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台湾小吃全书_店之属 铁路便当

焦桐
随笔杂谈
总共162章(已完结

台湾小吃全书 精彩片段:

店之属

铁路便当

台湾的铁路便当源自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铁路尚未电气化的从前,火车上买便当吃,特别有旅行感。飞机舱太幽闭了,飞机餐多不是食物,往往比较像饲料;往往感觉自己像货物,从这个城市快速被运送到另一个城市。

那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火车站像现代阳关,是拥抱、流泪、挥手道别的场所。火车象征着长途旅行,慢车、平快车、光华号、观光号、莒光号、自强号,驶入台湾人的集体记忆;那时候,车厢和站台上都卖便当,包装便当的材质从木片、铝、不锈钢、保丽龙,再回到木片盒。菜色大抵是卤排骨或鸡腿、卤蛋、卤豆干、卤海带加渍萝卜。在经济较为困顿的年代,火车上买排骨便当吃略显奢华;如今已是节俭的盘算,形成很多人的排骨饭乡愁。

为了重现当年的口味,台铁在千禧年推出传统风味的排骨菜饭便当,里面有排骨、卤蛋、酱瓜、酸菜及用青江菜、油葱、香油、虾米、白菜煮成的菜饭,包装以不锈钢圆形饭盒,外加一副铝筷、手提袋,立号“台湾铁路怀旧便当”,每个售价三百元,刚推出时供不应求。

台湾的铁道迷很多。不仅铁路局贩卖怀旧,民间亦然。二〇〇三年起,出现铁路便当连锁店,将怀旧主题快餐化、标准化。职棒明星投手“金臂人”黄平洋退休后,也卖起便当,叫“黄平洋铁路便当”,已经有多家加盟店。

在后现代景观中,充斥着对当下的怀旧,明明是不久以前的事物,却严重地怀念起来。然而没有人需要一天到晚怀旧。

日本的“駅弁”加进了地方文化和历史背景,铁道每一站都卖不一样的便当,诸如函馆“鲱鱼肉便当”、森“花枝饭”、长万部“螃蟹饭”、小樽“母恋饭”、松阪“松阪牛菲力便当”、宇治山田“鲍鱼便当”、京都“鳗鱼的床”、丰冈“螃蟹寿司”……我在日本搭乘火车,每停靠一站就下车买便当,害自己总是吃太饱。

台湾的铁路便当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如果台湾各地的火车站站台都恢复卖便当,也都能表现地方特产,会是多么迷人的铁道风景。

诸如火车停靠基隆,站台上的便当是白汤猪脚、天妇罗,或是炭烤三明治,还附赠一块“李鹄凤梨酥”。车到台北,便当内容可以是“富霸王”卤肉饭、傻瓜干面、“呷二嘴”的筒仔米糕、大肠包小肠、牛肉面、淡水阿给;若是传统便当,主菜不妨换成“卖面炎仔”的白斩鸡,或“阿华”的鲨鱼烟。车到桃园,月台上有“百年油饭”、菜包,便当菜色已换成鹅肉,或滇缅料理如米干、大薄片。车到新竹,站台上买得到城隍庙口的润饼,也有炒米粉加贡丸,附赠竹堑饼或水蒸蛋糕。车到苗栗,站台上全是客家口味,福菜、梅干菜、封肉、客家小炒。车到台中,便当难道不能附赠太阳饼、绿豆椪或凤梨酥?车到彰化,供应的是焢肉饭、肉圆、肉包、羊肉,虾猴、蚵仔、乌鱼子、土鸡蛋也都可以参与演出。车到嘉义,火鸡肉饭出场。车到台南,“再发号”的烧肉粽在站台上播香,也吃得到虾仁饭、虾卷饭。车到高雄,供应有烤黑轮、黑旗鱼丸、各式海鲜,以及木瓜牛奶。车到屏东,便当里的主菜是万峦猪脚。火车驶经南回铁路,看到中央山脉见到太平洋,来到台东站,便当里的池上米饭,搭配精心烹制的白旗鱼。停靠花莲,便当的主菜可以是曼波鱼、马告鸡。车到宜兰,便当里的白饭是用合鸭米煮成,亦无妨换成了葱油饼;主菜可以是天籁鸭,搭配鸭赏、糕渣……

俟营运成熟,再定期举办各站的便当比赛。这几年台湾的公部门、学界多侈言文化创意,最缺乏的也是创意;缺乏创意不要紧,能察纳雅言还有救。

我觉得台铁应该改变经营策略,非但不要跟高铁、捷运比快,反而要跟它们比慢,经营一种火车慢驶的艺术。

不过,慢要有慢的条件和质感。我想象每天会有一列慢车出发,不以交通运输为目的,车厢改造成优雅的餐厅,供应美食、美酒和佳茗,形同一列移动中的好餐厅,穿行在美丽的山水之间。我们和我们亲爱的家人或朋友,出门短期旅行的路程,是徜徉在移动餐厅中享受美酒佳肴,聊天,看移动中的风景,品茗。

作品简介:

◆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作序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和焦桐吃一餐饭。”

◆ 品透小吃,品透台湾人文人情;华语饮食文学精品,北大陈平原、复旦陈思和两大名教授联手荐读。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二十年来美食文字精选集结,三十万字详解宝岛滋味。台湾美食完全导航,引领味蕾的探索之旅。

◆ 米食、面食、肉食、水产、酒饮、点心、调味……仿佛翻阅字典般应有尽有,百余种小吃大菜,深夜捧读,引饥肠怒吼。

◆ 美好的食物,都带着老实的本质。苦甜酸咸诸味交响,最像人生的滋味。

什么是台湾味道?焦桐用二十年时间踏查食肆,以敏感的味蕾品味,用诗意之笔抒写,只为回答这一个问题。

台湾好不好吃?汇集中华多元饮食文化基因,结合宝岛智慧、丰饶物产,经勤劳巧手化作美味无数,令饕客迷失在飘着卤汁香、油爆香、烟火气的小吃街头。米粉,吸饱了脂香和鲜味;贡丸,一口咬下去肉汁迸发;姜丝大肠,醋香呛口刺激脆爽;蚵仔炸,滚烫出锅外酥里嫩;糖水豆花,温柔的甜在餐后滋润你的胃肠……

值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去吃的早餐在哪里?

逛夜市,让你不顾形象,当街大啖的是什么?

边吃边眺望大河入海,令人感动到想唱歌的又是什么?

适合听着老情歌喝着烈酒,与家人朋友寒夜围炉的,是什么锅?

读《台湾小吃全书》做好笔记,不再与巷弄小店里隐藏的好味道擦肩而过;得“食神”真传,在家亦可炮制地道台湾味。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集大成之作,洋洋三十万言,整编《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另加新作四十余篇;选材上乘,分量扎实,口感层次丰富。饭之属、粉之属、羹之属、水族之属、饵之属……十四个类别下,以食物为篇名,写肉臊饭、焢肉饭、火鸡肉饭、红蟳米糕、筒仔米糕、猪血糕、竹筒饭、大肠包小肠、烧肉粽等台湾小吃名角。

焦桐口中的台湾味,多来自街头巷尾小店、摊车,质朴粗犷。豪气“暴食”同时,以细腻易感之心品味;他行遍台湾城镇与乡村,大啖小吃之余,凭借味觉记忆追溯情感与文化。一篇篇文字风味随食物气质微妙转变,从“和狂饿的好友抢食”的肉臊饭,到仿佛“爱人长吻”的荷包蛋,及至“单纯、专情、水火交融”的肉丸粥;食物、情感、人生、文化,从舌尖到心头。

作者:焦桐

标签:焦桐台湾小吃全书台湾杂文随笔美食饮食文化

台湾小吃全书》最热门章节:
1水族之属 九孔2水族之属 生炒花枝3水族之属 韭菜柴鱼4水族之属 烧酒螺5水族之属 红烧鳗6水族之属 海鲜卷7水族之属 五味章鱼8水族之属 虾猴9水族之属 乌鱼子10水族之属 珍珠蚵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