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二十九 万里长城 贡献与罪过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二十九 万里长城

贡献与罪过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

历史上所谓的孟姜女哭的并不是秦长城,而是山东的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其实与秦始皇并没有直接关系,然而,这个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历代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官府不惜民力,给人民增加过重负担的愤怒与抗议,只不过把矛头的焦点都对准了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那么,抛开民间传说,我们又该如何客观地看待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呢?

第一,修筑长城和出击匈奴是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进一步统一中国的必要措施。

秦始皇用兵匈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对北方的匈奴人用兵之前,秦始皇三十年(前217)曾大规模对百越用兵。百越是遍及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少数民族部族。秦始皇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平定百越。

进击百越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一种延续。因为灭楚并不意味着秦帝国的势力已经到达帝国的全境,今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当时还不在秦始皇的掌控之中。秦始皇要的是统一全国,不仅仅是六国统一于秦。在秦始皇的眼中,大秦帝国疆界的最南端要到达海边。因此,临海的百越地区就成为秦始皇觊觎的目标。

秦始皇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为了保证南征百越后勤物资的供应,秦始皇还令在今广西兴安县修建了灵(零)渠(兴安运河)。这条运河引湘江水进入漓江,接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也保障了南征军的水路运粮通道。

平定百越的战争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百越的顽强抵抗,战争打了四年秦军才最终取得胜利。此时的大秦帝国,已完全占有了百越地区。

围绕着长城的修建,秦始皇还于三十五年(前212)至三十七年(前210)修了直道。所谓直道,类似我们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首先是一条交通线,它从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向北,经过鄂尔多斯草原,最终到达秦朝九原郡治所(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因南北两端近于一条南北直线,故名“直道”。此外,这条交通要道也是一条军事供应线。

第二,应对秦始皇所修工程作具体分析。

秦始皇是一位工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他主持了大量工程的修筑,如皇陵、宫殿、长城、直道、驰道、灵渠等。从称帝到病故,在秦始皇控制下的泱泱帝国简直就是一个浩大且繁忙的工地。

当然,以上这些工程并非属于同一类。修皇陵、宫殿,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纯属劳民工程,只是为了满足秦始皇个人生前死后的欲望。而修长城、直道、驰道却不同,虽然也有劳民伤财的一面,但更是巩固大秦帝国统治的重要举措。对于这类工程,我们不能完全否定。

驰道是以秦朝国都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主要有通往洛阳的东方大道,通往南阳的武关道,通往太原、河东郡的临晋道,通往汉中、蜀郡的秦蜀栈道,通往陇西郡的西方大道等。这些大道组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巨大的交通网。驰道一方面便于秦始皇调动军队,另一方面也大大有利于各地的物资交流。

第三,长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符号?

秦始皇不仅是一位集权皇帝、工程皇帝,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问题”皇帝。秦始皇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长城在二十世纪还曾经引发了一场当代人的热议。有些学者认为,长城是中国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一个象征。此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局面引发了近代中国许多学者的思考。长城成了闭关锁国的替罪羊。这个说法显然不够公平。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四十五 唐人论秦 骄奢罪证阿房宫2四十五 唐人论秦 反面教材秦始皇3四十四 汉儒评秦 全面否定 服务现实4四十四 汉儒评秦 评秦皇入骨七分深5四十四 汉儒评秦 洛阳才子纵论秦亡之因6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幽幽地宫未见光7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毁陵者谁 牧童躺枪8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盗墓嫌疑人之三:无名氏9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盗墓嫌疑人之二:天下盗贼10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盗墓嫌疑人之一:项羽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