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_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一节 刘襄举兵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41章(已完结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精彩片段:

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一节 刘襄举兵

吕后生前威风八面,临朝称制,惠帝去世之后,吕后大封诸吕,特别是让吕禄、吕产掌握了京城的军权。掌握了京城的军权,也就掌控了整个朝廷。但是,吕后刚刚去世两个月,吕氏就被灭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高后八年三月,吕后去祭祀除灾,回宫的途中,经过轵道亭(古亭名,今西安市东北),看见一个好像苍狗的怪物,撞了吕后的腋下,然后就不见了。回宫一占卜(算卦),说是赵王刘如意作祟,于是,吕后的腋下因此落下了病。

到了七月,吕后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她自知大限将尽,便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掌管南军。

吕后咽气之前一再告诫吕禄、吕产:高皇帝平定天下之后,和大臣们杀白马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吕氏为王,大臣们心理不平衡。如果我死了,皇帝年少,大臣们恐怕会有变故。你们一定要率兵守住皇宫,千万不要为我送葬,以免被人所制。

吕后临终前的交代非常非常严肃,她甚至不敢让自己的侄子因为送丧而离开军营。

事情真的有吕后估计得那么严重吗?这场惊天巨变会从哪里爆发呢?

吕后刚刚去世,在京城的朱虚侯刘章就捎信给他的哥哥齐王刘襄,让他以诛诸吕为名起兵,他和刘襄的另一个弟弟刘兴居在京城做内应。

齐王刘襄得信后,于当年八月,率先准备起兵。此时,距吕后之死仅仅只有一个月。

刘襄此举相当于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意义非常重大。

整个天下在吕后的控制下生活了十五年,虽然吕后作恶多端,在皇族派、功臣派中结怨甚深,但是,吕后刚死,余威犹存。诸吕掌权,起兵诛吕,即是引火烧身。一般人谁都不敢首举义旗。

刘襄此举揭开了族诛诸吕的序幕,天下反吕联盟才得以形成。

刘襄为什么要挑这个头呢?他想从中得到什么呢?

刘襄是齐王刘肥的长子。

作品简介:

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短时间(七年)内统一天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利用宣传战打击政治对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夺取政治制高点造成政治优势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楚声短歌的皇帝,其《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留下了如此多的第一,刘邦到底是什么人呢?他的胸襟、他的眼光、他的御人成王之道都是从何而来的?一个无赖成长为皇帝,到底要有怎样的雄心和意志?面对人生挫败他怎样走出低谷?面对百废江山他将如何整理?

王立群教授把多年的《史记》《汉书》等相关资料研究成果整合提升,展现了一个胸有天下、心思缜密、坚定果敢、从谏如流的刘邦。从刘邦和西汉开国元勋的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秘密:想仕途平步青云,就要跟对人、带对人、做对事、心够狠;想职场一路凯歌,就要擅领会、能服人、愿分享、懂博弈。而这些珍贵经验,正是官商升迁提振的必备要素。王立群笔下的刘邦和王道,才是我们最应该借鉴的历史精华。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传记历史汉朝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2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三节 历史记忆3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二节 废除苛法4第十一章 功过是非 第一节 问相高祖5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四节 族诛诸吕6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三节 剪除双吕7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二节 灌婴倒戈8第十章 荡平诸吕 第一节 刘襄举兵9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四节 吕后决策10第九章 和亲匈奴 第三节 和亲匈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