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_第十章 茗事典故-3

舒玉杰
随笔杂谈
总共51章(已完结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精彩片段:

第十章 茗事典故-3

十一、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曹雪芹①在《红楼梦》若干回书中,都写了世宦贵族贾府的公子、小姐、老太君、少妇人等的日常饮茶故事,其中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是专写茶事的上乘佳作,读来韵味无穷,妙趣横生,真可谓是文、人、茶、水、器五美俱全。文言闲情雅趣;人乃灵秀妙人儿;茶属乌君山珍品;水是梅雪雨液;器尽古玩奇珍。

也许,从《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凡是喜爱涉猎茶道文章的,都十分欣赏曹雪芹这篇茶茗飘香今古的精妙文字。

栊翠庵品茶,是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散席之后,贾母在宝玉、黛玉、宝钗的簇拥之下,带着刘老老到园中散步。

为了寻求凉爽清幽,信步来到了栊翠庵。妙玉把贾母等众人相迎进去,并笑着往东禅房里让。

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在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道:“是旧年蠲〔juān〕的雨水。”意思是精心收存的洁净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老老说:“你尝尝这个茶。”刘老老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贾母吃茶询茗问水,妙玉备茶选水,亦非同常品,盛茶的器皿,虽按尊卑有精平之分,但也得体自然。说明他们都是精通此道的。而妙玉更是熟知贾母的饮茶习惯,投其所好。

贾母说她“不吃六安茶”,就是等于说她不喜欢吃绿茶。

六安茶,就是今产于安徽六安、金寨、霍山金寨、霍山过去同属六安州的六安瓜片,是我国的着名绿茶品种之一,明、清以来就享有盛誉。从明初起即是宫廷贡品,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六安茶也是茶中珍品。据有关资料说,六安茶最初投放市场的时间是1905—1920年间的清末民初。

作品简介:

这部《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是近年来弘扬中华民族茶文化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部书在写作、出版过程中,在全国茶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得到了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许多茶叶公司、茶厂(场)、茶叶研究所和有关单位的茶学专家、学者的热诚欢迎和鼎力相助。

这部书的鲜明特色是,尽可能地把古今名贤、专家学者对中国茶学史、茶文化史和茶叶科学的精髓之见;把伟大祖国锦绣山川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胜迹都融会于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之中,以祖国四千多年光辉夺目的茶文化史——尤其是茶圣陆羽和其独具科学文化影响力的三卷《茶经》为经线,以今古名茶、名人、名器、名典、名泉、名诗、名联为纬线,熔七名于一炉,汇成五十多万字的中华茶文化大观。

这是一部内蕴丰富,史料翔实;注释详尽,经纬秩然;品味高雅,语言清新;分则有序,合为经纶;雅俗共赏,少长咸宜;颇具创意的普及茶学知识与弘扬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科普性读物。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而且还具有茶学艺术的文献价值。

更值得一书的是,作者已年近古稀,在出版界离休后,十分珍惜桑榆未晚的宝贵时光,愿把党和国家对其多年精心培育所集累的文化知识,趁体健神清之时,汇集起来,溶入书中,奉还给社会和人民。作者这种珍重皓首人生,勤奋耕耘,对中华茶文化事业的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衷心预祝作者以其数年心血与精力所书成的这部《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受到广大读者、海外广大侨胞与中外茶文化界同仁的青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茗饮文化生活中的益书良友,期望这部书在北京出版社的真诚合作下,能早日与读者见面。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茶叶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家扬1995年5月12日于北京民族饭店

作者:舒玉杰

标签: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舒玉杰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最热门章节:
1附录之四2第十章 茗事典故-33第十章 茗事典故-24第十章 茗事典故-15第九章 今古茶联-36第九章 今古茶联-27第九章 今古茶联-18第八章 今古茶诗下-49第八章 今古茶诗下-310第八章 今古茶诗下-2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