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_大用无为

潘石屹
社会心理
总共74章(已完结

我用一生去寻找 精彩片段:

大用无为

人一般分两种:一种人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和我们所做的事是这个不确定世界的一部分,做起事情来轻松,不费力气,效果不错;另一种人认为世界是确定的,我们一定要全部掌握事物所有的规律,制定出来一整套的规则和程序,这种人干起活来,总是费力不讨好,没有效率。

10年前,比尔·盖茨的Microsoft用Explorer开放思维的方式打败了Netscape,建立了Microsoft的帝国,成了世界首富,也成了全世界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今天一种更开放的Google在挑战Microsoft,让比尔·盖茨坐卧不宁,他正在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地制造"Google杀手"。Microsoft比Google大10倍,为什么Google会成为Microsoft最大的敌人呢?看一看他们软件的界面就知道了。Google软件的界面是极少主义的典型,Google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连接。而Microsoft功能复杂,自成体系,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帝国。全世界所有人不可能永远写文章时都用Word,算账时都用Excel,上网时都用Explorer,讲演时全用PowerPoint,这世界需要一些变化了,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比尔·盖茨为我们制定的游戏规则中。

Microsoft和Google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输谁赢,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决定的因素将是有没有开放的思维,是否承认人是有差异的。把人这种开放式的思维,变成机器的语言,写成用户接受的软件,这对一个大公司非常的困难,因为它已经官僚化了。但对一个小公司要容易得多。用比尔·盖茨的话说:"他们(Google的SergeyBrin和LarryPage)就是知道穿黑衣服,扮酷!"这说明他们更年轻,思想更没有负担,就像当年的比尔·盖茨一样。

做大事和做小事有不同的规则。小事情要做到整齐。例如,自己的钱包、自己电脑的文件夹、自己的办公室,只有整齐才有效率,小事情就像做圆周运动一样,是第一宇宙速度的模式,有一个中心,自我封闭起来。做大事情,系统更复杂,能量更大,所以做大事情的指导思想要开放,容许"乱",更像做抛物线、双曲线,是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运动方式。

一座城市、一次会议和一家公司,都是复杂的系统,需要大的能量,指导思想一定要对头,要开放。你所做的只是万千世界的一小部分,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井底之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自己的思想圈在一个小圆中。表面现象的"乱"就是不要太人为了,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强加在别人和别的事物身上。这样将更接近自然,更接近客观的规律。

作品简介:

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本书中,潘石屹并未以成功者自居,毫无说教之态。他从自己的现实经验说起,如何获得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工作激情,如何通过磋商达成合作,如何办好企业,处处充满真知灼见。在全部坦诚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之后,潘石屹延续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思考逻辑,放眼未来,对渐呈趋势的未来新世界作出了不同凡响的描述。他也反思自己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后的迷茫,寻找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这本书不仅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成功的方法,也为成功者走向觉悟,为实现了物质富裕之后更进一步完满的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引导。

作者:潘石屹

标签:我用一生去寻找潘石屹

我用一生去寻找》最热门章节:
1附录2山语间的劳作生活3石头与鸟4大用无为5参差凌乱中有生机6定期清零7中庸是一种境界8世界本来不复杂9不对抗的美10一次无目的的西行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