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千古一帝秦始皇_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

王立群
中国历史
总共174章(已完结

千古一帝秦始皇 精彩片段:

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

世事沧桑,皆缘利害。人世间光怪陆离的万象其实都缘于“利害”二字。人要生存,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生存环境不外乎有正道、邪道两种途径。

赵高的出身不好。他生于隐官,母亲是囚犯,这在当时是一件令人终生耻辱的事。但是,赵高靠一大优势、两手绝活当上了秦始皇身边的机要官员,这已经是获得荣华富贵了。不过,人的贪欲永无止境。

赵高要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就是要废掉秦始皇立皇长子扶苏的诏书,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人当皇帝。这个人当然非胡亥莫属。

天上不会掉馅饼。赵高早就在胡亥的身上下了很大功夫;胡亥如果做了皇帝,赵高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胡亥能接受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的想法吗?这取决于两点:一是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二是胡亥从中能够得到什么。

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秦始皇排行第十八的幼子,深得始皇喜爱。胡亥的蒙学老师是赵高,赵高教他的主要是“决狱”断案,胡亥与赵高的私交甚笃。

胡亥原先并没有篡改秦始皇遗诏自己当皇帝的意图。所以,赵高要实现自己的阴谋,第一步就要过胡亥这一关。赵高是怎样说服胡亥的呢?

一说胡亥。

赵高的阴谋是让胡亥当皇帝,这虽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胡亥听说后立即拒绝。胡亥为什么会反对呢?

观念支配行动。胡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秦始皇要立皇长子扶苏,赵高不怀好意地问胡亥:你大哥要当皇帝了,你却没有一点封赏,你怎么办?赵高这是诱发胡亥的不满,然后步步为营,好让胡亥同意篡改秦始皇遗诏。但是,胡亥回答得很干脆:“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这等于说父皇的安排是天经地义之事,毫无不妥。明君最了解他的臣下,明父最知晓他的儿子。父皇下世,不封诸子为王,没什么可说的。言外之意是这本来就是应该的。胡亥的这一套说辞说明: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切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则来办;胡亥原先并无弑兄篡位的想法。

二说胡亥。

人对诱惑的抗拒是有限度的。赵高看出的这个巨大政治漏洞足以改变秦国历史,实际上它最终也改变了中国历史。赵高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个大好时机呢?赵高扣下了秦始皇没有来得及发出的诏书,就是要决心颠覆这个诏书,改变秦朝的历史。所以,他并没有因为胡亥的第一次反对而停止运作,而是继续对胡亥采取攻心战术:一是向他灌输天下可以改变的想法,二是让他明白为君与为臣地位差别极大。这两点都有巨大的诱惑力。

知道秦始皇病故和召皇长子扶苏回京主持丧事的仅有三个关键人物:胡亥、赵高、李斯。既然秦始皇的这封诏书没有发出,这条诏命就完全可以改变。制造诏书所需的皇帝玉玺就在赵高手中。换句话说,只要赵高、胡亥、李斯联手,秦始皇的遗诏完全可以改变。

作品简介: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巅峰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 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该书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 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 的评述。

作者:王立群

标签:王立群千古一帝秦始皇历史传记秦朝百家讲坛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热门章节:
1代后记 秦皇吟2尾声3四十七 难说再见 帝国覆灭 原因几何4四十七 难说再见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5四十七 难说再见 统一是最大的贡献6四十六 千古一帝 绝对的暴君:民间的声音7四十六 千古一帝 掀翻一个世界 自是千古一帝8四十六 千古一帝 郡县制分封制 又起争议9四十六 千古一帝 焚书坑儒:两千年公案渐趋真实10四十五 唐人论秦 郡县制再获评骘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