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学 精彩片段:
第三节 宇宙和心的世界
第三节宇宙和心的世界
星辰和内在的道德律
——康德、梭洛①等的至理名言
①梭洛(1817-1862),美国作家。曾支持废奴运动;主张回归自然。著有《森林中的生活》、《郊游》等。
"以考虑它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越新,越发增强的感叹和崇敬,来充实内心的有二。那就是在我头上的星辰闪耀的天空和人内在的道德的法则。"
这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波多野精一、宫本和吉译,岩波文库版)中的一段话。它常引起我的深思。其中存在着:
即便人凭借理性,也难以把握的悠远的大宇宙,和以内在的心灵为对象的深邃的精神。我不禁感到——那诗一般的心,与宇宙相对比的那种绝妙的意境。
宇宙,具有无限而玄妙的广阔的时空。人的心,也具有对"内在的世界和宇宙"产生微妙变化的广阔天地。一方面它是对外的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有着内在的,深不可测的深远的天地,有时两者相联结。
康德的这段话,在将隐藏在宇宙中的神秘的深奥,置于"我内在之心"的对照地位上,显示出它的伟大。我看到:在深为"星辰闪耀的天空和我内在的道德的法则"所打动的一念,即在为自己的灵魂和无限的苍空感动不已的,深邃的洞察中,对人的"生"的无限肯定。
美国思想家梭洛,是爱默生①的朋友,对印度的甘地等以巨大的影响。他也志于自我"生命"本身的探讨,曾说过以下的话:
①爱默生(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诗人。著有《自然论》、《代表人物》等。
"看看你的心吧。在你心中会找到过去未曾发现的一千地域吧。可以在那些地域中旅行一番,成为自己"宇宙杂志的大家。"(《森林中的生活》,神吉三郎译,岩波文库版)
我不禁感到:一流人物的思想,似乎总是与佛法一脉相通的。而持有那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的,浅薄的人生态度的人,是决不会发现它的。唯有真挚地追求事物内在的,深奥世界的人,才能认识这永恒而广阔无边的世界。
梭洛说:"在生命的世界中旅行,成为自己宇宙杂志的大家。"这才是佛法所阐释的生命的世界。我们不应悉心追求那种安逸而狭小的"人生杂志",而是在生命这一广阔的宇宙中,不断地创建"通向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