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_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四节 吕后决策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41章(已完结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精彩片段:

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四节 吕后决策

面对冒顿单于厚颜无耻的挑衅,吕后是勃然大怒。朝中的大臣看见吕后动怒,便纷纷顺着吕后的倾向发言。

樊哙最积极,干脆说自己只要带十万精兵就可以横扫匈奴。樊哙此时是上将军,在军中地位非常高。当然,这和樊哙之妻是吕后的亲妹妹有关。

总之,朝中是一边倒的喊打声。

面对这一片喊打声,只有一个人头脑非常冷静。他说:樊哙应当立即斩首(樊哙可斩也)!当年高皇帝(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大军攻打匈奴,被困于平城。现在樊哙凭什么说可以用十万军队横扫匈奴。这是当面欺君!当年秦朝曾下大气力对付匈奴,从陈胜起兵到今天,战争的创伤都没有恢复。如今,樊哙又当面逢迎主上,这是想动摇天下的根本。况且,匈奴是个什么东西,听到他们的好话不值得高兴,听到他们的恶语也不值得愤怒。

这一番话立即震动了整个朝廷!

这番话和吕后的意见完全相左!

这番话痛斥了上将军樊哙,而樊哙又是吕后最亲信的将领!

说这番话的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这么大胆?吕后会听从这个人的意见吗?

敢于力排众议在吕后面前讲出一番道理的人,是中郎将季布。季布是谁?他有什么特殊身份呢?

季布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在楚汉战争的战场上,季布曾经屡屡困辱刘邦。但是,季布在当时名气极大,特别是季布讲信用,当时人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承诺,比金子还要贵重。“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就出于此。

项羽自杀之后,季布逃亡。刘邦一直惦记着这员屡屡困辱他的名将,下令悬赏千金要季布的人头,而且下令,谁敢藏匿季布,灭他的三族。

季布先隐藏在濮阳一位周姓人家中,这位周先生说:政府通缉你非常紧,很快就会追查到我家来了。如果将军能听我的话,我就献一计。如果将军不愿听我的话,我愿意自杀表明我并非想出卖你。

季布答应了他。

作品简介:

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短时间(七年)内统一天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利用宣传战打击政治对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夺取政治制高点造成政治优势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楚声短歌的皇帝,其《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留下了如此多的第一,刘邦到底是什么人呢?他的胸襟、他的眼光、他的御人成王之道都是从何而来的?一个无赖成长为皇帝,到底要有怎样的雄心和意志?面对人生挫败他怎样走出低谷?面对百废江山他将如何整理?

王立群教授把多年的《史记》《汉书》等相关资料研究成果整合提升,展现了一个胸有天下、心思缜密、坚定果敢、从谏如流的刘邦。从刘邦和西汉开国元勋的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秘密:想仕途平步青云,就要跟对人、带对人、做对事、心够狠;想职场一路凯歌,就要擅领会、能服人、愿分享、懂博弈。而这些珍贵经验,正是官商升迁提振的必备要素。王立群笔下的刘邦和王道,才是我们最应该借鉴的历史精华。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传记历史汉朝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2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三节 历史记忆3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二节 废除苛法4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一节 问相高祖5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四节 族诛诸吕6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三节 剪除双吕7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二节 灌婴倒戈8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一节 刘襄举兵9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四节 吕后决策10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三节 和亲匈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