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岁月与性情_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出书讲述“我这一辈子”

周国平
传记回忆
总共80章(已完结

岁月与性情 精彩片段:

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出书讲述“我这一辈子”

李瑛

作为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大多数的时候都以一个理性分析家的身份出现,直到1996年《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出炉,这部几乎让所有读者落泪的纪实小说让周国平名声鹊起。而昨天他又扔出“我这一辈子”的重磅炸弹。下月2日,他的自传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虽然尚未确定书名,但该书起印就达10万册。

袒露自己的三次婚姻

 “明年我就六十岁了。尼采44岁写了《看哪这人》,卢梭58岁完成《忏悔录》。我没有与他们相比的意思,只想说明,我现在写自传并不算太早。”周国平说。

 周国平在书中袒露了自己3次婚姻以及在婚姻中夫妻二人都存在的“出逃”现象。如此坦白,不怕读者在道德上进行批判吗?周国平表示,他在叙述时并不从道德方面考虑问题,更多地是从人性上考虑,他认为婚姻中很多问题都不是道德问题,只有当情感婚姻架构在欺骗、不真实的基础上才构成了道德问题。

 但他也坦言,他毕竟还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所以文字上免不了有修饰的成分,涉及别人的文字完稿时删了不少。“我只能说我回忆的选择上并不刻意粉饰,而是选择对自己心路历程最重要的经历,逃避了一些不得不逃避的东西。”

郭沫若之子影响他一生

 该书分四部分。按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时期。

 全书中第二部分所占比重最大,因为里面一位主人公是影响他一生最重要的人物——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从我第一眼看到郭世英,我就觉得他与众不同,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奠定的。”郭世英在“文革”中自杀,短暂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谜,而这些封存多年甚至连郭家都无从知道的事情,此次在周国平的书中全部记录下来。

 周国平还在书中记录了对他最有影响的女人——“妞妞的妈妈”。“雨儿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周国平表示当他考研到北京时已年过三十,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他认为生活已过去了,而雨儿却告诉他,他还能恋爱,全新的生活从此展开。

近20年生活还会再写

 周国平认为这部自传有些缺憾,“第四部时间跨度20年,但篇幅却较小,笔调有些匆促。”对此他的解释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中,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以后我应该还会撰写一些文章来补充我的近20年生活。”

 对于新书,周国平表示总的感觉是如释重负,但同时也将自己暴露无遗。“现在我把自己当成了一个靶子,任何人都可以来攻击我。不过还好,从我交出书稿的那一刻起,任何反应都是针对那一摞纸张的了。”

作品简介:

全书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 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之他的影响下奠定的。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的,也许可以在第三部中找到答案。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成熟认识。敏感和淡泊——或者说执著和超脱——构成了我的性情的两极,这本书描述的便是二者共生并长的过程,亦即我的性情之旅。

作者:周国平

标签:自传岁月童年少年哲学

岁月与性情》最热门章节:
1周国平谈自传:“我喜欢活得明白一些”2周国平新书本周出版 坦然面对心灵道出隐私3两学者同出自传 周国平质疑余秋雨新“发明”4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出书讲述“我这一辈子”5周国平坦诚写自传强调自己不是作秀担心被误读6附录  周国平出版年表7十三、仍是那个我8十二、安静的日子9十一、不是博导10十、写作与心灵生活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