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兴衰四十年4·自杀王朝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隋亡唐兴
三、杨侗之死
到这时候,就只剩下留守东都的杨侗了。本来杨侗已经被李密围困很久了,屡战屡败,而且粮草不继。如果没有意外,迟早要被李密攻破。但因为宇文化及,李密居然向自己称臣,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李密这个臣子当得相当合格,只要一打赢,就马上向杨侗告捷,杨侗也给李密加官晋爵,双方的关系一度比蜜还甜。
可是,这样的蜜月期注定是短暂的。没过多久,东都洛阳就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而且,杨侗自己也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这还是李密归降引起的。李密投降,杨侗手下的文臣和皇帝一样,都很开心。最开心的是杨侗信任的宰相元文都。杨侗和李密联合,本来就是他出的主意,现在一看效果这么好,元文都心里得意,天天给自己竖大拇指。
文臣开心,武将可不高兴了。最不高兴的,当属杨侗原来倚重的军事统帅——王世充。王世充本来是江都通守,后来,因为东都告急,隋炀帝才派他来救援,自从来了之后就一直跟李密打仗。现在,王世充看见杨侗和元文都这样器重李密,还要让李密入朝辅政,内心很不以为然。他对手下说:“元文都辈,刀笔吏耳,吾观其势,必为李密所擒。且吾军士屡与密战,没其父兄子弟,前后已多,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元文都不过就是个刀笔吏,根本没有谋略,整天就知道说李密好。可李密终非人下之人,元文都这么做,纯粹是养虎为患,肯定有一天要被李密干掉!一旦李密到洛阳做官,谁最倒霉?那就是咱们兄弟了。咱们跟李密打过那么多仗,杀死过人家的父兄,李密一定会报仇的。到时候,我们死无葬身之地!
王世充这话是什么意思?明显是在挑动士兵反对元文都。他这些言论传到元文都耳朵里,元文都又气又怕。想来想去,元文都决定,与其等着王世充发难,不如先下手为强,把王世充干掉算了!他悄悄安排了士兵,打算等王世充入朝的时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抓俘虏。
这件事当然是密谋,而密谋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保密。就在元文都即将发难之前,有一个参与了密谋的大臣,名叫段达,突然害怕了,偷偷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王世充。王世充手里有兵,一听这消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动兵变,攻打洛阳城的城门含嘉门。
元文都此时毫无准备,只好簇拥着杨侗,率领宫城里的宿卫士兵抵抗。然而,他是文臣,王世充是武将,他手里兵少,王世充手里兵多,怎么可能抵挡得过!到天亮的时候,城门还是被王世充攻破了。眼看着王世充就要冲进宫里,杨侗赶紧派人问话:“称兵欲何为?”你领兵入宫,想做什么?
王世充下马拜谢说:“元文都、卢楚等横见规图;请杀文都,甘从刑典。”元文都、卢楚想要害我,我是来杀元文都的,并不是来杀您的。您只要把他交出来,让我杀了他,我甘愿接受您的责罚。
这不是策反皇帝吗?元文都一听,赶紧回头对杨侗说:“臣今朝死,陛下夕及矣!”陛下千万不要听他花言巧语,您把我交出去,我早晨死,晚上就轮到您了!
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侗怎么可能保他?只好痛哭着把他交给王世充处死了。
处死了元文都,杨侗的日子也就难过了。王世充虽然表面痛哭流涕,说自己只是痛恨元文都,不敢对皇帝有二心,但实际上,第一时间就把杨侗身边的宿卫都换了个遍,等于把杨侗给软禁了。杨侗毫无还手之力,只好任命王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把军政大权全都交给了他。
洛阳城里,王世充兵变杀了元文都。洛阳城外,李密在干什么?李密已经把宇文化及打败了,正在入朝的路上,打算到洛阳辅政。一听元文都被王世充杀死,李密马上明白了,和洛阳方面的联合,到此结束。怎么办?李密二话没说,又回到自己的地盘,重新和洛阳对峙上了。
李密回去了,王世充也马上厉兵秣马,准备出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