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猎人笔记_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

屠格涅夫
外国小说
总共28章(已完结

猎人笔记 精彩片段:

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

大约是五年前的秋天,我在从莫斯科去图拉的途中,由于搞不到马,只得在驿站的房子里瞎待了几乎一整天。我是打猎回来的,我太粗心了,竟然事先就把自己的三匹马打发走了。驿站长是个有大把年纪的人,脸色阴沉沉的,头发耷拉到鼻子上,有一对昏昏欲睡的眼睛。我向他左诉苦右请求,而他只是断断续续地拿气话来回答,愤愤然地把门关得砰砰响,似乎在怨恨自己干的这份差使,并且还到台阶上去斥责手下的车夫,那些车夫有的手里端着笨重的马轭在烂泥地里慢慢地挪步,有的坐在板凳上打呵欠、搔痒痒,不大理睬自己顶头上司的愤怒叫嚷。我已喝过三四回茶,几次想睡都没有睡着。把窗子上和墙壁上的题字全念遍了:我无聊得要死。我怀着冷漠而绝望的心情瞧着自己马车翘起的车杆,蓦然响起了叮当的铃声,随即看到一辆套着三匹疲惫不堪的马的小马车到了台阶上停住了。来人跳下车开口就喊:“快给换马!”接着便进屋来。就在他听到驿站长回答说没有马而露出通常的惊异表情时,我已经怀着一个百无聊赖的人所具的贪婪的好奇心把这个新同伴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从外表看他年近三十。他的脸上有天花留下的消除不掉的麻斑,那张脸又干又黄,还带有很不悦目的铜色;黑里泛青的长发在脑后一圈圈地披在衣领上,前边的卷成洒脱的鬓发;一双发肿的小眼睛愣神地瞧着,上嘴唇上翘着几根小胡子。他穿得像个去赶马市的随随便便的地主:一件油污斑斑的花上衣,一条退了色的淡紫色绸领带,一件带铜扣子的马甲,一件带大喇叭口的灰裤子,裤脚下露出一点没擦净的皮靴的靴尖。他身上冒出冲鼻的烟味和酒气;他那几乎被上衣袖口遮住的红润肥胖的手指上戴着几枚银戒指和图拉戒指。这样的人物在俄国何止是几十个,可以遇到成百上千的。跟他们这种人结交,应该照实说,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可是,尽管我带着这种成见去观察这位来人,却不能不注意到他脸上那种由衷的和善和热忱的神情。

“您瞧,这位先生也在这儿等了一个多钟头了。”驿站长指着我说。

“一个多钟头!”我心想这坏老头真会拿我开玩笑。

“也许他不是那么急需吧。”来者回答说。

“这我们就不清楚了。”驿站长沉着脸说。

“难道就没有办法可想了?确实没有马吗?”

“没有办法。一匹马也没有。”

“好吧,那就叫人给我拿茶炊来。那就等吧,没法子。”

来者在凳子上坐下来,把帽子甩在桌子上,用手捋了捋头发。

“您用过茶吗?”他问我。

“用过了。”

“跟我一起再喝几杯好吗?”

我同意了。那把棕色大茶炊第四次出现在桌子上。我拿出一瓶罗姆酒。我把这位交谈者看作一个稍有地产的贵族,并没有看错。他的姓名是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

我们聊了起来。他到来还不过半个钟头,已经推襟送抱地对我讲述自己的生平。

作品简介: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

书中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作者还因此被放逐。

随着屠格涅夫充满优美笔调的叙述,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习惯、地主对农民的欺凌、农民的善良淳朴和智慧,像一首首抒怀歌曲在我们面前缓缓流淌出来,汇成一部色彩斑斓、动人心魄的交响诗。

作者:屠格涅夫

翻译:张耳

标签: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俄国外国文学名著

猎人笔记》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屠格涅夫生平与创作年表2树林和草原3车轱辘响4枯萎了的女人5切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6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7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8幽会9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10歌手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