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_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三节 历史记忆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41章(已完结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精彩片段:

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三节 历史记忆

吕后让后人印象最深的是她杀功臣、诛皇子、封诸吕,而她的惠政、德政却很少为人记起,只有历史学家在评价吕后时,才会提到这些尘封的惠政、德政,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历史评价,二是民间评价。

历史评价是史学家的评价,因此,比较客观,注重理性。在历史评价上,历史学家往往看到吕后的德政,肯定了她在稳定汉初政局、减轻刑罚、发展经济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因此,历史评价相对来说较为客观。

但是,民间评价则不一样,民间评价更多地关注人性。吕后的民间形象之所以如此恶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牝鸡司晨。

“牝鸡司晨”一词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雄鸡报晓人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牝鸡”,是母鸡,所以“牝鸡司晨”被人们视为反常。因此,人们常用“牝鸡司晨”这一成语形容女性主政。当然,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歧视的一种表现。

吕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制的女主,备受后人关注。因此,吕后称制期间的一些错误更被人们视为牝鸡不能司晨的例证。因此,同样的作派,在男性君主身上可能还不大引人注意,而发生在女主吕后身上,则被后人大肆诟病抨击。

我举一个例子,刘邦有八个儿子,刘邦至少有八个妻子,其实远不止如此,但是吕后呢?据说有一个宠幸的臣子,叫审食其,我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但是刘邦有那么多妻妾,大家觉得正常啊,吕后要有一个,就觉得这不得了,那个审食其就有些人说他是中国十大男宠之首,这个不公平。所以女主主政,是特别容易受到人们的诟病、批评,所以女性领导人,她的一举一动,特别受人关注。

第二,人性缺失。

民间抨击吕后的过失主要有三点:一是杀功臣,二是诛戚姬,三是封诸吕。吕后恰恰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出人性的严重缺失。

先谈杀功臣。

在民间评价中,最受中国民众关注的是道德评价。

作品简介:

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短时间(七年)内统一天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利用宣传战打击政治对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夺取政治制高点造成政治优势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楚声短歌的皇帝,其《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留下了如此多的第一,刘邦到底是什么人呢?他的胸襟、他的眼光、他的御人成王之道都是从何而来的?一个无赖成长为皇帝,到底要有怎样的雄心和意志?面对人生挫败他怎样走出低谷?面对百废江山他将如何整理?

王立群教授把多年的《史记》《汉书》等相关资料研究成果整合提升,展现了一个胸有天下、心思缜密、坚定果敢、从谏如流的刘邦。从刘邦和西汉开国元勋的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秘密:想仕途平步青云,就要跟对人、带对人、做对事、心够狠;想职场一路凯歌,就要擅领会、能服人、愿分享、懂博弈。而这些珍贵经验,正是官商升迁提振的必备要素。王立群笔下的刘邦和王道,才是我们最应该借鉴的历史精华。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传记历史汉朝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2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三节 历史记忆3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二节 废除苛法4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一节 问相高祖5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四节 族诛诸吕6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三节 剪除双吕7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二节 灌婴倒戈8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一节 刘襄举兵9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四节 吕后决策10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三节 和亲匈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