别,向烈士陵园泪别,向大战区告别。

作品简介:

本著作披露了中越战争爆发的真实背景,有力的反映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各种苦难,是不可多得的战争记录著作。

金辉,195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战士、报道员、见习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报告文学《恸问苍冥——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获鲁迅文学奖、全国1995年~1996年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散文《西藏墨脱的诱惑》获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张惠生,1968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凯旋梦》、长篇报告文学《兵魂》、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作品曾获第一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第三届、第四届、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

张卫明,1950年出生,山西榆社人。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炮兵三十五团八连战士、团政治处报道员、宣传干事、指导员,二十四军政治部新闻干事,现为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城门》(三卷)、《英雄殇》,小说集《爱与恨的交织》,中短篇小说《双兔傍地走》、《铁盾零二》、《儿子睡中间》、《英雄圈》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血对西藏说》、《华北大演习》、《华益慰故事》等。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等30余项。

作者:金辉 张惠生 张卫明

标签:金辉张惠生张卫明中越战争秘录军事纪实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秘录》最热门章节:
1结语 九歌2第十五章 65.龙蛇新春晚会不再向老山祝酒,一串愤怒的枪弹震醒关闭前的战场3第十五章 64.木箱在大后方变形,殒落在太阳撞击4第十五章 63.百日不见太阳的士兵,重新品尝“人”的滋味5第十五章 62.两翼的失落,将门之子沙场夜点兵6第十四章 61.戊辰清明祭·938座石碑和一朵笑7第十四章 60.火化队录音剪辑8第十三章 59.男性维纳斯美神9第十三章 58.沉重的男儿泪10第十三章 57.枪弹打在小腹下大腿根处,心同时受到伤害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