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女侠夜明珠_第三回 客馆独开樽 夜雨秋灯 欣逢侠女 松林同对敌 刀光鬓影 不见伊人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总共10章(已完结

女侠夜明珠 精彩片段:

第三回 客馆独开樽 夜雨秋灯 欣逢侠女 松林同对敌 刀光鬓影 不见伊人

前文李善别了父母,起身往追女侠浦文珠。正要出门上路,忽接一信,除指点程途外,并说前途备有两匹好马相待,令速起身。李善看完书信,立带书童阿灵上路,照着信上所说,骑了自备的马一同往前飞驰,一口气跑了十来里。行经山野之间,方想来信令我由此起身,水陆并进。听本地衙役说,这条路既远且僻,幸是马快,如是步行,比走水路还慢得多,要我快走,却走这样绕远的路,是何原故、心正寻思,忽听书童手指前面,急呼:“相公快看,那马多好!”话未说完,目光到处,发现前面山凹中驶来一人两骑。马上人是个头戴毡笠的短衣壮汉,身材高大,骑在一匹马上,身后还跟着一匹白马,也未拉缰,两马首尾相衔,其行如飞,只见鞭丝笠影掩映出没林野之间。就这举目凝望的当儿,连人带马已自驶近,相隔仅有七八丈远近,翻蹄亮掌,绝尘而驰,跑得正欢,山路又厌,眼看就要撞上。李善马上功夫原好,见那来人身材高大,神态威猛,好似一个会家,心急赶路,不愿多事,刚把马头一勒,打算避开;说时迟,那时快,双方势子都急,已快对面,方觉不妙,来人突把手中缰一紧,前头红马立时人立起来,钉在地上,略微两个起落便自停住。那匹白马缰绳系在判官头上,随同飞驰,前面红马一停,立往左侧斜坡上蹿去。

李善主仆的马正往有让,两下恰好错过,方觉此人骑术真好,不知有何急事,跑得这么快法。回顾两马已全停住,奋蹄扬霞,口中狂喷热烟,看去更显神骏。就这一错,双方相隔已在二十来丈之间,正待策马走去,忽听身后急呼:“尊公留步,我有话说!”李善忙把马头勒住,壮汉立时纵马追到了面前,开口便问:“尊公贵姓?”李善刚答“姓李”,忙即下马,躬身施礼道:“在下唐兴,现奉段大爷之命来此送马。本来不在此地,今早久候公子未来,忽又遇见华山童师叔,说今日黎明擒到一贼,问出浦侠女日前起身,意欲便道绕往仙都山中访看家中留居的亲友,到时正遇一伙仇敌上门生事。因是辗转访问而来,拿不准浦侠女是否隐居当地,在浦家门外逗留探询,被一寄居友人看破,设计支走。本来可以无事,浦侠女到后,问知前情,因贼党留活十分狂妄,中了激将之计,恰是北行必由之路,连夜追去。贼党原是布就圈套、诱其入网。浦侠女此行难免受人暗算、这还不说;另一面,还有几个江湖能手今明日由此路过,恐公子途中相遇,无意之中生出枝节,命我沿路迎来,并开有一张路单,与李二侠所开略有不同,务请照此上路才好。”李善接过一看,与双侠所开果是大同小异;正待称谕,唐兴笑说:“公子这两匹马虽然不差,比我带来这两匹就差多了,请公子即速换马起身,原马由我送往府衙便了。”李善见那两马不特神骏非常,马鞍上并还挂有粮袋和一面三角小旗,问是何用,唐兴笑答:“这便是华山三弟兄的信符,公子此行数千里,中途要经过许多绿林巢穴和深山僻野,一旦有事,有此一旗,免生好些枝节。这一段路还用不着,只一走近黄河边界就显出它的用处了。公子武功高强,本不怕事,无如浦侠女起身在前,她那马快,只一耽搁,便难追上,看完请收起罢。”李善连声称谢,将旗藏好,双方换马作别,改道往北方赶去。

因听唐兴说,心上人前日才由仙都起身,心想坐下马快,也许能够追上。主仆二人马上加鞭,如飞驰去。连追了好几天,并未发现文珠影迹。中有几处必须改走水路,偶在途中雇船,无意中问出昨日有一骑白马的孤身少女由此过渡,细一盘问,装束神情均和心上人一般无二,一算时刻,相差只有半日途程。先还拿她不定,由此起一路打听过去,除衣服颜色略有更换,相貌身材、人马神情全都一样。后来赶到长江渡口,遇见一人,不特答话相同,并说少女姓浦,料是心上人无疑,精神立振,越发加急前驶,意欲先把人追上,见上一面,再作计较。谁知双方相差时近时远,有时只隔三四个时辰,仿佛刚走过去不久,偏是追赶不。匕这日未明起身,索性饭都不吃,只在途中打尖,用点干粮,说什么当日也要把人见到才罢,一口气赶了三百来里。到了山东境内,沿途询问,因文珠孤身少女,骑着那么快的马,人又极美,到处受人注目,所行又是官道,容易打听。前一段知道的人颇多,均说刚过不久,李善日夕相思,渴欲一见,追到黄昏将近,终未见人。再向途中店铺居民打听,多说未见,知道山东民风淳厚,自己追一孤身少女,难免不遭疑忌,也许知而不言;又见所行官道并无歧路,阿灵跟着骑马飞驰,由早起只在途中打了两次尖,极少休息,似已疲倦,眼望前途日色平西,旅客多半投宿,不再前进,只得寻一客店,饮食歇息,命店家溜完了马将其喂饱,等候上路。

主仆二人饱餐之后略微歇息,重又起身。仗着阿灵从小便随主人习武,颇会一点武功,马也骑得不差,看出主人赶路心急,再告奋勇讨好,马骑更快。这时已是东山月上,遍地明辉,主仆二人踏着满地霜华,纵马急驰,一晃又是一二百里,不觉行抵泰安城外。时正香汛,虽在半夜,上山进香的客人甚多。李善所行山野之区少民家早已入睡,初上路时不见丝毫人影,这时忽然发现前面山脚房舍甚多,灯火点点,灿如繁星,相隔约有十余里,前途山上也有灯火明灭闪动,先还不知前面便是泰山,觉着深更半夜,怎有这多灯火?相隔尚远,无法寻人询问,天又昏黑起来。偶一抬头,那下弦明月已为阴云所掩,大地上黑沉沉的。再查地形,适才只顾纵马急驰,不知何时把路走岔,所行似非一路。心想:“天色如此阴沉,许要下雨,前面山脚灯火甚多,必有投宿之处,今日已是人困马乏,反正方向不差,莫如绕向前去,寻一人家投宿,免被雨淋,就便安卧养神,天明再走,好歹也将文珠追上。”心念一动,立朝前面赶去。谁知途径不熟,无意之中把路走迷,蹿到山野地里,前途满是肢陀起伏不停,仗着坐下龙驹,蹿山过涧如履平地,一时兴起,索性不再觅路,照直前行,往那高山赶去。

越往前走,光景越发昏暗,残月早隐,一点星光也看不见,山风阵阵,吹袂生凉,方想这两匹马真个神骏可爱,跑了这一整天依旧强健不显疲乏,只是阿灵初次出门,累了这一整天真要禁受不住,还是早觅店家安息的好。正自后悔,不该任性夜行,那马已驰向高坡之上,偶一回顾,忽见来路旷野中有一点酒杯大小的星光向前飞驰,乍看不曾留意,先当有人提灯夜行,后觉灯光无此明亮,也无如此迅速,正指阿灵观看,星光忽隐,似被什东西挡住,暗夜之中,相隔又远,看不真切,依旧纵马前行。前途地势越高,恐马暗中失足,不敢快跑,将马勒住,势子放缓,星光忽在前途出现,好似穿行树林之中,接连隐现了两次,忽又不见。阿灵笑道:“二少爷你看那团亮光多怪,时高时低,由我们来路绕到前面,又稳又快,莫是什么夜明珠罢?”李善闻言立被提醒,暗忖:“意中人外号正叫夜明珠,陆氏母子曾说她心高好胜,往往孤身一人半夜飞驰,头上戴有一粒夜明珠,远望过去宛如一团明星凌空飞驰,因此才有夜明珠的外号。这等星光从未见过,沿途打听,双方相隔本近,必是今日加急飞驰,赶过了头,看那星光去路,也似走往高山那面,由此赶去许能相遇。”便问阿灵可觉疲倦,阿灵笑答:“小人所骑红马不似白马性烈,骑在上面又稳又快,丝毫不费腿力,并不觉累。”李善随口夸奖了两句,便顺山坡朝前赶去。

到了尽头,才知前面乃是一条大山沟,人马不能飞渡,只得沿沟行去。总算沟旁还有一条山径,天太昏黑,不敢快走,费了好些心力,好容易才绕过沟去,又走一段,方上入山正路,忽闻人语喧哗之声隐隐传来,再一察看形势远近,正是方才星光流动之处,同时马也绕过崖角,前面山脚下忽现出大片市镇,灯光灿烂,火把通明,相隔约有半里来路,道旁牌坊上点着一个灯笼,上有“泰山香会”四字,才知已到东岳,想起先前所见星光到此失踪,分明意中人也来此山,心方一喜,忽然一阵冷风吹上身来,跟着便有几粒雨点打向脸上。跑了一天急路,周身热汗,骤遇凉风一吹,不禁机伶伶打了一个冷战,急于探询心上人的下落,也未在意。

正往前走,泰山脚下那些店家专以接待香客为业,一见客人骑马而来,当是半夜上山的香客,立时抢前将马拉过,笑问:“二位尊客是往元君庙进香的么?”李善含糊应了。阿灵口快,知道主人每到一处必要打听骑白马的少女可曾经过,忙代询问。店伙笑答:“没有。”转问:“这位女客是和相公同路的么?本山共是三百四十多家店行,都在一起,一问即知,尊客到店再打听去。如若寻至,是否与相公请来?”李善闻言,猛想起:“我和文珠素昧平生,只在江心寺前后见到几面,并未交谈,便是段、李诸侠有意促成这段良姻,也只令我暗中尾随,相机行专,在新交诸好友暗助之下为其排难解纷,等到‘双方见面,发生情感,再由诸友请一老前辈出头作主。事尚难定,本来暂时不宜见面,沿途打听已嫌冒昧,如何可令店家寻找。’”忙笑答道:“我在途中因听人说有这么一位姑娘,料是异人侠女,心中敬佩,随便一问,并无他意。你如见到,不必多言说我找她,只回来说一句,看我料对没有,多给你酒钱如何?”

店伙正自谢诺,忽听头上有人冷笑之声,似一女子,李善心中一动,连忙向上仰望,左边山崖甚是陡峻,稀稀落落只有两三株松柏,哪有人影?正察看间,忽听店伙急呼:“大雨来了,相公今夜不能上山,且在小店住上一夜再说罢。”话未说完,猛瞥见右侧天空中金蛇也似连打了两个电闪,电光照处,云头和高山一般浓厚异常,紧跟着霹雳连声,山摇地动,豆大雨点立似乱箭飞蝗迎面打来,前面人声喧哗,纷纷冒雨乱窜。有那点起灯火刚要上山的香客,走不几步,遇见暴雨,慌不迭又退了回来,当时乱成一片。店伙已拉马向前跑去,李善因马比人快,恐怕淋雨,令其松手,放马自行,店伙不肯,笑说:“前面就到。”李善知他揽客心盛,惟恐走往别家,只得听之。人马同驰,晃眼便到镇上,店伙拉了李善的马往第三家院中驰去,店门甚宽,进门便是大院,能容好几十辆双套大车和数十乘山轿,规模甚大,到处点满明灯。刚一进门,便有好几个店伙抢上前来打千,请客下马,摘去马鞍行囊,将马拉过,高呼:“快找上房!”“打把伞来!”“这马走过长路,莫让雨淋!”另一店伙高举灯笼向前引路,一路喊将过去,呼应不绝。

李善见店家侍候周到,勤快谦和,比起江南容店又是一番景象。这时雨已倾盆降下,灯光照处,满院水泥杂沓,雨声汤汤,檐前雨溜顺着屋梁往下飞泻,水气逼人,平添出许多凉意。店中原有走廊,无如风狂雨大,由横里扫来,廊前已被雨淋;又当七月下旬天气,穿衣单薄,闹到周身水湿。房舍又深,前院早已住满香客,直到后进才有客房,总算所带行囊外有油布尚未湿透。李善性又好洁,衣服脱了下来,还想浴后再换,等店家打来浴水,已耽延了些时,觉着周身发冷,直打寒噤,自恃体力健强,也未在意。洗完之后,换上干衣,阿灵已先更衣,赶来侍候。进门便说:“二少爷脸怎发青,莫要遭凉罢?”李善笑答:“连日赶路,不曾睡好,今日又累了一天,此时觉着疲倦,并不妨事。你小小年纪,随我长途跋涉,也颇劳苦。出门在外,论什主仆,我已命店家挑好的酒菜拿来,吃完就睡罢。”说完,见店伙们正在安排酒席,笑问:“我只二人,如何吃这许多,你只挑好的拿几样来,行时仍照全席付账便了。”店伙诺诺连声,却不照办,依旧按照全席排场。阿灵过去一问,才知当地规矩。香客到店,照例全席,筵席虽有上中下之分,不特固定件数不能短少,并且到店有接风酒,上山有平安酒,下山有贺喜酒,临行有送客酒,名目甚多。因看出来客是位贵公子,故按上等贵客相待,李善只得听之。

随听笙歌之声四起,与风雨声相和,隔院传来,问知香客游人为雨所阻,当夜不能上山,便回到店中选色徽歌,招妓情酒,心想:“敬神礼佛原应斋戒诚洁,酒色荒淫,狂欢为乐,心身先就不净,神何能享?”又想起渡江以来,沿途客馆中时见土娼,多是形态臃肿,足似猪蹄,满脸脂粉狼藉,丑怪非常,令人观之欲呕,这里想必相同,难得这般香客游人如此兴高采烈,岂非怪事?正自暗笑,店伙来请入座,笑问:“相公无什同伴,可要叫个把唱的来?”李善笑答:“无须。”阿灵跑了半夜,又饿又渴,难得主人体恤,强令同座,心正喜幸感激,见店家赔着笑脸还在絮聒不休,把小脸一绷喝道:“你这伙计怎不认人?我家相公大家公子,文武双全,从来守身如玉,不喜女人。休说你们这些北方的丑八怪,连江南那许多清秀美貌的女子从没正经看过一眼,人却大方,你想多得赏钱容易,非叫唱的做什?”店伙见客发话,不敢再说,刚退出去,便听东厢房中有人呼唤。

李善所居乃是一所三合院的上房,两明一暗,内有套间,入门时曾见东厢房内灯光甚亮,隐闻吹笛之声十分娱耳,周身雨淋,急于沐浴更衣,不曾留意。等唤店伙,才想起先闻笛声音节美妙,比自己平日所学要强得多,可惜此时不听再吹。正催阿灵快吃,并说:“浦侠女必往泰山,遇到这等大雨,不知退回也未?看这雨势尚无停意,又没法去寻找,真个急人。”阿灵笑答:“浦侠女小人见过,听说泰山甚高,方才那团星光比我们快不多少,定必中途为雨所阻退了回来,多半是在这些客店。此时离明不久,等到天明,不管雨住也未,小人先往各店打听,必能找到。”李善刻骨相思已非一日,恨不能当时便和心上人相见,偏有许多顾忌。不令阿灵前往,心又恋恋;令其前往,又觉冒昧。正在为难,忽听东厢有一女子笑道:“此人说话太已欺人,田四兄不要拦我,非要叫他见识见识,到底北地胭脂是否胜过江南佳丽?”底下便听有人劝阻。雨势本已渐小,忽又加大,听不甚真,以为说的别人,听过拉倒。先前身上发冷,几杯热酒下肚又发起烧来,心身疲倦,苦恋文珠,偏打不起主意,闷闷的正想略进饮食,先睡片时,天明便起,以防与意中人相左。

忽见店伙进来,站在一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方问何事,又听门外男女笑语之声,跟着走进一男一女。男的穿着一件黑布衫,身材甚矮,却生得浓眉大眼,目射金光,凹鼻阔口,两颧微耸,颔下一圈长才寸许的络腮胡子,貌相奇古;女的却生得玉立亭亭,丰容盛需,肤如凝脂,一双凤眼隐蕴威棱,貌相甚美,偏带着一种英爽之气。素昧平生,无因而至,方要询问来意,猛一眼瞥见黑衣人腰间系着一根丝绦,上挂短笛,乌光铮亮,似是铁制,心中一动。暗忖:“游武师说江湖上常有异人,出门在外必须留意,犯而不校,诚敬可以远害。”忙即起立,赔笑让座。未及请问姓名,旁立店伙既不愿得罪这类怪人,又恐贵客发怒,正在两头为难,不料一位贵家公子如此开通,忙先赔笑道:“这二位是东厢客人,因今夜大风雷雨无法上山,知相公无什客伴,特来请教,还望包涵,小人给你请安了。”话未说完,女的突把脸色一沉,微愠道:“这是我们自来,与你何干?要你赔什小心!各自上别屋去,没的在此惹厌!”店伙诺诺连声,仍不肯走。

李善因在途中劳顿,急于天明之后往寻文珠,有此不速之客心自不快,后见二人神态举止和那一身装束均非寻常人物,心又一动,忙即含笑拱手道:“名山游赏尚未登临,旅舍秋灯又逢风雨,正苦独酌无聊,忽有佳客惠临,幸何如之?不嫌剩酒残肴,且共一醉,俾得畅聆雅教,不知能赏光么?”女的闻言微哂,刚开口说得一个“我”字,黑衣人已摇手拦道:“此君果非俗士,大可一谈,我们扰他两杯罢。”随同坐下。店伙见状才放了心,连忙添上杯筷,退将出去,往催热菜。李善见他行时暗打手势,将阿灵调了出去,越料来客是江湖上人,自恃武功,也未放在心上。跟着,店家、书童拿了酒菜一同走进。李善退向主位,由店伙撤去残肴,换上酒菜,请客上坐,来人也不作客套。正要请问姓名,黑衣人手指阿灵笑道:“尊管小小年纪,随着兄台数千里骑马长征,难得他马骑那好,连日当已劳累,却遇我们这样恶客,岂不扫兴?兄台尚且脱略形迹,何况山野之人?仍请同坐如何?”李善自然不肯,说:“小童在那边吃是一样。”阿灵也说业已吃饱。来人未再勉强,坐定以后,互询姓名。

黑衣人答说:“姓宫名方平,此是舍妹宫琼华,因见兄台骑有两匹龙驹,自来千里马须有千里人,马尚如此,主人可知。正值风雨凄清,客馆无聊,耳目所及无非市侩,本有求友之心,想起深夜不便惊动,又恐明日萍踪无定,失之交臂。正和敝友田四兄闲谈,眼前佳士难得,何况富贵中人?忽听尊管说起沿途所见庸脂俗粉,鄙薄稍过,舍妹幼遭孤露,从小娇惯,虽然心迹无他,每喜意气用事,尊管所说均是路柳墙花,不能与良家妇女相提并论,终有一笔抹杀之嫌。只管话由尊管出口,兄台未置可否,但是言为心声,兄台如不过于厌恶,不会这等说法。后又说起兄台守身如玉,江南山明水秀,惯产佳丽,毫不关情,却在数千里外飞骑奔驰,追一素未交谈之人,仿佛人间世上只此一人是国色天香、南威西子,余者不论北地胭脂、南朝金粉全都视若粪土,尤其是对北国佳人更存偏见,心中不愤,动了稚气,非要和兄台一谈不可。小弟父母早亡,只此一妹,放纵已惯,无法阻止。又恐无因而至,易惹嫌忌,只得陪同来见。不料兄台果然人品出众,迥异恒流,便那豪情雅量也是我辈中人,不似寻常纨绔子弟所能梦见,如此奉扰几杯,便聆雅教。兄台和尊管长路奔驰,已多劳乏,深夜登门,固是冒昧,所幸暂时虽然惊扰,不近人情,他日或许能为兄台少效微劳也未可知呢。”

作品简介:

《女侠夜明珠》(五集十回23万字),武侠小说。本书曾以《关中九侠》书名于1948年5月至10月在上海《蓝皮书》月刊连载六期,未完;1948年11月改名《女侠夜明珠》,由上海华英书局出版、广艺书局印行单行本第一集,至1949年11月出版第五集,仍未完。

浙江温州府山水最为灵秀,境内乐清县雁荡山风景尤为奇绝,自汉晋以来,名贤足迹甚多,流风遗韵艳传千古,凡称两浙山水之胜者,莫不首推雁荡。话说的便是这年由温州到雁荡这条路上突然出了两个隐名侠盗,操着关西和四川口音,常时往来出没于温州、乐清、雁荡之间,各穿着一身黑衣,头戴面具,鬓间插着一朵红绒梅花,身手矫捷,动作如飞,曾于一日夜间往来上述三地,专偷大户,人不能近,一任用尽方法,派上许多名捕,休想动他一根毫毛……

作者:还珠楼主

标签:还珠楼主蜀山剑侠外传入世武侠

女侠夜明珠》最热门章节:
1第十回 应变识先机 赖有黄金收赈米 临危坚壮志 凭将赤手障狂澜2第九回 缟袂凌波 深情怀爱侣 中流勒马 仗义拯孤穷3第八回 苦志念苍生 滚滚浊流 兴言一慨 空拳入白刃 茫茫前路 有女同行4第七回 宛转发金针 恸彼孤鸾拼并命 殷勤将素手 惊予劳燕惜分飞5第六回 旅邸话秋灯 白酒黄鸡 同惊异士 深宵探盗窟 飞檐走壁 再救伊人6第五回 觌面又天涯 双桨凌波人已渡 穿林寻野老 孤身赴敌马如飞7第四回 积想竟成痴 黄叶有声寻古渡 微波浑不动 明珠一点识宵光8第三回 客馆独开樽 夜雨秋灯 欣逢侠女 松林同对敌 刀光鬓影 不见伊人9第二回 古义释黄衫 贤使君深宵逢异士 深情怀翠袖 美少年万里走征尘10第一回 野岸识佳侠 广殿松祠惊绝艳 鱼篮开法会 满江星火放河灯
更多『武侠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