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恒河的女儿_第一部分-2

贝碧·哈尔德
外国小说
总共8章(已完结

恒河的女儿 精彩片段:

第一部分-2

克里希纳的爸爸说得没错。妈妈离开了,也带走了我们所有的乐趣。爸爸不许我戴手镯,也不准我和别人说话、和别人玩,甚至不允许我走出家门。我太怕挨打了,所以只有确定爸爸不在,没法逮住我时,才找机会溜出去。当时不过十一二岁,但那时我就常常想,没有谁像我这么苦命了吧?我常想,只有我才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有时回忆起妈妈,我会想,要是离开的是爸爸而不是妈妈,也许事情就没那么糟糕了。除了害怕,爸爸还给了我们什么?恐怕没有一个小孩会像我们这样害怕自己的父亲。他有一张胖胖的圆脸、高大结实的身板和一把大胡须,所有人都被他吓跑,别人家的孩子甚至都不敢走近他。

我好想妈妈,如果能得到妈妈的关爱和支持,我也不会这么怕爸爸。如果她在的话,我肯定不会辍学。她非常希望我能去读书。事实上,要不是她,要不是她支持我,不断鼓励我,我也不会读这么多书。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读书写字是多么重要。但在学校的那些年,我还是颇有收获。历史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我曾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学科,从中获得不少乐趣,也许正因如此,几位历史老师也很喜欢我。他们过去常常跟我们讲战争,讲章西女王①、纳瓦布② ,讲历代国王、王后和贵族的故事。我常常希望自己能遇上故事里的那些人物。我真的很想和他们说话。一学历史,我就想起母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这样。也许和以前邻居们的议论有关吧。邻居们常常议论说:只走了一个人,本来和和美美的家就支离破碎了。也有可能是因为章西女王的故事—她带着她幼小的儿子,一起骑马逃走了。这让我想起妈妈带着弟弟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但这样胡思乱想又有什么用呢?历史让我想起妈妈,看到女人沿着马路走,我也会想起她。就是这样。

爸爸也一直在找妈妈。每次他从外面回家,我们首先问的,就是有没有妈妈的消息。“没有,孩子。”他说完,长叹一声。每当这时,我都很替他难过。他最终还是想通了,要不是他对妈妈那么不好,妈妈也不会走。然而,他还是以前的那个爸爸,继母进门时,他看起来那么开心。但很难说清他到底是真开心还是装出来的。

克里希纳的爸爸和我爸爸谈过话后,过了几天,爸爸把我叫去,问我想不想去姑妈家。当时我没吭声。很快,我又听到爸爸和继母在说话。他们在谈我的婚事。我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结婚。我只知道那是个载歌载舞的盛会,通常很多人都会去参加,大家都欢天喜地的。

我有一个姑妈,她很喜欢我。所以尽管我没有回答爸爸,他把我送到那儿时,我还是很开心。哥哥之前就已经搬去和姑妈一起住了,他现在在一家大餐厅工作。我和姑妈一起住了几个月,那段日子过得很开心。每天傍晚,姑妈都会带我和她女儿出去。每天晚上,她都会给我们讲故事。一天晚上,我正在听姑妈讲,突然想起了我的朋友多利以前告诉我们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忍不住大笑起来。堂姐问我什么事那么好笑。我告诉她原因后,她非要我把那个故事讲给她听。而我也特别想讲,于是答应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村长。他的园子里种满了茄子。一只豺狼看到茄子,垂涎欲滴,冥思苦想怎样才能把茄子弄到手。村长的园子外边围着一圈长满荆棘的篱笆。但豺狼吃不到茄子就不肯罢休,于是他想,如果后退几步,再跑着跳进园子,会怎么样?他正想试试时,村长醒了。豺狼害怕,逃走了。之后,豺狼每天都去那儿,想伺机跳进园子,但每次都失望而归。一天,他经过村长家时,看到村长的老婆在做饼,村长则坐在那儿,一个接一个地吃。豺狼躲起来看着他,盘算着,村长吃好了,肯定会去睡觉的……

刚讲到这儿,姑妈就严厉地说:“不许再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得去睡觉了。”但是堂姐非要我把故事讲完。于是我接着讲……

豺狼认为村长会吃得饱饱的,然后睡得死死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豺狼大喜,跑跳着想去偷茄子,结果却重重地摔在长满荆棘的篱笆上。荆棘刺进了他的全身,他流着血滚到地上。豺狼非但没有吃到茄子,反而整晚都在忙着拔身上的刺。天亮了,他还在躲着村长,拔身上的刺。但耳朵上有根刺,怎么拔也不出来。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走到村长家门口哭喊着:“兄弟,你在吗?

你在家吗?”他开始砰砰砰地敲门。

村长问:“这么早,是谁呀?”

“是我,兄弟,我是豺狼。”

“出什么事了?这么早就来敲我家门?”村长问。

豺狼说:“麻烦出来一下吧。”

于是村长出去了。他看到豺狼全身血淋淋的。

作品简介:

《恒河的女儿》为贝碧的处女作,最初用孟加拉语写成,以印地语和英语出版后,立刻震惊了世界。

其充满泥土芳香的朴素文字和感人肺腑的罕见情节,深深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受到文学评论界和媒体的高度赞誉。

《恒河的女儿》是当代印度文坛新秀、女仆作家贝碧·哈尔德的自传小说。

贝碧·哈尔德是一位命运悲惨的印度女仆。本书故事始于贝碧四岁时。她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丈夫不负责任,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而父亲则陆续带回一个又一个新妈妈,还不时因为小事打骂贝碧。虽然生活艰难,贝碧仍然断断续续念过书。十二岁那年,在父亲的包办下,还是天真小女孩的贝碧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四岁的男人。丈夫性情冷漠,暴虐成性,贝碧的婚姻生活毫无乐趣,痛苦不堪。十三岁时,她就当了妈妈,因难产饱受折磨,接着又连续生了两个孩子。丈夫并没有因此而关爱她,常常把她打得遍体鳞伤,而贝碧的父亲也非常冷漠,对女儿的痛苦极少过问。贝碧忍无可忍,终于决定逃出樊笼,她带着三个孩子出走德里,以在有钱人家中当女仆为生,遇到各种尖酸刻薄的主人,受尽侮辱,报酬少得可怜。大儿子还在一户人家做童工,遭受打骂和凌辱。后来,贝碧经人介绍,到人类学教授普拉勃德·库玛尔家中做仆人。库玛尔发现了她的写作天分,在他的鼓励下,女仆贝碧拿起了笔,开始写下自己的生活。

贝碧·哈尔德将自己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文笔朴实无华,未加斧凿,一派天然。她以自己的悲惨经历和丰富阅历,勾勒出许多印度贫困妇女的生活状态,用文字再现了她那些抑郁而灼痛的往事。然而,平淡内敛的文字讲述的悲惨事实足以让人深深震撼。

作者:贝碧·哈尔德

翻译:苏宁玉张丽君

标签:恒河的女儿贝碧·哈尔德

恒河的女儿》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分-32第三部分-23第三部分-14第二部分-25第二部分-16第一部分-27第一部分-18与文字为伴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