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台湾小吃全书_卵之属 茶叶蛋

焦桐
随笔杂谈
总共162章(已完结

台湾小吃全书 精彩片段:

卵之属

茶叶蛋

医院里似乎永远缺乏食物。我下楼进餐厅,觉得餐台上的东西都像饲料,实在不堪入口。这医院尤其偏僻,仅门外一家便利商店,进去买了两颗茶叶蛋,回病房问她要不要吃?好。嘴巴却已经不听使唤,恐亦已无法吞咽。忽觉茶叶蛋苦涩。凝视着沉睡在病榻上的妻子,忽觉有点陌生,剃光的头皮有三处明显亮秃,应是一年前在广州做光子刀治疗后留下的伤痕。我理解生命中不免有许多损伤和裂痕,也许有那些裂痕才是真实的人生。

往事如茶叶蛋浮现。转瞬又过了两年多,徐哥、文琪的公子在日月潭举行婚礼,安排亲朋好友先住进涵碧楼。夜里和妻子外出散步,路旁买了茶叶蛋边走边吃。大概托“金盆阿嬷茶叶蛋”声名之荫,日月潭一带卖茶叶蛋者甚多,所售也多添加香菇卤制。

茶叶蛋流传甚广,几乎遍布大中华。在台湾,这种庶民小吃更紧密连接着生活,甚至成为许多数据的指针,如最近要调涨的基本工资,换算后大约是每天一颗茶叶蛋,清楚明了。尤有甚者,便利商店都卖茶叶蛋,每家店内皆备有电饭锅,锅内不断冒出蒸汽,一颗颗滚烫的茶叶蛋显现不规则裂痕。超商的茶叶蛋价格是物价指标,据说单是统一超商一年即可卖出四千万颗茶叶蛋,是为“黑蛋传奇”。

有时旅行异域,在酒店内早餐吃水煮蛋,原味,撒一点盐就很美。茶叶蛋则必须入味,类似卤蛋的美学原理,令茶汤卤汁有效渗入蛋白及蛋黄,干涉其味道;异于卤蛋的是带壳制作,渗透之道乃依赖蛋壳裂缝。那裂缝乍看似毁坏,似伤痕,其实是茶叶蛋之宿命。人生本来就不缺乏损伤与苦涩。既选择入味,就注定回不去水煮蛋的时光,回不去年轻时光;那些裂痕,那深褐纹路的表皮像岁月的皱纹,像生活的历程,深刻,实在,饱满着记忆之味。既选择茶叶蛋,就必须割舍卤蛋的可能;既然从事文学工作,不免就丧失了当科学家的抱负。

生命中太多茶叶蛋往事了,雪山隧道未通车前,北宜公路九弯十八拐,把我的幺女拐得晕乎乎地吐了,心疼得要命,赶紧路旁停车,取出刚才买的“北宜蛋之家”茶叶蛋吃,喝茶,聊天,等待元气恢复。也曾带着岳父母游日月潭,来到玄光寺旁,停好车,买几颗“金盆阿嬷”茶叶蛋,听说邹金盆女士从二十几岁卖茶叶蛋卖到八十几岁。坐在凉亭内吃茶叶蛋看湖,湖心是光华岛;更多年前,双还抱在我怀里,游船上岛……

茶叶蛋是水煮蛋加上卤制工序,加盐水煮,用小火煮熟,待凉;轻敲蛋壳令龟裂,再入茶汤卤汁煮至入味,熄火,浸泡两小时左右即可。茶叶自然采用便宜的碎茶叶,多为红茶、乌龙茶之类;绿茶久煮恐释出苦涩味,较不宜使用。五香卤包的配方则大抵不出甘草、八角、小茴香、桂皮、胡椒、花椒、白芷之属。口味差异就在卤汁,有人严选所用的酱油,有人从卤肉得到启发。台南“所长茶叶蛋”经两道卤制工序,完全入味;此乃新化知义派出所所长廖世华所创,故名。除了茶叶蛋,所长用大块黑豆干制成的“豆干堡”也算招牌,泡菜、咸菜、香肠夹在豆干中,可谓刈包的变形表现。

人生果然像茶叶蛋,偶有伤痕与毁坏,像烹煮的茶叶,略带苦涩;苦中带甘,苦中作乐。微笑中闪着泪光。茶叶蛋表现一种入味美,唯裂痕越多越能入味,鸡蛋久煮后蛋壳龟裂,茶叶之香循着裂纹渗入蛋内,蛋白弹牙,蛋黄绵密,带着轻淡的酱味和茶香。

有一年九月家庭旅游,宿清境农场“老英格兰”,清晨上合欢山,半途先在路边的便利商店买茶叶蛋。我们在松雪楼前合影,对着合欢尖山吃蛋,看武岭边坡盛开着虎杖花,红与白相间,远处蓝得发慌的天空和奇莱连峰,高山箭竹,冷杉;近处的石门山,玉山薄雪草,金边菊,台湾乌头,玉山石竹,旁边瑟瑟摇曳的秋芒,像上帝的秘密花园。忽觉嘴里的茶叶蛋有一种高海拔的滋味。我们能这样一直吃茶叶蛋下去吗?

蛋壳上的裂痕是一则隐喻。人生的伤痕亦然。如今,再无机会再一起游日月潭,一起走北宜山路,一起登合欢山,一起散步吃茶叶蛋了。

作品简介:

◆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作序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和焦桐吃一餐饭。”

◆ 品透小吃,品透台湾人文人情;华语饮食文学精品,北大陈平原、复旦陈思和两大名教授联手荐读。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二十年来美食文字精选集结,三十万字详解宝岛滋味。台湾美食完全导航,引领味蕾的探索之旅。

◆ 米食、面食、肉食、水产、酒饮、点心、调味……仿佛翻阅字典般应有尽有,百余种小吃大菜,深夜捧读,引饥肠怒吼。

◆ 美好的食物,都带着老实的本质。苦甜酸咸诸味交响,最像人生的滋味。

什么是台湾味道?焦桐用二十年时间踏查食肆,以敏感的味蕾品味,用诗意之笔抒写,只为回答这一个问题。

台湾好不好吃?汇集中华多元饮食文化基因,结合宝岛智慧、丰饶物产,经勤劳巧手化作美味无数,令饕客迷失在飘着卤汁香、油爆香、烟火气的小吃街头。米粉,吸饱了脂香和鲜味;贡丸,一口咬下去肉汁迸发;姜丝大肠,醋香呛口刺激脆爽;蚵仔炸,滚烫出锅外酥里嫩;糖水豆花,温柔的甜在餐后滋润你的胃肠……

值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去吃的早餐在哪里?

逛夜市,让你不顾形象,当街大啖的是什么?

边吃边眺望大河入海,令人感动到想唱歌的又是什么?

适合听着老情歌喝着烈酒,与家人朋友寒夜围炉的,是什么锅?

读《台湾小吃全书》做好笔记,不再与巷弄小店里隐藏的好味道擦肩而过;得“食神”真传,在家亦可炮制地道台湾味。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集大成之作,洋洋三十万言,整编《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另加新作四十余篇;选材上乘,分量扎实,口感层次丰富。饭之属、粉之属、羹之属、水族之属、饵之属……十四个类别下,以食物为篇名,写肉臊饭、焢肉饭、火鸡肉饭、红蟳米糕、筒仔米糕、猪血糕、竹筒饭、大肠包小肠、烧肉粽等台湾小吃名角。

焦桐口中的台湾味,多来自街头巷尾小店、摊车,质朴粗犷。豪气“暴食”同时,以细腻易感之心品味;他行遍台湾城镇与乡村,大啖小吃之余,凭借味觉记忆追溯情感与文化。一篇篇文字风味随食物气质微妙转变,从“和狂饿的好友抢食”的肉臊饭,到仿佛“爱人长吻”的荷包蛋,及至“单纯、专情、水火交融”的肉丸粥;食物、情感、人生、文化,从舌尖到心头。

作者:焦桐

标签:焦桐台湾小吃全书台湾杂文随笔美食饮食文化

台湾小吃全书》最热门章节:
1水族之属 九孔2水族之属 生炒花枝3水族之属 韭菜柴鱼4水族之属 烧酒螺5水族之属 红烧鳗6水族之属 海鲜卷7水族之属 五味章鱼8水族之属 虾猴9水族之属 乌鱼子10水族之属 珍珠蚵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