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C游戏产业风雨20年回顾 精彩片段:
第一章·混沌(1985年以前)
·1978年,世界上第一款PC游戏——《冒险岛》在美国问世。
·1983年10月,华语地区第一家游戏公司——第三波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成立。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口号。
游戏之父有史可考的最早的一款PC游戏是斯考特·亚当斯1978年为TRS-80开发的文字冒险游戏《冒险岛》,正是这款不起眼的游戏开启了今天近百亿美元的电脑游戏市场。
斯考特·亚当斯在1978至1984这六年里为TRS-80和Apple II等个人电脑开发了数十款文字冒险游戏,这些游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今天的许多设计师就是在玩了他的游戏后走上了游戏制作的道路,称斯考特·亚当斯为“PC 游戏之父”毫不为过。如今亚当斯已53岁,经过15年的沉寂后,两年前他又为怀旧者们带来了一款新的文字冒险游戏——《重返海盗岛2》。
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电脑游戏从无到有,在雅达利、任天堂、世嘉等家用游戏主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打开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至80年代中期,电脑游戏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长足进步,游戏类型也丰富起来,除传统的冒险、动作和射击游戏外,还出现了角色扮演、策略、战争和体育等风格各异的游戏,显示出这一平台的强大潜力。
此时的美国电脑游戏市场已初具规模,《巫术》(电脑游戏史上的第一款角色扮演游戏)和《创世纪》等经典之作相继问世,理查德·加利奥特等第一代游戏设计师崭露头角,今天的许多知名游戏公司,如美国艺电、雪乐山和Activision等,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踏入的游戏业。以Commodore 64游戏和Apple II游戏的开发为主的Epyx公司,在其鼎盛时期共拥有二百多名员工,年利润高达1000万美元,市场盛况可见一斑。
年,美国的电脑游戏业创下了多项纪录:Epyx公司的《夏季奥运会》借洛杉矶奥运会之势售出10万多套;唐·邦顿开发的育乐游戏《七座金城》的销量高达15万套,他的另一部作品《M.U.L.E》也成为电脑游戏史上被盗版最多的三款游戏之一;雪乐山的图形冒险游戏《国王密使》耗资70万美元,成为当时开发费用最高的一款游戏,同时也是第一款运行于IBM PC上的游戏。
这一年,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台湾,施振荣创办了华语地区第一家电脑游戏公司。
宏碁又长了一口气施振荣曾经这样形容他的经营理念:“办企业像下围棋,‘气’一定要长,不能一口气喘不过来,就趴下了。”
年,台湾当局全面禁止电子游戏,令台湾电玩厂商连锁倒闭。此时正如日中天,许多厂商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一窝蜂地仿造苹果电脑。1981年,宏碁推出的第一个自创品牌——“小教授一号”学习机即是Apple II兼容机,宏碁的名气由此打响。之后不久,其竞争对手神通公司也推出了“小神通”学习机。台湾最早的电脑游戏就是在这两台学习机上诞生的。
当时磁盘驱动器还不普遍,学习机都是以录音磁带记录程序。游戏的磁带一盒50台币,玩游戏前,玩家必须先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把磁带上的数据读入学习机,四分钟后才可以开始玩。如果有噪声干扰的话,往往会造成数据输入错误,这时就需要读取多次才能成功。
“小神通”的价格比“小教授”要贵得多,但它在开机后会出现一句中文欢迎词:“大家好,我是小神通,现在为您服务”,给用户以亲切感。三年后,智冠科技的创建即是因“小神通”而起,此为后话。
由于仿冒现象愈演愈烈,苹果公司开始在台湾地区采取法律手段,打击兼容产品。神通曾花了大气力去修改苹果的操作系统,但效果甚微,为避免法律风险,神通不得不停止生产“小神通”,转向IBM PC兼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