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爱的哲学_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5

瓦西列夫
社会心理
总共19章(已完结

爱的哲学 精彩片段:

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5

期待和寻觅

亲昵关系决不是仅仅限定在性欲的范围内,那样太狭隘了。还要求主体为爱做出具有一定目的的行动,实现情绪交流、充实而完整的亲昵情谊的理想。这个方面是同人的心理的意志过程相关联的。

古代斯多噶派哲学家早就说过,意志是人的“理性意向”。它表现在受具体历史条件制约的决断自由中,表现在有意识的要求中,表现在理性行动中。

爱情的意志具有一定的内在行动性和主动性。如果没有它的“杠杆”的来回运动,亲密的接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意志规定目的,选择情感对象,作出决定,采取行动,克服障碍,激发热情,动员力量,最终实现爱情。

古希腊神话说,女神阿佛洛狄忒有两个儿子,一是埃罗斯(恋爱),一是希默罗斯(愿望)。两人终生形影不离。埃罗斯点燃爱情和幻想,希默罗斯则激起交往的愿望。

爱情的接触有一定的内在动机。它是对心目中的对象所怀抱的思想和感情的客观表现。接触体现着爱情的丰富多彩的精神因素。各种色彩不同的情感则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有目的地客体化。好感要求对对象采取一定的行动来表现它作为情绪的实质。情人的赞赏也必须得到相应的实际表现。

温存情感的主动表现为亲昵关系开路。情绪无论多么深厚,但它们是秘藏在内心的。

怎么样才能使美好的爱情理想变成充实的亲昵交往方式呢?维克多· 雨果在逝世的前一天曾写下“爱就是行动”这句话。这句格言揭示了处于爱河中的人最根本的特征。

爱情所固有的主动性包含两个难以区分的过程,两者构成一个整体。第一个过程是性欲。第二个过程是爱情愿望。

性欲赋予爱情愿望以巨大的内在力量,是爱情愿望的潜意识动机。爱情愿望则规定、指导着性欲冲动。使性欲同人的审美、道德、社会本性的高级领域结成和谐的统一体。性欲以“暂时被忽略的方式”蕴含在爱情的愿望之中。

爱情愿望在具体条件下的表现可以作为衡量感情深度的客观标尺。希布塔尼曾写道:“看一个人如何评价某一对象,不是看他如何议论对象的价值,而是看他为了得到对象,并最终使其保持完整而付出多大的努力。”

这个方面早巳被人们所熟知,尤其在民谚、诗歌和小说中。障碍和困难如果没有超过意志的极限,只会加强爱情的浓度。

爱情所独具的行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起初是只是盼望会面、谈话、交往。然后必然转到更加亲昵的情绪上。它要求满足恋爱者的各种需求。这是完整实现爱情的几个阶段。

两性间的亲昵感情的发展需要克服内在的、纯心理的障碍,如羞怯、恐惧,对另一个人的萦怀、担心自己的情感遭到拒绝等等。此外,在双方接近方面还有其他的客观困难:社交礼仪的陈腐要求,空间距离和社会地位的差距等。

作品简介:

《爱的哲学》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爱的若干体验和感觉,它更把你带入一个理智和深沉的世界。它使得你能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冷眼旁观痴男女们的情感变化,无论对谁都一定有所收获。

今天由于爱不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它的自由得到了强化,是喜是悲由你定;同一时间、同一社会团体或同一社会阶层,不再有一个共同的爱的标准和规范。心理学家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根据社会契约授予的要限,对这种仍然属于个人行为的爱进行研究而已。

在这本书里,我们打算谈谈爱情,就是像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的那种精神和肉体的强烈倾慕之情。——瓦西列夫

作者:瓦西列夫

翻译:王永军

标签:爱的哲学瓦西列夫

爱的哲学》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爱就是成就一个人-22第五章 爱就是成就一个人-13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74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65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56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47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38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29第四章 躁狂与升华-110第三章 众神的平辈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