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猎人笔记_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

屠格涅夫
外国小说
总共28章(已完结

猎人笔记 精彩片段: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

我一次在外地打猎和游玩时,一位富有而又爱好打猎的地主亚历山大·米海雷奇·格×××邀请我前去他家赴宴。他住的村子距我当时所在的小村约有五六俄里地。我穿上燕尾服(凡是外出,即便是出去行猎,最好都穿上它),便前往亚历山大·米海雷奇的府第。宴会原定于六点钟开始;我于五点钟到达,那里已经来了好多穿礼服的、穿便服的以及穿其他难以定名的服装的贵族。东道主盛情地迎接了我,可是他即刻就跑到餐室管理员的房间里去了。他在等候一位显要的官员,显得有几分激动,这与他在社会上所享有的不依赖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太不相称了。亚历山大·米海雷奇一直打光棍,他不爱女色;与他交往的也都是些单身汉。他的日子过得相当阔气,把祖传的大宅大加扩建,装饰一新,年年从莫斯科定购价值约一万五千卢布的美酒,总而言之,他是极受尊敬的人。亚历山大·米海雷奇老早就退职了,未曾得过什么光荣称号……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死活要请那位显赫的贵宾前来赏光,并且在盛宴之日一大早便那样激动呢?这就如我所认识的一位司法检察官,当别人问他收不收自愿赠送的贿赂时所回答的那样:不得而知。

主人走开去之后,我便到各个房间里随便走走。几乎所有的宾客都与我素昧平生;有二十来个人已经坐在牌桌旁了。在这些普列费兰斯牌的牌迷中,有两位气度不凡而略显衰老的军人;有几位文官,领带打得又紧又高,蓄着下垂的染色的小胡子,像这样的小胡子只有那些果断而善心的人才会有的。(这些善心的人在郑重其事地理牌,也不转头,只是用眼睛斜视一下走近的人);有五六位县里的官员,肚子圆滚滚的,肥肥的手汗津津的,腿脚安分地摆着不动(这些先生声音柔和,朝四方亲切地微笑,把纸牌拿得靠近胸衣,出牌的时候也不敲响桌子,相反,他们以波浪形动作把牌扔在绿呢桌毯上,在吃牌的时候,也只弄出极为谦逊有礼的轻微声响)。其他的贵族有些坐在沙发上,有些三五成群地挤在门边或窗旁;有一位已不很年轻而外表像女人的地主站在角落里,打着哆嗦,红着脸,局促不安地玩弄着腰间表坠上的小印章,虽然没有人去注意他;还有几位绅士,他们穿的是莫斯科裁缝——高级缝纫师菲尔斯·克柳欣——缝制的圆形燕尾服和格子纹裤子,肥胖而光溜的后脑勺随便地转动着,在一边无拘无束地、热情奔放地大发议论;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高度近视,一头淡黄发,上下穿的是一套黑色衣裤,貌似腼腆,然而在一边尖酸地微笑着……

我开始感到有些无聊,突然有一个叫沃伊尼岑的人过来同我做伴了。他是一个没有完成学业的年轻人,寄居在亚历山大·米海雷奇家里,算是一个……到底算是什么身份,很不好说。他的枪法异常高明,又善于驯狗。我早在莫斯科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属于那样一类的青年人,他们每逢考试往往就“装木头人”,就是说,教授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只字不答。为了听起来悦耳,就把这些学生称之为“蓄连鬓胡子的”(诸位都明白,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1☽。)常常出现这样的事:比如,考试时在考场里等待应试,沃伊尼岑在没有叫到他的名字之前挺直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从头到脚全身冒着热汗,眼睛缓缓地但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一听到叫他的名字,就站了起来,急急忙忙地把制服扣子全扣好,侧着身子慢吞吞地走到考试席前。“请抽一张考签。”教授和和气气地对他说。沃伊尼岑伸过手去,哆哆嗦嗦地用手指去摸一大堆的考签。一个由外系来的参加监考的教授,一个爱生气的小老头,突然对这个倒霉的蓄连鬓胡子的学生生气了,用气得发颤的嗓音说:“请不要挑挑拣拣!”沃伊尼岑只好听天由命地抽了一张,给主考老师看了考签的号码后,便走到窗前坐下来,等待前边的考生答完考题。沃伊尼岑坐在窗前,眼睛直瞪着考题,至多只像刚才那样缓缓地东张西望一下,不过身体仍保持一动不动。前面的考生考完试后,老师们对他说:“好,你去吧。”或者说:“好,很好。”这要看他们的考试成绩而定。轮到叫沃伊尼岑前去答题了;沃伊尼岑站起来,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到考席前。“请念一下考题。”老师们对他说。沃伊尼岑双手把考题捧到鼻子边,慢慢地念着,手也慢慢地垂下去。“好,请答题吧。”那位教授懒洋洋地说,身子往后一仰,两手交叉在胸前。接下是一阵坟墓般的沉默。“您怎么啦?”沃伊尼岑默不作声。外系来的那小老头有些恼火了。“总得答一点吧!”这位沃伊尼岑仍不吭声,好像呆了。他那剃光了的后脑勺迎着所有同学的好奇眼光木然不动地直挺挺地戳着。那外系来的小老头的眼睛差点蹦了出来,他对沃伊尼岑气得要命。“这真是奇怪,”另一位监考老师说,“您怎么像个哑巴呀?您回答不了是吗?那就说嘛。”“请允许我另拿一张考签吧。”这个倒霉蛋低沉地说。教授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好,您拿吧。”主考人挥一下手,说。沃伊尼岑重新拿一张考签,重新走到窗前,重新回到考席前,又是像死人一般不吭声。外系来的小老头恨不能把他活活地吃了。最后赶了他出去,给他打个零分。您以为这时候至少他会走了吧?才不这样呢!他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仍然一动不动地坐着,直到考试结束;走的时候还喊道:“真可气!题太难了!”过后这一整天就在莫斯科街上东遛西逛,有时抱着头,痛心地咒骂自己的不走运。用不到说,书本他是不会去啃的,到第二天早晨又是故技重演。

就是这个沃伊尼岑活宝来和我做伴了。我跟他聊一会儿莫斯科,聊一会儿打猎。

“要不要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里的一个最会逗趣的人?”他突然悄悄地对我说。

“好呀,请吧。”

沃伊尼岑把我领到一位小个子跟前,此人长着高高的额发,蓄着小胡子,穿深棕色燕尾服,系花领带。他那急躁的机灵的外貌的确流露出聪明和刻毒劲。那飘忽的讥刺的微笑不断扭曲着他的嘴唇;那眯缝着的黑色小眼睛在长短不齐的睫毛下显出果敢的神色。他的身旁站着一个身躯宽阔的地主,有一股软绵绵甜滋滋的劲儿,真可谓是块蜜糖,而且还是个单只眼。他没等这位小个子说俏皮话就先笑着,好像高兴得要化了。沃伊尼岑把我介绍给这个爱逗趣的人,他的大名是彼得·彼得罗维奇·卢皮欣。我们认识了,初次见面,互相客气了几句。

“请允许我给您介绍一下我的这位好朋友。”卢皮欣抓住这个甜蜜蜜的地主的手,突然用刺耳的嗓音说。“别躲躲闪闪嘛,基里拉·谢利法内奇,”他又说,“人家不会吃掉您的,来吧。”他继续说着话,这时候一副窘态的基里拉·谢利法内奇拘束地鞠着躬,仿佛他的肚子老往里缩似的。“来,我来介绍,这是一位了不起的贵族。他在五十岁以前身体一直很棒,可突然心血来潮,要治一治自己的眼睛,结果便变成了独眼龙。从那以后他替自己的农人医治也获得同样的成功……当然啰,那些农人也具有同样的真诚……”

“瞧您这张嘴呀。”基里拉·谢利法内奇喃喃地说,并笑了起来。

“往下说呀,我的朋友,唉,往下说呀,”卢皮欣接过话说,“您哪,可能会被选做法官,一定会选上的,瞧着吧。当然啰,到时候会有人,比如说陪审官,替您动脑筋的;可不管怎样,总得要说话嘛,哪怕会说出别人的见解也好嘛。说不定省长来了,问道:‘为什么这个法官说话结结巴巴的?’别人会回答说:‘他得了麻痹症。’省长会说:‘给他放放血吧。’在您的地位上这就不体面了,您自己也明白。”

甜蜜蜜的地主放声大笑。

“瞧他那个笑,”卢皮欣刻毒地瞅着基里拉·谢利法内奇的颤悠悠的肚子,继续说道,“他怎么能不笑呢?”他又转身对我说,“他吃得饱,身体好,又没有孩子,也没有把佃户抵押给别人——他还替他们治病呢——他那位夫人又傻头傻脑的。(基里拉·谢利法内奇稍稍扭过身去,装作没有听见,继续哈哈地笑着。)我也笑嘛,我老婆跟一个土地测量员私奔了。(他龇了龇牙。)您不知道这件事吧?可不是!她就这样一下跑了,还给留下一封信,信上说:‘亲爱的彼得·彼得罗维奇,请原谅吧;我被爱情迷住了,就跟我的心上人走了……’这个土地测量员之所以得手,就是因为他不剪指甲,又穿紧身裤。您觉得奇怪吗?您会说,这个人真坦率。我的天哪!我们这些乡巴佬说的就是大实话。不过,咱们还是到一边去吧……咱们干吗老在未来的法官身边站着呢?……”

他拉起我的手,我们走到窗前。

“这儿的人都认为我爱说俏皮话,”他在谈话中对我这样说,“您别信这个。我这个人只不过怨气盛,常出声骂人,所以我显得很放肆。说实在的,我干吗要斯斯文文呢?无论什么人的意见我都看得半文不值,我也不求什么;我是恶人,这有什么呢?恶人至少不需要费脑筋。做恶人挺痛快的,您大概不信吧……喏,比如,您就瞧瞧咱们这位东道主吧!他何必这般东跑西跑,时不时地看表、微笑、冒汗、装出正经八百的样子,而让我们饿着肚皮呢?一个达官贵人——有什么稀罕!您瞧,瞧,他又在跑了,还一瘸一拐的,瞧瞧呀。”

作品简介: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

书中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作者还因此被放逐。

随着屠格涅夫充满优美笔调的叙述,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习惯、地主对农民的欺凌、农民的善良淳朴和智慧,像一首首抒怀歌曲在我们面前缓缓流淌出来,汇成一部色彩斑斓、动人心魄的交响诗。

作者:屠格涅夫

翻译:张耳

标签: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俄国外国文学名著

猎人笔记》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屠格涅夫生平与创作年表2树林和草原3车轱辘响4枯萎了的女人5切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6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7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8幽会9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10歌手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