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雪冷血热_尾声 光明与光荣的基石是强大

张正隆
纪实报告
总共60章(已完结

雪冷血热 精彩片段:

尾声

光明与光荣的基石是强大

完乎?丸乎?

一轮弯月隐进高粱地,几个鬼影出现在文官屯南面的南满铁路上,朝柳条湖方向走去。这是奉天独立守备队的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守末中尉,率领几个鬼子“巡视铁路”。路东就是驻扎东北军7旅的北大营,有1公里多的路段与之近乎平行,最近处不到500米。这些心怀鬼胎的鬼子,在超越北大营近1公里处立即动作起来,河本亲自把炸药安放在铁轨的接口处点燃。

这是1931年9月18日夜10点多钟。

18日夜10时半左右,在奉天北方、北大营西边,暴戾的华军破坏了满铁路线、袭击了我方守备队,与奔来的我方守备队的一部分发生了冲突。根据报告,奉天独立守备第二营已开向奉天。

这是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第一封电报,发报时间是18日晚11时18分,发往日本陆军本部,发报人署名是两天后被任命为伪奉天市市长的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大佐——这小子后来迅速擢升为大将,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绞刑台上第一个坠落下去。

而在柳条湖那声爆炸后仅5分钟,17年后第五个走上绞刑台的板垣征四郎,即以代理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下达了攻占北大营和奉天城的4道命令。

3小时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下达了攻占南满各军事要地的8道命令。

8小时后,日本中央军部会议,认为关东军的行动是完全合适的。

9月24日和10月26日,日本政府两次发表声明,说“帝国政府在满洲没有任何领土欲望”,“此次满洲事变,完全起因于中国军事当局的挑衅行动”,“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

2007年4月22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表社论《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在上个月召开的日本全国报纸评论员会议上,作家半藤一利说:“战前日本的转折点是满洲事变至昭和10年(1935年)左右那段时间。国家从那时起进入了战时体制。日本现在的情形是不是和那时有相似之处呢?”

昭和十年前后的日本与现在的日本相比,还真有几点十分相似。

一是“国家统筹教育”,二是“国家统一管理信息”,三是“限制言论自由”,四是“恐怖主义”,社论具体论述如何“十分相似”。

作品简介:

从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到1945年8月15日“终战日”,中日“一衣带血”的历史缝隙里还深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寻找在那个残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征引借鉴建国以来有关抗联组织的几乎全部史料,还原中国东北14年的抗战史。

作品全文100万字,其中包括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的抗战经历,东北抗联移师苏联、最终回归祖国的时代背景,控诉了日军在东北所做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大沟”“万人坑”等滔天罪行。东北抗日队伍反抗之志沸腾至极,雪冷血热,彪炳青史!

作者:张正隆

标签:张正隆雪冷血热抗战战争

雪冷血热》最热门章节:
1尾声 在史诗中重塑民族灵魂2尾声 光明与光荣的基石是强大3十七、尚志悲歌 第五十七章 大英雄4十七、尚志悲歌 第五十六章 “永远”有多远5十七、尚志悲歌 第五十五章 谁希望赵尚志消失?6十六、“过苏联” 第五十四章 抗联教导旅7十六、“过苏联” 第五十三章 “阶级祖国”8十五、踏破兴安万重山 第五十二章 “只要是血在温,只要是头尚存”9十五、踏破兴安万重山 第五十一章 西荒抗战10十五、踏破兴安万重山 第五十章 大游击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