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恒河的女儿_第一部分-1

贝碧·哈尔德
外国小说
总共8章(已完结

恒河的女儿 精彩片段:

第一部分-1

《恒河的女儿》第一部分

四岁之前,我一直和父母、兄弟姐妹住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附近。爸爸在那儿工作。那是个美丽的地方,高山环绕,鲜花满谷。后来,爸爸带着我们去了穆希达巴德。待了一段时间后,他又调到达尔豪西,于是我们也跟着去,在那儿住了下来。达尔豪西勾起了我对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很多回忆。雪花从天而降,像成群的蜜蜂,打着旋,轻轻飘落到地上。遇上雨天的话,就踏不出家门了,于是只好在屋里玩耍,或者看着雨点从窗玻璃上滑下。一家人都喜欢达尔豪西,在那儿住了很久。每天都会外出散步。山坡上繁花盛开,让人心情愉快。我们在花丛中尽情嬉戏。有时,山间还会出现彩虹,让我满心欢喜。

爸爸再一次把我们带回穆希达巴德的大伯家时,我们都流下了眼泪。爸爸租了间房子,把孩子们送到学校。然后,他就离开了,继续去忙他的工作,每月寄钱回家,担负家用。一开始,钱还会按时寄到,但渐渐地,得隔几个月才汇一次。妈妈觉得,这样下去很难再维持家里的开销。是啊,她怎么能不这样想呢?又过了一段时间,连爸爸的信也要隔很久才能收到。

妈妈一封接一封地写信过去,却都如石沉大海。爸爸离得那么远,妈妈没法去,她心急如焚。但是,尽管困难重重,她也坚持不让我们辍学。

几年后,爸爸回了一次家,我们开心极了。但过了一两个月,他又走了。那之后的一段时间,他还定期寄钱回家,但很快,与以前一样的情形又发生了。妈妈又气又恨,我们成了妈妈的出气筒。她向大伯求助,可大伯自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哪里顾得上我们。而且我姐姐年纪也不小了,这是妈妈的又一桩心事。她向爸爸的朋友求助,但没人有能力扛起另一个家庭的重担。妈妈也想过要找份工作,但是,那意味着她得走出家门,而以前,她可是深居简出的。况且,她能干什么呢?妈妈还担心别人会怎么说。但是,担心是填不饱肚子的,不是吗?

有一天,爸爸又突然悄悄出现了。妈妈一见到爸爸,眼泪就夺眶而出。我们也放声大哭。大伯和邻居们责备爸爸,拼命劝说他留下来。但是,爸爸好像根本没往心里去,又抛下我们走了。妈妈几近崩溃。我稍微好点,至少我还有朋友,特别是图图尔和多利,我可以经常和她俩聊聊天,说说话,而且,她们也很喜欢我。

这次离开后不久,爸爸就写信回来说,他很快就要退休,可以回家了。我们欣喜若狂。但是爸爸退休回家后,却老是闷闷不乐。他甚至都不愿意跟我们或妈妈好好说话,为了芝麻大的小事就乱发脾气。我们开始有点怕他,尽量避开他—每次看到他过来,我们就悄悄走开。

姐姐一天天长大,妈妈始终放不下这件心事。一天,住在嘉林普尔的小叔叔来信说,他帮姐姐找到了合适的对象。爸爸一读完信,马上简单收拾了一下,跟谁也没打招呼,就带着姐姐去了嘉林普尔。妈妈这次真的火了,她说她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平静的日子啊?”她问老天。一时之间无法承受这一切的妈妈,终于有一天抱着我的弟弟,伤心地离家出走了。

起先,我们以为妈妈只是像平常一样,去赶集了,但是两天过去了,她还没回来。我们知道事情不对劲了,一个个开始大哭。住在附近的大伯安慰我们说,妈妈可能去看舅舅了,很快就会回家。妈妈离家出走时,爸爸还在克什米尔。四天后,他赶回了家,问妈妈离开时留了什么话。我们告诉他,妈妈说要去赶集。爸爸去舅舅家找妈妈,但是没找着。他把妈妈可能去的地方都寻了个遍,可连个影子也没看到。这下,他急得像只没头的苍蝇,担心得要命,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再也无处可去了。

最后,有人出主意,让爸爸去找个智者问问,看能不能帮上忙。爸爸果然动身去了。他总是这样:这个人提了个建议,他照做;那个人出了个点子,他又转过头去,照干不误。不过,他肯定知道妈妈为什么离开,周围的邻居可能也早就猜到了。所有人都指责他,说如果只是小吵小闹,妈妈是不会离开的。我们被这些事搅得心烦意乱,可也没辙。爸爸也闷闷不乐。这些烦心事让他改变了很多。他还很担心姐姐。姐姐已经出落成一个大闺女了,妈妈一走,还怎么能把她留在家里呢?其实姐姐的年纪没那么大,当时大概十五岁,但爸爸不想再等了。他把姐姐嫁了出去,这样就没人再说闲话了。

姐姐离开后,我们才知道没妈的日子有多苦。姐姐走时哭着说,要是妈妈没走,也轮不到我们来挑这个担子。“您要把我送走了,”她对爸爸说,“可现在就要轮到您来照顾弟弟妹妹了。除了您,他们已经没有任何亲人。”姐姐走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严重起来。爸爸从不在家待,有时他会给我们点钱,让我们去买些吃的。尽管如此,他还是会叮嘱我们:“不管怎么样,别忘了学习。”这就是为什么生活这么艰难,我们也没中途辍学。

在学校里,我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她母亲常把我叫到她家,给我吃的,甚至让我和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校长对我也非常好,还送我笔记本和铅笔。妈妈离开后,没人辅导功课,校长就让他女儿免费给我们辅导。

我对学校的爱有多深,对家的恨就有多深。我不想回家,家里没人会像老师那样赞赏我的努力,回去了也没什么意思。不上学的日子度日如年,我想妈妈和姐姐,想得发疯,一逮着机会,就跑出去和朋友们玩耍。我是那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我们玩女子卡巴迪①、躲猫猫、丢手绢,想蹦多高就蹦多高。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我从没逃过学。没人知道我常常一粒米不吃就跑去学校上课。我太怕爸爸了,不敢告诉他家里没吃的。一天,有个朋友来我家,等我一起去上学。我很快收拾好,准备出发。朋友让我走之前先吃点什么,我脱口就说:“家里没吃的了。”这话被爸爸听到了。当时我不知道他在家,否则就不说了。那天放学回家后,爸爸把我毒打一顿。我躺了三天,才能下床走动,又过了好几天,才能去上学。老师和朋友们一看见我,都来询问情况。

作品简介:

《恒河的女儿》为贝碧的处女作,最初用孟加拉语写成,以印地语和英语出版后,立刻震惊了世界。

其充满泥土芳香的朴素文字和感人肺腑的罕见情节,深深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受到文学评论界和媒体的高度赞誉。

《恒河的女儿》是当代印度文坛新秀、女仆作家贝碧·哈尔德的自传小说。

贝碧·哈尔德是一位命运悲惨的印度女仆。本书故事始于贝碧四岁时。她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丈夫不负责任,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而父亲则陆续带回一个又一个新妈妈,还不时因为小事打骂贝碧。虽然生活艰难,贝碧仍然断断续续念过书。十二岁那年,在父亲的包办下,还是天真小女孩的贝碧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四岁的男人。丈夫性情冷漠,暴虐成性,贝碧的婚姻生活毫无乐趣,痛苦不堪。十三岁时,她就当了妈妈,因难产饱受折磨,接着又连续生了两个孩子。丈夫并没有因此而关爱她,常常把她打得遍体鳞伤,而贝碧的父亲也非常冷漠,对女儿的痛苦极少过问。贝碧忍无可忍,终于决定逃出樊笼,她带着三个孩子出走德里,以在有钱人家中当女仆为生,遇到各种尖酸刻薄的主人,受尽侮辱,报酬少得可怜。大儿子还在一户人家做童工,遭受打骂和凌辱。后来,贝碧经人介绍,到人类学教授普拉勃德·库玛尔家中做仆人。库玛尔发现了她的写作天分,在他的鼓励下,女仆贝碧拿起了笔,开始写下自己的生活。

贝碧·哈尔德将自己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文笔朴实无华,未加斧凿,一派天然。她以自己的悲惨经历和丰富阅历,勾勒出许多印度贫困妇女的生活状态,用文字再现了她那些抑郁而灼痛的往事。然而,平淡内敛的文字讲述的悲惨事实足以让人深深震撼。

作者:贝碧·哈尔德

翻译:苏宁玉张丽君

标签:恒河的女儿贝碧·哈尔德

恒河的女儿》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分-32第三部分-23第三部分-14第二部分-25第二部分-16第一部分-27第一部分-18与文字为伴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