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_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孤独的人类之声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外国小说
总共48章(已完结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精彩片段:

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孤独的人类之声

不久以前,我是那样快乐。为什么?我忘了……

现在,我感觉像是开始了另一场人生……

我不懂,我不知道,我如何才能重新生活下去?我想活下去,我想有说有笑地活着。我曾经整天悲伤愁苦,死气沉沉……我想与人交谈,但是不会同你们这样的人说话。我会去教堂,那里安安静静,就像在大山里一样。安安静静。在那里你会忘掉自己的生活。

可是,早上醒来,我伸手去摸……他在哪里?只有他的枕头,他的气味……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窗台上跳着、吵着,碰到小铃铛,我以前从未听过这样的动静,这样的声音。他去了哪里?我说不清,也不能说清。我都不明白,我是怎么活下来的。晚上,女儿来找我:“妈妈,我的作业做完了。”这时候,我才记起我还有孩子。而他去了哪里?“妈妈,我的扣子掉了。你给我缝上吧!”我怎么去找他?怎么再见到他?我闭上眼睛想他,直到睡着。在梦中,他来了,但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随即就消失了。我甚至能听到他的脚步声……他去了哪里?在哪里?他不想死,他一直望着窗口,望着天空……我给他垫了一只枕头,又垫了第二只,第三只……垫得很高,好让他看到窗外。他死的过程很长……熬了整整一年……我们无法分离……(长时间的沉默)

不,别怕,我不会哭……我已经忘记怎么哭了。我想说话……有的时候,我憋得难受,难以忍受,我想说服自己:我什么也不记得了。我有一个朋友,她几乎要发疯了……我们的丈夫是同一年去世的,他们都去过切尔诺贝利。她打算再婚,她想忘记,想关上这扇门,打开那边的门……跟另一个男人走……不,不,我理解她。我知道,必须活下去……她还有孩子……我们去过一个地方,那里没有人,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没有人会看到。我不会和别人说,但有一次在火车上,我跟几个陌生人说话。为什么?一个人真可怕……

就在我生日那天,他去了切尔诺贝利……客人们还在桌子旁坐着,他在他们面前道别,吻了我。汽车已经在窗外等着他了。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是我的生日……他是安装工,走遍了苏联各地,每次我都等着他回来。那是我们快乐的时光。我们的生活依然像一对恋人——一次次分开,又一次次相聚。那一次……恐惧攫住了我们的妈妈,他妈妈和我妈妈,而我们却一点儿都没害怕。现在我会想:为什么?我们不是已经知道他要去哪里了吗?哪怕拿起邻居小孩十年级的物理课本,哪怕翻一翻……他走的时候,连帽子都没有戴。一年以后,和他一起去的同伴头发就掉光了,而他的头发却变得更密更多了。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他那个小队的七个小伙子全都死了,都是年轻人……一个接一个……三年之后第一个死了,当时,他们以为是偶然的,是命运。但跟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剩下的每个人都在等着那一天,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我的丈夫是最后一个死的。他是高空作业安装工……他们的工作是关闭被迁移村庄的电路,需要爬到电线杆上。站在上面,可以俯视死气沉沉的房屋和街道。他几乎全部时间都在高处,在楼顶。他身高接近两米,体重九十公斤,谁能杀得死他?我们一点儿也不害怕……(她突然笑了)

啊,噢,当时我太高兴了!那天我回到家,看到他回来了。他每次回来,我们都像过节一样。我们办了派对。我有一条睡裙,长长的,非常漂亮,我穿上它。我喜欢昂贵的高级内衣,我有好多件漂亮的内衣,但这是一条特别的睡裙,只有特别的日子我才会穿。这是为了纪念我们在一起的第一个晚上……我知道他身体的每一部分,了然于胸,我吻遍他的每一寸肌肤。我在睡梦中也常常会觉得,我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永远不会分开。他离开的时候,我十分想念他;没有了他,我会生病。我们一旦分开一段时间,我的生活就失去了方向——我在哪里、什么位置、什么时间……我都搞不清楚了……他带着脖子上肿大的淋巴结回来了。结节不大,但是我的嘴唇能感觉它们的存在。我问:“给医生看过吗?”他安慰我:“会好的。”“你在那里怎么样,切尔诺贝利?”“就是正常工作。”他没吹牛,也没惊慌。于是我只得出一个结论:“那里与这里一样正常。”在他们吃饭的食堂,一层是供应士兵的——面条,罐头食品;二层是供应领导和将军的——水果、红葡萄酒、矿泉水,还有干净的桌布。他们每人还有一台辐射剂量计,而他们整个小队连一台也没有。

我记得大海……我们两人去看过大海,我记得,大海就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我的朋友和她丈夫跟我们一起去了……但她说:“大海很脏,大家都害怕感染霍乱。”报纸也是这样写的……但我的印象里不是……大海很明亮,在我的印象里,大海就像天空一样晴朗,是蔚蓝色的,而他就在我旁边。我为爱而生……为了快乐的爱……学校里的女孩都有梦想:谁想去上大学啦,谁想去共青团工地啦,而我只想嫁人。爱那么强烈,就像娜塔莎·罗斯托娃☾1☽那样。只要有爱!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这么说,因为你别忘了,在那个时候,被允许的梦想只有共青团的工地。我们就是被这样教导的。大家争相要去西伯利亚,去那无法穿越的原始针叶林。我还记得,大家都唱这首歌:“我走在薄雾里,走在针叶林的气味里。”我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分数不够,于是我就去了电话站工作。我们就在那里相识……当时我在值班……我嫁给了他,我对着他的耳朵说:“娶我吧。我太爱你了!”多么英俊的小伙子啊……我觉得像是在天上飞翔。是我求他:“娶了我吧!”(她笑了)

有时候我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安慰自己:也许,死亡也不是尽头,他只是换了一种生活,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在哪里呢?现在我在图书馆工作,有许多书可以读,会见到许多人。我很想谈一谈死,我想了解它。我在给自己寻找安慰。我在报纸上,在书籍里寻找……我去过剧院,希望那里有关于死亡的说法……我不能没有他,我的身体都会感觉疼痛,我不能一个人……

他不想去看医生:“我没什么事,我也不觉得疼。”淋巴结逐渐长到鸡蛋大小了,我硬是把他拉上汽车,带他去了诊所。他们把他转给肿瘤科医生。一个医生看后,又喊来第二个医生:“这又是一个切尔诺贝利人。”他们不让他离开医院。一周后做了手术,他们切除了他的全部甲状腺和喉头,插上一些管子。这样……(她停了一会儿)这样……现在我知道,这也算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主啊!我去干了些什么呀:我跑到商店,给医生买了礼品——一盒巧克力,还有进口甜酒。我把巧克力送给护士。他们都接受了,而他却嘲笑我:“你看你,他们又不是神仙。他们有化疗和放疗的设备,没有你的巧克力,他们也会给我治病的。”但我还是跑到镇子那头去买了蛋糕,还有法国香水——那时候,没有熟人是买不到这些东西的,它们都藏在柜台下面。出院之前……我们要回家了!他们给了我一个专门的注射器,又教会我如何使用。这样,我就能使用注射器喂他食物了。我全学会了。我煮好新鲜的东西——每天四次,一定是要新鲜的——在绞肉机里磨碎、过滤,之后装进注射器,在注射器上接一根管子,一根最粗的管子,直接插入他的胃里……那时他已经失去味觉了,我问:“好吃吗?”他什么也尝不出来。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跑去看几场电影,在电影院里亲吻。连着我们的是一根纤细的游丝,而在我们看来,它又唤起了我们对生活的向往。我们尽量不去提起切尔诺贝利,不去想它。那是个禁忌的话题……我不允许他接电话,我会抢过来。他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死了……这也是个禁忌的话题……但是,一天早上,我叫醒他,递给他睡袍,他却站不起来。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当时他很害怕……是的……(又停住了)我们又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最后他死了……这一年里,他每一天过得都很艰难,他也知道,他的朋友们都会死……而我们还要一天一天地过……一天一天地捱……

人们在说切尔诺贝利,在写切尔诺贝利,但是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和死,都与原来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你问我,经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人们是怎样死的?我爱他,没有什么比爱他更重要,哪怕是我亲生的孩子,哪怕我眼看着他……变成一个怪物……他们切除了他的淋巴结,破坏了循环系统,他的鼻子歪向一边,是原来的三倍大,两只眼睛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眼球的位置朝向不同的方向位移,闪现着说不清楚的亮光……感觉好像他已经不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人在那里张望。后来,一只眼睛再也睁不开了……我有什么可怕的?我只希望,他不要看到他自己的样子……不能让他知道这些。但他用手比划着问我,要我拿镜子给他。我马上跑进厨房,假装忘了这回事,假装没听到他的话,或者故意岔开话题。我就这样骗了他两天,第三天,他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大写字给我,加上了三个感叹号:“给我镜子!!!”我们就用笔记本、钢笔、铅笔,我们之间一直这样交流,因为他连低声说话也已经做不到了,几乎成了哑巴。我跑到厨房用力敲打锅碗瓢盆,我不想说,也不想听。他又给我写字:“给我镜子!!!”又是这几个惊叹号……我把镜子拿给他,拿了最小的一个。他看了,抱着自己的头,在床上不停地摇着……我走过去,安慰他:“等你好点儿了,我们去一个没人去的村子。买一座房子,就在那里住下来。城里的人太多,如果你不愿意住,我们两人就一起去那里生活。”我没有骗他,我跟着他去哪儿都可以,只要有他在,其他都没有关系。他是我的一切。我没有骗他……

我不愿意去回忆,我只想静静地,不再说话。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一切是那么遥远,也许,比死还远……(她停了下来)

作品简介: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

事故后十年,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500位幸存者,用普通个体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平凡人物的真实经历比小说更惊人。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切尔诺贝利核爆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害事件,时至今日我还是不解,我所见证的究竟是过去还是未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恐惧的窠臼。」——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翻译:孙越

标签:S.A.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纪实文学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白俄罗斯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代结局3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孤独的人类之声4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孩子的合唱5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祭牲与祭司6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绝对权力7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两个天使遇到小奥莲卡8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苏维埃政权捍卫者9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永恒和诅咒:怎么办和谁之过?10第三部分 悲情的赞赏孩子的合唱 无言的士兵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