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岁月与性情_周国平坦诚写自传强调自己不是作秀担心被误读

周国平
传记回忆
总共80章(已完结

岁月与性情 精彩片段:

周国平坦诚写自传强调自己不是作秀担心被误读

陶澜

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回顾近60年的心灵历程,侧重知性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心灵自传,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该书的书名目前还在保密之中。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出版后,热卖也遭受过非议。周国平说,写这本心灵自传没有卖弄的意思,虽然写到一些被认为是隐私的事情,但他希望不要被误读。

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国平说写这本书是迟早的事情。“我喜欢把日子过得明白一点,所以会做这样的回顾。而且我周围有些朋友、同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知道,任何时候死神都会光顾一个人,但从60岁开始,被光顾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对我来说,这事迟做不如早做。做了以后我才放心。”于是,明年即将年满60的周国平,去年年底开始动笔写这部书。

周国平自己判定自己是诚实的:“写书的时候,我始终设想自己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对于我的所作所为乃至最隐秘的心思,上帝全都知道,也全都能够理解,所以隐瞒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坦然面对我的全部经历,甚至不羞于说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全书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时期。周国平说他在写的时候也有犹豫和回避,“毕竟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因此,事实上他只能说出部分真话。“所谓不可说的,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牵涉到他人,说出来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我不愿意伤害任何人。但有若干人在我的生活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写他们,我就无法叙述自己的经历。譬如说,在叙述我的情感经历时,我就不可能避而不写与我有过亲密关系的女人。”

周国平说,书中笔触最重的部分是北大岁月,近七万字着重写了郭沫若的二儿子郭世英对他的影响以及郭世英之死。“他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我整个精神追求的方向是由他奠基的。我本来想为他写一部书的,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关于考研究生回到北京,留在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这26年时间的篇幅不长,是因为这段时间离得近,周国平认为不好写。“但我写出了我内心的经历,包括我从事的研究、写哲理散文等,我趁这个机会坦率表明了我的一些看法。”面对有关他的“写哲理散文是不是不务正业”的议论,周国平在书中写道:“我不得不克服我的羞耻心提及这个事实:人们普遍把我看作中国当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指责这样一个哲学家不务哲学之正业,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吧。”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国平屡次强调自己不是作秀,希望媒体不要错误地引导读者。当有记者问什么样的表现是名人作秀?他停顿半晌回答:“我不想在这里批判社会,也不做道德判断。比如有些职业要求作秀,有的人写自己的出发点就是让别人喜欢、让别人高兴,引起别人注意,那就是作秀。”他认为自己的写作是认真的。

作品简介:

全书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 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之他的影响下奠定的。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的,也许可以在第三部中找到答案。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成熟认识。敏感和淡泊——或者说执著和超脱——构成了我的性情的两极,这本书描述的便是二者共生并长的过程,亦即我的性情之旅。

作者:周国平

标签:自传岁月童年少年哲学

岁月与性情》最热门章节:
1周国平谈自传:“我喜欢活得明白一些”2周国平新书本周出版 坦然面对心灵道出隐私3两学者同出自传 周国平质疑余秋雨新“发明”4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出书讲述“我这一辈子”5周国平坦诚写自传强调自己不是作秀担心被误读6附录  周国平出版年表7十三、仍是那个我8十二、安静的日子9十一、不是博导10十、写作与心灵生活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