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_第十九章 书籍

薛爱华
中国历史
总共29章(已完结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 精彩片段:

第十九章 书籍

我让他们给我读异国的哲学,

告诉我所有外国君王的秘密。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字、纸、书

唐朝有不少从外国流传来的文献,这些书上稀奇古怪的文字形状给唐朝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们最终会感到习惯并接受。外来文字确实是怪异之物,而那隐藏在难以理解的形状之后的、容易引发人们联想的各种各样古怪离奇的理念甚至恐怖可怕的符咒,给唐朝人留下的印象就更要深刻得多。这并不是说,在唐朝本土就没有特殊的字体,除了古老的、世人皆知的“篆书”以及字形方正的“楷书”之外,唐朝还有诸如“虎爪书”“倒薤书”“日书”“月书”“风书”“虫食叶书”以及其他大量早已从外国引进的书体——像“胡书”“天竺书”等就属于此类☾1☽。但是据段成式记载,西域当时行用的书写文字有六十四种之多,而段成式所具列的,或者说唐朝那些务新求奇的人所见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段成式记载的西域书体主要有“驴唇书”“大秦(即罗马)书”“驮乘书”“起尸书”“天书”“龙书”“鸟音书”等☾2☽。

用来书写这几种文字的纸,在唐朝人的眼中同样也是很稀奇的。唐朝本土出产的纸是用大麻纤维、葛以及楮,甚至是用竹浆、黄檀浆制作的;这些纸被染成了各种不同的颜色(有一种薄而起皱的金黄色的纸,就是唐朝最美丽的纸中的一种),有时还在纸里添加香料。将制成的纸张首尾连在一起,就成了长长的卷子;卷束在带有水晶圆顶的檀木卷轴上的卷子,可能是最上乘的卷子(虽然九世纪时也有折叠装的书籍,到了十世纪时又有了线装的书籍)。但是最典雅的书籍是写在绵帛上的,这种方法古时就已使用,因而有悠久的历史☾3☽。

尽管唐朝本土出产的纸的质量非常精良,但是我们发现唐朝人也大量地使用了外国来的纸。唐朝诗人经常提到的有“蛮笺”;高丽进贡的纸卷;日本制作的一种“松皮纸”;来自唐朝南方的一种带有“鱼子纹”的白纸;还有一种用水苔制成的“斜纹纸”;等等☾4☽。制作这些纸的技艺,最初肯定是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因而这些纸即便带有异国色彩,那也只是非常表面的。虽然从公元前二世纪起,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羊皮纸或相当于羊皮纸的书写材料,但是羊皮纸是否从遥远的西方传到了唐朝,我们还无法断定。据汉代伟大的旅行家张骞记载,安西“画革旁行以为书记”☾5☽,而且中世纪时的于阗也确实是以皮革作为书写材料的☾6☽。但是这种书写材料并没有在内地引起多少注意。在唐朝文献中随处可以见到的是另一种外国的书写材料,这种书写材料对唐朝诗人的想象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材料就是扇叶树头榈,即生长在南亚的扇叶棕榈的树叶☾7☽。在唐代,这种书写材料仅仅是以其梵文的读音“贝多”(pattra,树叶)知名☾8☽。根据唐朝正史记载,天竺人“有文字,善天文算历之术。其人皆学《悉昙章》,云是梵天法。书于‘贝多’树叶以记事”☾9☽。段成式正确地记载了贝多的梵文语源,将这种材料描述为摩揭陀国——或许是因为制作棕榈叶书是这里的一项重要的工业——的一种常青树。段成式还特别指出,如果精心保管的话,写在扇叶树头榈上的经文甚至可以保留五六百年的时间☾10☽。

居住在唐朝京师里的居民,还可以见到长有这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树叶的贝多树。这株稀有的树是由“西国”贡献的,种植在一所被称为“兴善寺”的佛教寺院里。兴善寺以其宏伟庄严的建筑著称于世,它被誉为长安城里最大的寺院,而且还收藏着其他许多为人所称道的珍宝——例如于阗玉像、绘画大师吴道子画的壁画,而兴善寺的古松尤其是人们珍爱的神物,每当大旱时,人们都要从这棵古松上取下一根枝条,然后将它刻成龙形来求雨☾11☽。九世纪末年,诗人张乔曾经写过一首诗,赞颂兴善寺那株备受尊崇的贝多树☾12☽。使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在长安的气候环境中,这棵贝多树居然存活了那么多年。

用裁成合适形状的棕榈叶做成的书叫作“ollahs”,这种书在唐朝人中间又叫“梵夹”☾13☽,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因为这种书是用两块木板相夹,然后再用绳子捆扎起来的☾14☽。从前往天竺的唐朝取经人积极地搜集贝叶经这一点来看,这种书在唐朝并非罕见之物,而在唐朝的各大寺院里,更是可以轻易地见到梵夹;日本和尚圆仁就注意到,在五台山有一部梵夹装的《法华经》☾15☽。在一些较为世俗的环境中,也可以见到这种书:例如笃信佛教的唐懿宗“于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录梵夹”☾16☽。天宝五载(746),师子国王尸罗迷伽派遣婆罗门僧阿目佉拔折罗前来长安,献“贝叶梵写《大般若经》一部”☾17☽。

贝叶书之所以特别受到唐朝人的尊崇,是因为它通常都是用一种“书辞颇类浮图语”的文字写成的,而贞观廿年(646)在俱兰国王写给唐朝的一封信中使用的文字,就与这种文字类似☾18☽。从这些神秘的树叶中,唐朝诗人们在语词方面发现了绝妙的外来意象,这种意象常常被用来烘托诗歌中的佛教的气氛。李商隐在《题僧壁》这首诗中写道:“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19☽诗中用“贝多”借指佛典。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的,以“贝多”与“旃檀”作为对文,则更加生动地烘托出了浓郁的宗教气氛。下文是皮日休对一所庭园寺院的描写:

小殿熏陆香,古经贝多纸☾20☽。

馥郁的乳香与婆娑的棕榈使人闻到了温暖的西域气息,我们仿佛已经身临其境。

书肆与藏书

八、九世纪时,唐朝的市民很可能在大都市里就能够买到关于外国的道里方位、外语字典等书籍,甚至有可能会直接买到外国书籍☾21☽。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对于唐朝书肆的情况知之甚少。现在所能了解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片断。例如在一个流行的故事中提到过一所专门经营经典书籍的书肆,这是一所应试的举子们经常光顾的书肆。另外在唐朝诗人的诗歌中,也提到过洛阳南市的书肆☾22☽。我们还了解到在成都有出售新印成的书的地方——大多是一些解梦、占星以及家谱之类的书籍☾23☽。

作品简介:

本书是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最新修订译本,内含24页彩色图片,另保留原书风格20幅黑白题图。本书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在研究中国方面资料最翔实、最博学精深,并且写得最赏心悦目的著作。

——《亚洲研究杂志》

完全是赏心乐事……薛爱华先生几乎没有漏掉唐代生活的任何一个方 面,以至于一点一滴地为整个文明建立起一幅合情合理的全景画卷……谢弗先生文笔优雅,睿智。他喜欢这些 天方夜谭式的故事,而且把它们讲得非常好。

——《星期六评论》

对唐代文化一次令人着迷的考察,这可以从唐代对舶来品的使用和需要中反映出来……我们很难得看到这么一本令人愉快而内容丰富翔实的书。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

美国学者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著作。……从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外来物品是何等的丰富多彩,而这些外来物品对中国社会、中国原有的文化又发生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很多逐步溶入中国原有文化之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文化既包含汉族的,也包含其他兄弟民族的;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成分。

——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作者:薛爱华

翻译:吴玉贵

标签: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历史唐史海外汉学美国中国历史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最热门章节:
1文后彩插2汉译本跋3索引4词汇表5参考书目6第十九章 书籍7第十八章 宗教器物8第十七章 世俗器物9第十六章 金属制品10第十五章 宝石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