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存与命运_第三部 42

瓦·格罗斯曼
外国小说
总共206章(已完结

生存与命运 精彩片段:

第三部

42

柳德米拉对丈夫说,她遇上了房屋管理员,管理员请他到房管所去一趟。

他们开始猜测此事与什么有联系。是因为多余的住房面积?还是要更换身份证?也许兵役局要检查?也许有人打了小报告,说叶尼娅在斯特拉姆家里住过,没有报临时户口?

“你应该问问他。”斯特拉姆说,“那就用不着我们在这里费脑筋了。”

“当然,是应该问问他。”柳德米拉赞同地说,“可是他说,明天早晨让您丈夫来一趟,反正他现在不上班了,我一听这话心就慌了。”

“哎呀,天哪,他们全都知道了。”

“要知道,管院子的,开电梯的,邻居家的保姆,全都注意着我们。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是啊,是啊。还记得吗,在战前,曾经来过一个年轻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本小红书,请你告诉他,什么人常到邻居家去?”

“怎么不记得!”柳德米拉说,“当时我顶了他一句,他半天没说出话来,走到门口才说:‘我原来以为您是个有觉悟的人。’”

这件事柳德米拉讲过多次,往常他听她讲述时总爱插话,催她讲得简单一些,但这回他却不厌其烦地向妻子询问各种细节,并且耐心听她讲完。

“知道吧?”她说,“这件事说不定与我在市场上卖了两块桌布有关。”

“我想不会有关系,要不然何必让我去,而不让你去。”

“也许他们想要你去提供一个证词?”她犹豫不决地说。

此时,他忧心忡忡,十分敏感。他接连不断地回忆自己同希沙可夫和科夫琴科的谈话,他什么话没对他们说过呢。他回想自己在大学时代的那些争论,他什么样的论调没有发过呢。他同德米特里争论过,同克雷莫夫争论过,当然,他有时赞同克雷莫夫的看法。可是,要知道,他一生中从来不是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敌人,他连一分钟也不曾动摇过。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在某时某地说过的一句特别尖刻的话,吓得浑身发凉。克雷莫夫是个刚强的、思想坚定的共产党员,是个信仰狂,他这个人对现存秩序是从来不怀疑的,可现在却被捕了。他同马季亚罗夫、卡里莫夫进行的那些讨论就更免不了找麻烦了。

作品简介:

逝去的人,活着的人,苦难并没有结束……

● 理解极权社会起源的必读之书!

● 一部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

● 欧美公认“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

● 《卫报》《世界报》《纽约客》《观察家》《纽约时报》等全球媒体一致赞誉。

● 梁文道极力推荐:“这是我做读书节目十几年来,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 豆瓣9.7超高分评价,我们将“看到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建立起一个非人的社会实行对他人和自我的压迫;看到这样社会中的每个人如何需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为捍卫自己剩余的良心而作的斗争”。

1961年2月14日,苏联当局派克格勃闯入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住宅,“逮捕”了一份小说书稿。主管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判定它“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这就是《生存与命运》,后来的人们称它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在这部以卫国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中,格罗斯曼用托尔斯泰式的宏大格局和契诃夫式的动人笔触,一方面叙述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另一方面讲述普通人尤其是沙波什尼科夫一家的遭遇,全景展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生活。

这是一整个时代的写照,一本极权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20世纪最黑暗年代的心灵史诗。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前线的城市废墟到后方的科学实验室,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斯大林的古拉格,关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存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格罗斯曼细腻而专注地书写无情战争的真实画面、错综复杂的人生百态、个人对暴力的艰难反抗,通过众多人物在战争和极权双重碾压之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那块土地满载的失落与悲怆,以及人民的恐惧与希望。

格罗斯曼是“苏联社会的第一个自由之声”,是极其罕见地兼具自由精神和道德勇气的作家。他直视苏联社会的灵魂深处,见证苦难,见证人性,见证希望,完成了很多苏联作家竭尽全力却没有取得的成就。他对社会现实的拷问,对人的命运的探讨,对历史、道德和政治自由而深邃的思索,依然沉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内心——面对毁灭社会、摧残和消灭许许多多社会其他成员的极端之恶,我们该如何捍卫人性中的善良和是非感?

这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大的遗珠之憾,更是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思考是危险的,不思考往往更加危险。为了将20世纪人们已经遭受的苦难留在历史中、永远不要再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读读这本书。

作者:瓦·格罗斯曼

翻译:严永兴郑海凌

标签:瓦·格罗斯曼生存与命运俄罗斯苏联外国文学历史

生存与命运》最热门章节:
1第二部 442第二部 433第二部 424第二部 415第二部 406第二部 397第二部 388第二部 379第二部 3610第二部 35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