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台湾小吃全书_水族之属 红烧鳗

焦桐
随笔杂谈
总共162章(已完结

台湾小吃全书 精彩片段:

水族之属

红烧鳗

大学毕业我赁居南机场小区时,常吃夜市的一摊红烧鳗,一晃三十年,红烧鳗的香气仍萦绕在记忆深处,连接了夜市的人潮、闹哄哄的吆喝、各种热络的小吃摊、汤勺碗盘的碰撞声,还有总也不老的“甜不辣西施”。红烧鳗对面的摊位是甜不辣摊,我越来越觉得,当时欢喜吃那摊红烧鳗十分可疑——不完全是为了美味,更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近距离欣赏美丽的老板娘。

台湾小吃中,红烧鳗不算普遍,北部又多于南部。这是随台湾远洋渔业发展起来的风味鱼膳,几十年来逐渐演变成典型的台菜料理,是外烩宴席中的要角,更见诸小吃摊。

红烧鳗用的是灰海鳗,属肉质细软的白肉鱼,此鳗粗刺厚皮,体长可达两公尺,台湾人多切成大块腌渍红曲后油炸,此外也用来做鱼丸、罐头。灰海鳗又叫鳢,日本人称为はも,他们真是会吃鳗的民族,连灰海鳗也擅长料理:酱烤、醋拌、生鱼片、天妇罗、火锅、炊饭、煮面等。

这种鳗像光明磊落的汉子,其鱼刺又长又粗,坦荡荡地呈现在眼前;不像有些鱼全身都是细而小的刺,冷不防伤害你的食道,像躲在暗处的阴险小人。

人工养殖的淡水鳗鱼,脂肪含量高,多用来制作蒲烧鳗或以中药材炖鳗;灰海鳗的个头大多了,而且越大越结实、有嚼劲,常被台湾人用来制羹。红烧鳗“红烧”二字并非习见的酱油、豆瓣、酒烹制;而是指灰海鳗切块后用红曲腌渍,渍后沾番薯粉油炸,再加大白菜一起熬煮。

昌吉街“昌吉红烧炖鳗”无论风姿、气质都是全台首选。这店的红烧鳗表皮呈土黄色,切块硕大,有厚实感,连附在汤里的高丽菜也很大片。汤头浓郁中透露着清香和淡淡的枸杞、当归、川芎味,一种温补的隐喻。

这种海鳗汤汁浓郁又带着清香,美妙极了。这汤,是一种老台湾的农村味,带着温暖、关怀的意思,吃一碗,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昌吉红烧炖鳗”四十年前一碗卖三元,现在一碗卖六十五元。他们只卖炖鳗、炸鳗鱼卵、炒米粉三种东西,产品不在多,味美则名。其米粉用鳗汁调味拌炒而成,有滋有味;迥异于坊间的炒米粉,临时浇淋一大匙肉臊汁,油腻得令人心生畏惧。油炸鳗鱼卵浇蒜泥酱油,嚼劲足,越嚼越香。“昌吉”营业超过半世纪,来老店的总是老主顾,其实只要路途不太遥远,吃了一次很容易就变成老主顾。

若不计较羹汤,则野柳“三叶美食海鲜”有我经验过最美的红烧鳗。跟所有海产一样,灰海鳗的鲜度乃美味的先决条件,“三叶”有自己的渔船,自己捕鱼自己卖,新鲜不在话下。其红烧鳗并不做羹汤,而是油炸后直接上桌,挤一点柠檬汁或蘸胡椒粉吃,肉质细致,鲜甜,香酥,动人心弦,有一种笃定的味道。

红烧鳗美味的关键有二:腌制和汤头。用红曲腌渍大家都知道,差别就在调味和裹粉油炸,唯高明者能挽留鲜度,去除鱼腥;呆厨常搞得鱼鲜全失,只剩下浓烈的红曲味,或把鳗鱼弄得像柴鱼。

台湾名食红烧鳗,准确地说应该叫红烧鳗羹,本质如此,就不好忽略羹汤的呈现。有些人做羹汤欢喜加入中药材,这并非重点。我服膺的红烧鳗羹都不会太浓稠,准确节制甜度,不太显露勾芡痕迹,汤底需往清澈的目的去追求。哎哎哎,为何那么习惯勾芡呢?裹地瓜米粉油炸的鳗块入锅去煮,自然就令那锅汤显得稠,何必多此一举。

基隆夜市“圳记红烧鳗羹”汤头显得清澈,此摊创业近半世纪,摊上的竹篓内层叠着炸过的鳗鱼块,蔚为壮观。红烧鳗表皮为红色,面衣薄得漂亮,为体贴食客安全,切块时顺着海鳗的纹理下刀,切成长条状的小块,尽量完整呈现鱼刺。油炸后和白菜、香菇一起煮,上桌时另加香菜,汤头甘醇,似有柴鱼提味,另外滴入乌醋和香油,鱼鲜融合菜甜;不过此摊的红烧鳗相对小碗,每碗亦六十五元。“圳记”另有一招牌鳗鱼头,放了大量的当归去炖,据说此味甚为补身,最宜秋冬时享用。

此外,基隆庙口二十五摊“老店红烧鳗羹”的鳗鱼相对切得较小,腌渍完全入味,其味偏甜,每碗五十元。此摊令旁边标榜“正老摊”的二十五之三摊的红烧鳗则相对显得庸俗。

作品简介:

◆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作序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和焦桐吃一餐饭。”

◆ 品透小吃,品透台湾人文人情;华语饮食文学精品,北大陈平原、复旦陈思和两大名教授联手荐读。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二十年来美食文字精选集结,三十万字详解宝岛滋味。台湾美食完全导航,引领味蕾的探索之旅。

◆ 米食、面食、肉食、水产、酒饮、点心、调味……仿佛翻阅字典般应有尽有,百余种小吃大菜,深夜捧读,引饥肠怒吼。

◆ 美好的食物,都带着老实的本质。苦甜酸咸诸味交响,最像人生的滋味。

什么是台湾味道?焦桐用二十年时间踏查食肆,以敏感的味蕾品味,用诗意之笔抒写,只为回答这一个问题。

台湾好不好吃?汇集中华多元饮食文化基因,结合宝岛智慧、丰饶物产,经勤劳巧手化作美味无数,令饕客迷失在飘着卤汁香、油爆香、烟火气的小吃街头。米粉,吸饱了脂香和鲜味;贡丸,一口咬下去肉汁迸发;姜丝大肠,醋香呛口刺激脆爽;蚵仔炸,滚烫出锅外酥里嫩;糖水豆花,温柔的甜在餐后滋润你的胃肠……

值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去吃的早餐在哪里?

逛夜市,让你不顾形象,当街大啖的是什么?

边吃边眺望大河入海,令人感动到想唱歌的又是什么?

适合听着老情歌喝着烈酒,与家人朋友寒夜围炉的,是什么锅?

读《台湾小吃全书》做好笔记,不再与巷弄小店里隐藏的好味道擦肩而过;得“食神”真传,在家亦可炮制地道台湾味。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集大成之作,洋洋三十万言,整编《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另加新作四十余篇;选材上乘,分量扎实,口感层次丰富。饭之属、粉之属、羹之属、水族之属、饵之属……十四个类别下,以食物为篇名,写肉臊饭、焢肉饭、火鸡肉饭、红蟳米糕、筒仔米糕、猪血糕、竹筒饭、大肠包小肠、烧肉粽等台湾小吃名角。

焦桐口中的台湾味,多来自街头巷尾小店、摊车,质朴粗犷。豪气“暴食”同时,以细腻易感之心品味;他行遍台湾城镇与乡村,大啖小吃之余,凭借味觉记忆追溯情感与文化。一篇篇文字风味随食物气质微妙转变,从“和狂饿的好友抢食”的肉臊饭,到仿佛“爱人长吻”的荷包蛋,及至“单纯、专情、水火交融”的肉丸粥;食物、情感、人生、文化,从舌尖到心头。

作者:焦桐

标签:焦桐台湾小吃全书台湾杂文随笔美食饮食文化

台湾小吃全书》最热门章节:
1水族之属 九孔2水族之属 生炒花枝3水族之属 韭菜柴鱼4水族之属 烧酒螺5水族之属 红烧鳗6水族之属 海鲜卷7水族之属 五味章鱼8水族之属 虾猴9水族之属 乌鱼子10水族之属 珍珠蚵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